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是西晉末至南北朝活躍在中國大陸的所謂“五胡”之一,最遲在唐朝中期安石之亂期間,安祿山自稱羌胡,然後從中國歷史上消失,在中國歷史舞台上出現了大約400年。 在羌人石勒之前,這個民族沒有看到過記載,不僅漢人不熟悉,而且當時的北方民族對羌人了解不多,據《晉書記》記載
那麼業力的起源是什麼呢? 中亞有很多理論,如大越、粟特康居、胡傑、小越、波斯等,其中突厥人和葉尼塞人的觀點比較有影響力。 兩者都基於文獻中唯一倖存的方言。 也就是《晉、藝、佛土城》中記載的所謂“二崗修之,河豚玄堂”:
而(劉)堯攻打洛陽,(石)樂會救他,他那群鹹蛀的勸誡認為不可能。 樂一晚(佛圖)程,程曰:“相輪鈴聲雲:。“秀芝是二剛的,山谷是光禿禿的。 '”這種方言也,修枝,軍隊也。 對於二剛來說,也出去了。 河豚、劉瑤和胡也是。 剪掉禿頭,抓住它。 這句話被軍隊俘虜了。
那些認為葉尼塞人說葉尼塞語的人對葉尼塞語的原始外觀進行了如下推測:
修之,君,陣法中音為*sjuwhke,* uke 在葉尼塞。但是在現存的葉尼塞語中沒有這樣的詞 *uke 表示軍隊。 u音完全來自漢語語音的構造。 至於 ke,它僅基於葉尼塞動詞的乙個詞根,意思是“發動戰爭”或“打仗”,即 kàl kà li in ket、ka r in yugh、kel- in arin、hali in kot 和 kar in pumpokol。 此外,kalup 也出現在 Kelit 中表示“軍隊”,而 Arin 中的“army”一詞也包含 kel。
應該說,“秀智”和*uke的對應問題比較大。 因為 u 在葉尼塞語相關語言中找不到相關詞。 關於“分支”在南北朝時期是否發音為ke也存在分歧,不能排除將其讀作t e的可能性。 如果發音是後者,那麼“修芝”是葉尼塞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Ti Ergang“,在中文中翻譯為”出”。 葉尼塞語的解釋更為複雜讀取 t5-il2-ek0-a-1這實際上是乙個第三人稱短語“他們出去了”,它是第三人稱複數、派生字首和過去時等的混合體,需要重新拆分和組合中文音節。 據解釋,主幹應該是 -ek(“去”),而 t- 是派生字首,意思是“出去”,-il 是“out”的過去式,-a 是標記第三人稱複數。 -a 尤其出現在 Punkole 的葉尼塞語中。 因此Karma 語言與 Pampkol 語言關係最密切。
因此,“秀智鐵崗”的全意應該是“他們出的軍隊”,中文譯文省略了第三人稱,簡化為“出軍”。
“河豚”是國王的一種稱呼,可能與維吾爾人等北方民族中從樹瘤中誕生的古代國王“布古”和“博古”有關這是乙個特殊的文化術語,筆者打算在另一篇文章中做一些討論,這裡就不多說了,這基本上就是漢譯中“胡”的意思。
“劬balddang”,意思是“捕捉”,是中文擬音的發音應該是go-tok-ta,葉尼塞的觀點被重新排列為got-o-kt-a,並轉錄為kat-a-qot-a(大概是Pampkol形式)。 事實上,現存的葉尼塞語並不是100%對應於漢語擬音,只有卡特語在相同含義上有相似的發音:d8-kas7-a4-qos0-n-1,意思是“他們(將)抓住他”,這是現在進行時或將來時的第三人稱複數短語。 根據 Ket 和 Popkohl s 和 t 之間的對應關係,Popkole 的假定形式是 kat7-a4-qot0-a -1。
