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說:“鯖魚就是蝦。 ”
古山東海洋生物學專著《記海記》中記載,“海浬有蝦,長尺是徐,入子懷裡,得漁網,兩者結合,天曬或醃,貨叫蝦”。
標準的青島野蝦,和青島王格莊的會場蟹一樣,由於產量緊張,基本上是民間傳說。 以青島蝦為代表的中國蝦,與墨西哥褐蝦和蓋亞那白蝦並稱為世界三大蝦。
蝦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們經常與雄性和雌性配對。 蝦很大,經常使用“成對”作為單位,因此得名“蝦”。 《紅樓夢》中描述海鮮的字數不多,但在五庄頭送給寧國富的年貨中,卻有“五十斤海參五十對大蝦”的描寫。
蝦的頭胸短,腹部長,全身包裹著薄而堅韌的半透明甲殼,據說有的蝦有孩子的胳膊那麼大,看起來非常“威嚴”,難怪很多民間故事把它們想象成威武的龍宮衛士。 宋代趙靈琦曾在《後鯖魚》第三卷中寫道:“幼苗蝦狀蜈蚣,扶蝦者,叫蝦公。 因此,在古代,“蝦公”一詞與蝦苗和蜈蚣的形狀相似,因此蝦被稱為蝦公。 蝦在古代並不是一種特別珍貴的食材,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食材,它曾經被稱為開陽、金鉤,多用來掛湯。
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大量蝦頭流入當時的青島酒樓,據說蝦的全身部位全部出口到日本,成為天婦羅蝦的主要食材。 當年,除了春節限量版外,還有幾條頻寬比表不大的秋刀魚是有限的。 大多數靠海吃海的青島人,一年四季都見不到一刀一肉。 因此,當人們可以公開以幾毛錢一斤的價格購買蝦頭時,節日的氣氛比新年還要歡騰。
這種蝦頭有真正的蝦腦,真實動人的鮮味還是民間美食家做成蝦頭醬、蝦頭湯、滷麵、蝦腦餃子。 明星黃曉明的媽媽在接受採訪時提到這段話,說自己懷小明的時候,為了補充營養,吃了不少蝦頭。
什麼蝦可以叫青島蝦?
當小蝦在渤海中生長到10月時,它們開始聚集並游出渤海灣,被稱為秋蝦,中國漁民捕獲了大約12斤。 在中國海域之外,日本漁民正在捕魚。 當它們第二年返回時,它們在產卵時已經長成大約一磅的春蝦。 那時它被稱為大蝦。 青島蝦在1964年左右是38元一斤,被官方視為愛國宣傳材料。 當時工人的月工資都是這個數字,兩隻蝦就等於乙個月的工資,實在是太嚇人了。
“青島蝦”養殖始於1958年,規模化養殖始於1979年。 1982年,以中國對蝦為代表的第二波海水養殖起源於青島,使中國連續十多年在產量、出口量和苗木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
上個世紀頭十年,青島的餐飲業有點花哨,大蝦是宴席上的經典小吃,每份50元。 比起當時人們每月收入不到100元,現在吃乙隻大蝦和吃乙隻野生大黃是一樣的價錢。 很多人對當時的蝦的品質記憶猶新,三蝦打醃製,一鍋又濃又亮的蝦湯配上金黃色的油,再有青春韭菜提公升口感,可謂十分驚豔。
青島蝦肉產量高,蝦肉酥脆軟軟,回味悠長。
如今,大蝦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海鮮食材,有很多人和酒店用它們來製作滷味的炒白菜和大蝦。 有的餐廳用整隻蝦做蝦湯餃和蒸蝦餃,蝦尾大搖大擺地扔在包子外面,看起來囂張漂亮。 山東菜的代表性海鮮是油燉大蝦和蔥炒海參。 油燉大蝦,在烹飪手法上,燉和燉兩全是疊加,讓鮮濃的蝦更容易品嚐,成品色澤鮮豔醇厚,只有湯才能做一碗公尺飯,民間的受歡迎程度遠遠超過另外一道蔥炒海參。 這種烹飪方法可以相互推斷,可用於任何蝦油燉菜。
作者 |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