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龍年春節之際,首先祝廣大讀者和朋友們闔家幸福,龍年萬事如意!
眼睛作為人類最重要的感覺器官之一,是我們體驗世界的重要視窗,75%和95%的外部資訊都是通過視覺獲取的。 在我30多年的行醫生涯中,我親眼目睹了這位102歲的老人從沉默無聲的“痴呆”狀態到重新點燃對生活的熱情,感受到了聾啞父親重見光明後的喜悅和興奮,也體會到了幸福......一位年僅29歲的年輕母親,幾乎失明,第一次看清孩子的臉“可見”和“不可見”之間的區別是不言而喻的。
保持視覺健康不僅與日常眼部習慣息息相關,還取決於我們治療眼部疾病的方式和態度。 目前,仍有人缺乏基本的視覺健康知識,缺乏對眼睛重要性和複雜性的認識,往往只有在造成嚴重視力缺陷時才發現問題,往往錯失了最好的預防或機會。 因此,通過科普向公眾傳遞正確的眼病知識,提高國民眼保健素養非常重要。
關注中老年人的眼睛健康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不斷加深和人們平均預期壽命的不斷提高,中老年朋友的健康問題備受關注,尤其是很多眼疾與年齡息息相關,如果不及時了解和改善,將影響他們未來幾十年的幸福生活。
首先,年齡相關性白內障仍然是我國首例致盲性眼病,在45歲左右開始出現,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 然而,與年齡相關的白內障失明是可逆的,可以通過手術恢復視力。 此外,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青光眼,這兩種眼病都是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視力喪失無法逆轉,只有及時“攔截”才能保留現有的視覺功能。 同時,當我們進入中老年時,我們也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屈光問題,比如老花眼、近視度改變等。 需要注意的是,許多全身性疾病也會對眼睛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例如,糖尿病可導致過早的白內障和視網膜病變。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發布的資料,截至2021年,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到1有41億人,可想而知有多少患者受到困擾。 此外,高血壓可導致眼部血管閉塞和視網膜病變,甚至全身性癌症也可導致眼部轉移。 因此,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檢查很重要,早期發現可以將潛在風險降至最低。
為了把握健康主動權,先治早治,早預防,早防有,才能在健康上主動,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建議。 首先,可以適當補充眼睛所需的微量元素。 例如,補充葉黃素可以降低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風險。 其次,要注意全身性疾病的影響,控制血壓、血糖、血脂。 此外,我們也要警惕外傷,春節期間鞭炮造成的眼睛傷並不少見,千萬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幸福而造成終生的遺憾。
眼科不斷創新,為公眾帶來優質的醫療服務。
目前,沒有一種藥物對白內障有效**,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手術。 作為不同地區眼科護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一些發達國家每年每百萬人口的手術數(CSR)已超過10,000例。 但令人欣慰的是,在眼科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國家衛健委2022年發布的《全國眼健康“十四五”規劃》中提到,這一數值在中國已從十年前的近1000個增加到3000多個,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國3500個以上的企業社會責任, 有效白內障手術的覆蓋率不斷提高。同時,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日益高科技的人工晶狀體將進一步提高最佳效果,滿足不同型別患者的需求,造福更多的人。
白內障是晶狀體的混濁,在人眼中的作用就像相機的鏡頭一樣,當鏡頭“髒”時,就不可能拍得很清楚。 白內障手術的工作原理是去除混濁的晶狀體並植入透明的人工晶狀體,就像相機的新晶狀體一樣。 因此,手術切口和術後效果與人工晶狀體的性質和功能密切相關。 在效能方面,早期人工晶狀體堅硬且無彈性,光學直徑約6公釐,切口大,植入時需要縫合3-5針。 隨著技術的革新,摺疊人工晶狀體逐漸出現,手術切口逐漸縮小到3mm、22 公釐甚至 1 公釐8公釐,接近一枚硬幣的厚度,不僅手術後不需要縫合,而且手術時間大大縮短,患者手術後恢復更快。 同時,人工晶狀體的設計也從球面公升級為非球面,呈現的視覺效果也相應從類似“哈哈鏡”轉變為普通映象。 在功能方面,過去只有單焦點人工晶狀體,僅限於恢復遠視力,近視力仍然需要老花鏡。 如今,出現了雙焦點、三焦點、連續視距、散光矯正等不同功能的人工晶狀體,可以滿足患者不同距離的視力要求,實現遠、中、近視力。
我應該什麼時候進行白內障手術以及如何選擇人工晶狀體?
許多患者在考慮白內障手術的時機時仍然存在上述誤解。 事實上,這是早年技術落後時期的標準。 在視力恢復手術階段,白內障成熟後更容易切除相關組織,並且由於當時診斷和治療水平有限,如果患者在視力還可接受的情況下進行手術,一旦出現併發症,患者的生命將受到很大影響。 然而,現在白內障手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根據亞太白內障和屈光外科醫生協會發布的《APACRS白內障手術臨床實踐指南》,白內障引起的視力降低到0建議 5 歲及以下兒童進行手術**。 事實上,手術時間的選擇沒有固定的標準,患者可以根據個人工作和生活需要選擇手術時間。 比如一些專業司機需要看儀錶盤,專家學者需要做科學研究,當書寫材料對視覺要求較高時,可以根據職業要求進行早期手術。
個人需求不僅決定了手術的時機,也是選擇人工晶狀體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醫生會充分了解他們的職業、教育水平、經濟狀況和眼睛使用場景。 需要強調的是,由於多功能人工晶狀體並不適合所有患者,因此需要在徹底檢查和測量後進一步評估該選擇。 其實,選擇人工晶狀體就像買鞋一樣,對了就是最好的,既不能“剪腳合鞋”,也不能想“越貴越好”。 一般來說,人工晶狀體植入後可以終身使用,但有些先天性白內障患者如果因生長發育而出現嚴重的屈光不正,就需要更換人工晶狀體。
自從我開始我的醫學生涯以來,我已經進行了數以萬計的白內障手術,我的理想是將我的生命奉獻給渴望光明的人。 2007年以來,以我為首的解放軍總醫院眼科醫療隊,連續16年高質量高效地完成了國家衛健委委託的國際、國家防盲扶貧任務,橫跨11個省、60多個縣市,幫助貧困患者1萬餘人重見光明。
這些經歷讓我對眼科更加熱情,對眼科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我期待未來人工晶狀體將無限接近或達到人體天然晶狀體的水平,也期待僅靠藥物解決患者的白內障問題。 眼科醫生對我來說不僅是乙個職業,更是乙個終生的事業,我相信在眼科同仁和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對眼科技術發展的想象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