為了滿足疾病的需要,將一部分腸子放在腹部表面,在腹壁上開啟排出糞便,這就是所謂的“腸造口術”,俗稱“人工造口術”。
我們來談談小腸和大腸的特點:小腸長5到6公尺,是人體消化吸收營養最重要的地方。 大腸的長度一般為15公尺,主要作用是吸收小腸殘留的水分(相當於洗衣機中的脫水功能),最後排出糞便。
在臨床工作中,很多患者聲稱“寧可讓我死,也不要有造口”,對造口充滿了恐懼。 拒絕造口的通常是低位直腸癌患者,因為腫瘤太低,為了切除的徹底性,不可能保留**,只能將結腸從腹壁抬起,做造口來轉移糞便。 這些患者擔心自己的體型發生了變化,排洩物無法隨意控制,被社交、飲食、異味治療、造口袋使用等問題所困擾,有的人甚至對生活感到悲觀和失望,對未來失去信心,所以堅決拒絕做造口術。
實際上,它不一定是這樣的。 目前有各種造口袋、造口塞、護膚凝膠、防漏霜、除臭粉、腰帶等護理產品,可以達到收集糞便、保護**、防止滲漏、減少異味的效果,讓造口患者能夠參加正常的社交活動,重返工作崗位。
對於不適合肛門保守的低位直腸癌患者,腹壁造口比勉強肛門保守的生活質量更好,在腫瘤晚期腸梗阻後,活動性造口比用力造口安全得多。
L通常位於胃的左側(左下腹部)或肚臍上。
l 一般為永久性造口。
如果造口可以放回去,手術就比較麻煩了。
l 糞便已形成,可每1 2天排出一次。
l3個月後排便時,有一種普遍的感覺。
l 袋子本身相對容易打理。
l 突然屏住呼吸(如咳嗽)時,建議用手掌握住造口,避免腸管脫垂或造口區域腹部明顯突出(醫學上稱為造口旁疝,俗稱“小腸氣”)。
L通常位於胃的右側(右下腹部)。
l 一般為臨時造口,3至6個月內放回原處。
如果將造口放回原處,手術相對容易。
l 大便完全未成形,基本稀疏,已排出24小時,甚至排出深綠色或黑色膽汁樣液體。
l 因為體液流失量大(類似於水樣腹瀉),所以多喝水很重要,以免脫水; 老年人應注意每天的尿量是否減少或尿液顏色很深(必要時檢查腎功能)。
l 袋子護理困難,周膜**易出現各種皮疹反應(特異性造口門診治療)。
l 突然屏住呼吸(如咳嗽)時,建議用手掌握住造口,以免腸脫垂。
l 如果造口處無脹氣排便,出現陣發性腹痛和腹脹,則考慮腸梗阻,建議及時就診。
l 如果是直腸癌手術後的預防性小腸造口術,考慮到糞便不是通過直腸排出**,相應的腸管會失用,尤其是原來的直腸吻合口會有疤痕和增生,所以建議在手術後每月門診複查時需要肛門檢查擴張吻合口,避免吻合口狹窄。
l 如果是腸癌手術,需要確定腹腔內是否有腫瘤轉移**。
l 造口處遠端腸管必須多方面檢查(如結腸鏡檢查、造影劑灌腸後的CT檢查等),確保無腸瘻(尤其是原手術吻合口瘻)、無腸狹窄等。
l 考慮到原造口內細菌較多,造口放回原位後縫合的切口容易感染,因此要注意保持清潔。
l 對於直腸癌的預防性小腸造口術,經過回憶,因為原來的糞便是通過小腸直接排出體外的,現在大便突然從直腸排出**,人體可能不適應,一開始就可能出現大便失禁(尤其是接受過放療的患者), 然後反覆排便(每天可排便20次以上),詳見文章《腸癌手術後大便多怎麼辦》。
l 考慮到腸造口術放回腹腔,肯定存在腸吻合口滲漏的風險。
l 考慮到腹壁(俗稱“肚腩”)已經經歷了造口,而這個區域的結構非常薄弱,所以盡量避免屏住呼吸(如便秘、強迫排便、反覆咳嗽、舉重等,做這些動作時一定要注意用手掌按壓原來造口的切口),避免後期區域性突出(像柔軟的小皮包, 手指可以部分向後按壓,醫學上稱為切口疝,俗稱“小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