在這個短語中,kas- 或 kat- 的意思是“捕捉”,-a- 是男性單數第三人稱賓語標記。 -qos -qot 是乙個動詞詞根,出現在許多 Kate 動詞詞幹中,意思是“抓住、拿走、攜帶”。 在“to capture”、“to take and to take”的具體表達中,Kate -qos 和 kas- 這兩個詞總是出現在複合詞中,賓語放在兩者之間,就像這句話中的 kas-a-qos 一樣。 -a 是 Pampkohl 中的第三人稱複數(“他們”),如上所述。
綜上所述,從語音上看,除了*uke這個很大的語音問題外,“修之為二剛,河豚劬禿頭”這句話大致可以對應葉尼塞語系,當然前提是漢字的音節必須拆分重組。 特別是,其中所體現的時態、人稱複數和動詞-賓語結構與漢語擬音的高度重疊,表明乾語與葉尼塞語,尤其是旁科爾語密切相關。
此外,在葉尼塞語中解釋民族稱謂“羯”的含義更為合適。 對此,有兩種觀點,一種是“羯”是原始葉尼塞語*qe t s,意思是“石頭”,所以“石”這個姓氏是漢人給的。 另乙個人認為,“羯”是葉尼塞語中“人”的意思。 前一種觀點足以解釋為什麼乾人漢姓是“石”; 後一種觀點也更可取,因為許多族裔群體用自己的語言稱自己為“人”。
最後,我們還可以分析葉尼塞人和葉尼塞族在種族特徵方面的相似性。 講葉尼塞語的民族,包括凱特人、潘普科爾人等,最初居住在西伯利亞中部和南部。 根據 2016 年的一項研究,它起源於阿爾泰山脈或貝加爾湖附近。 在歷史程序中,部分人口沿著葉尼塞河流域向北遷移。 他們的y單倍群主要是Q或Q-M242,與其他西伯利亞美洲原住民甚至美洲原住民密切相關。
q單倍群的頻率在凱特中最高,達到93南美印第安人為 8% 和 92%。 此外,該單倍群在烏茲別克卡拉卡爾帕克斯坦的土庫曼人中佔73%,在俄羅斯托木斯克和秋明州地區的謝爾庫普中佔66%4%, 阿爾泰共和國的 63 名阿爾泰人6%, 圖瓦人 625%,格陵蘭因紐特人54%,西伯利亞韃靼人38%。
Q單倍群約佔蒙古人的4%,主要為Q1A2分支。 中國北方漢族人口中q單倍群的比例為399%,南方漢族佔1比重為171%,絕大多數是分支Q1A1。 在山西運城橫北公墓遺址中,發現了商周時期Q1A1人的遺骸。
另一方面,如果葉尼塞人的語言是葉尼塞人,那麼他們的Y單倍群也應該是Q,種族的外貌應該接近西伯利亞中南部的人,而且應該是粗略的。
許多人引用《晉世紀龍》中對石胡之子石玄的描述,稱其為“最鬍子最深”,作為西域粟特人、康居、大越等人的證據。 其實,這句話恰恰說明,大部分人都不是“鬍子拉碴”的。只有石軒這樣的少數情況,不能排除是與西域人通婚所致。 大多數匈奴人不是“鬍鬚一樣深”,他們的外表和特徵與種族接近,這與匈奴的主要民族是一致的。
儘管如此,從石勒的“怪醜階層”來看,乾人與其他北亞族群的交流並不多,在匈奴部落聯盟中屬於乙個相對較小的族群,說明他們的地理位置並不在匈奴的核心區域。 它肯定和匈奴同盟有一定的關係,但不可能在匈奴的腹地,那麼,匈奴原來的地理位置只能在匈奴的更北邊,這也符合葉尼塞語民族的地理分布。
如前所述,羌語與葉尼塞語系的潘普科爾語關係最為密切。 據研究,蒙古北部水的名詞完全來自潘普科爾語,表明潘普科爾人生活在蒙古北部,因此羌人應該最初來自蒙古北部,並與匈奴部落聯盟保持著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