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羽絨服的睡衣,上班的醜裝,最近,“噁心的穿衣”風格出乎意料地流行起來,這些長相不修邊幅的年輕人被嘲笑為“在辦公室裡不在乎的人”。
醜陋的衣服是為了工作而保留的。
衣櫥裡偶爾出現的鮮豔色彩,或許是當代農民工最後的溫柔。 有一種說法是,上班後,衣服分為兩類,好看的衣服根本不想穿上班,醜陋的衣服和舊衣服都留著上班。
穿最醜的衣服上班能有多醜? 比如今年春節期間,佔據了社交熱榜**的“噁心穿搭”話題,很多人開始穿得比上班的人還噁心,並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噁心穿搭”,有網友直言不諱地表示,他們現在上班都懶得洗臉, 起床後用毛巾或面巾擦拭眼睛,刷牙,直接出門;也有人提到,懶得背背包,乾脆拿奶茶包或外賣包,裝上充電器等上下班需要的物品。
在某網路平台上,有網友發帖稱“我被領導叫去談,因為我工作噁心”。60,000 喜歡, 1130,000 條評論。 具體來說,這位網友的穿衣風格是這樣的:
來源:抖音網友 @kendou s-
穿羽絨服的時候,覺得領導有點過分,脫下羽絨服的時候,我覺得這位網友需要向領導道歉:
來源:抖音網友 @kendou s-
也有網友表示,終於明白了媽媽留著上班穿的那句話; 我想我也可以入圍最噁心的衣服; 上班就穿了,誰不是下班後的都市美人。
如果溯源“噁心的衣服”的網源,或許是在2023年9月,一位名為“AAA豬飼料批發朱姐”的博主分享自己這幾年的工作經歷時,提到自己以前穿肉色天鵝絨褲和抓絨鞋上班紅工**,所以被老闆罵了穿噁心的衣服。
“噁心的服裝”趨勢在學生中也很受歡迎。
其實,這波“噁心穿衣”在學生群體中也頗為火爆。
今年寒假回家的大學生比上班族領先一步,開始了第一波“噁心著裝”風格的探索。
圖片來源:抖音網友@喜鬼blows燈。
如果你不明白,就問問,坐在這個炕上的是你阿姨還是你奶奶?
圖片來源:抖音網友@喜鬼blows燈。
還有這套,雖然沒有特別的“布防”,但沒想到身體部位的對比竟然如此視覺致命。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這也是乙個重量級人物,這個身材搭配一件小花茄外套,堪稱村里的超模。
辦公室裡真的沒有人在乎嗎?
當乙個年輕人不再穿著精緻時,他經常被嘲笑為“不再在乎的人”。 如果把這個語境放在職場,很可能會再次被解讀為“年輕人整頓職場”。
但事實並非如此,甚至看起來很無助。
有限的通勤時間是許多年輕人不願意打扮時尚的原因之一。 根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中國主要城市的平均單程通勤時間為36分鐘。 北京的平均單程行程為47分鐘,仍然是通勤時間最長的城市。 前往上海、重慶和青島的單程通勤時間超過40分鐘。
此外,還有一些年輕人陷入了“職場精緻羞恥”的泥潭。這群人,當公司打扮得光鮮亮麗時,往往會感到侷促、緊張和不安。
在國企工作的肖張,經歷過“精緻羞恥”的困境。 她說,由於周圍環境的影響,同事們穿衣一般都很隨意,上班幾乎沒有人化妝,所以她剛上班的時候不會打扮得精緻,擔心被別人注意到。
去年,博主李蠕曬出了一條“工作上的微妙羞恥感”**,至今點讚已超過百萬, **在原本懶得給自己打掃工人,看到同事們精心打扮後,第二天也換上了精緻的妝容和漂亮的穿搭,卻因為被同事和老闆明顯嘲笑, 他心中有一種自我懷疑,“我的能力不配穿衣服”。
怎麼舒服怎麼來“真的可取嗎?
對此,紅網評論說,關於“噁心服裝”的爭議無非是舒適和體面的著裝之間的較量。 支持者認為,只要舒服,醜不醜都無所謂,而反對者則認為穿衣服也點綴場合,上班時就應該看起來像是上班的樣子,兩者顯然都有一定的道理。 在支持者看來,暖冷自知是牢不可破的道理,“怎麼舒服怎麼來”自然有其合理性。 畢竟,衣服的基本功能是先穿,再看。
無論如何,不值得提倡穿得更噁心,有多舒服也需要劃分場合,雖然話題比較俏皮和荒謬。 事實上,很多時候,在穿衣上付出一點努力也可能是出乎意料的。 例如,在心理學中,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服裝認知”的概念,即服裝會對人們的行為和情緒產生影響。 研究表明,“服裝的正式性不僅會影響別人對他的看法,以及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而且還可能通過影響他們處理思維的方式,以重要的方式影響他們的決策。 而在很多情況下,當你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時,你的心情會變得“美麗”。
因此,與其從衣服上開始“搞砸”,給自己乙個負面的心理暗示,什麼都不重要,不如花一點功夫找到自己最好的穿衣狀態,在舉止和溫度之間取得平衡,讓自己舒適得體,熱情積極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瀟湘晨報、新浪微博、紅網等
作者:王秉子.
新聞線索報道渠道:應用市場**“齊魯一分”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一分”,全省800名記者等你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