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來自電視劇集《請回答1988》。
文章作者: Hibiki Horse |編輯:葛薇薇。
“一邊加速內卷,一邊在海外挖金子。 ”看完電視劇集《花兒》後,40歲的超超回憶說,當時的人很願意花錢,比現在的人更“大膽”,比如花幾倍工資買電視機。
在上個世紀的第乙個十年,電視機確實是一件“稀有的東西”,引發了強烈的消費熱情,人們總是蜂擁而至,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即使電視機不斷迭代,也越來越難以激發消費者的熱情,導致一種孤獨感逐漸被拋棄。
據奧維雲網近日發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為3142萬台,比去年減少近500萬台,同比減少13臺6%,而零售額僅為1098億元,同比下降23%。要知道,這已經是中國彩電市場規模連續第四年下滑了。
相比之下,整個家電“**”正呈現增長態勢。 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家電市場(不含3C)零售額為8245億元,同比增長3%。
正因為如此,奧維雲網大聲疾呼:“2023年,家電行業最會提到,最會是穿越週期,從家電市場來看,最需要經歷週期的家電品類,就是彩電行業。
* “零售額在增長,電視在下降,反差如此之大,以至於引出了乙個問題:電視即將被消費者拋棄?”
對於電視銷量的下滑,有網友並不在意,“還有人看電視”成了他們給出的最常見的問題。
更何況,這不是少數網友的看法,而是有現實作為後盾的。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智慧型電視互動新趨勢》中提到,近年來,中國電視開機率經歷了斷崖式**,從2016年的70%跌至2022年的不到30%。
究其原因,前瞻產業研究院提到了手機、平板等小屏移動終端的興起。 其中,手機顯然是“主力軍”。
從手機的角度來看,它對使用者具有很強的粘性。 **王碩在《韌性生存》一書中說,他隨機對自己做了乙個小調查,發現同事每天拿起手機的最高次數是212次,這大約相當於醒著時平均每4分鐘拿起一部手機。
除了粘性之外,自“市值化”以來,手機給使用者帶來了更多的價值:“在手機時代,**是陪伴、消遣、娛樂,都是從褲兜裡掏出來的,在便便、吃飯、睡覺、坐車、歪歪扭扭地躺著, **久久沒有儀式感, **主動權只在我身上, 3秒鐘的逗樂,老子翻開了這一頁。 ”
在傳統的電視模式中,從電視誕生以來,使用者就被儀式感牢牢把握住:客廳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主持人坐得很危險,“劇本、化妝、攝影、燈光、播音腔,我說什麼,你聽什麼,你喜不喜歡看, 就是這個。
現實中確實如此,與手機相比,即使有投屏功能,也能獲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但總體來說,電視很難更靈活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看電視確實需要一定程度的儀式感,這些都是“勸阻”年輕消費者的因素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電視銷量持續下降。
同時,投影機也成為“新人笑”矩陣的重要成員。奧威雲網資料顯示,2023年智慧型投影零售量為685萬台,相對於家庭顯示的滲透率已達179%,這說明智慧型投影在家庭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從而搶走了電視原有的部分市場。
針對消費者智慧型電視使用頻率低的原因,在前瞻產業研究所的調查中發現,超過8607%的受訪使用者選擇“使用投影儀、手機、電腦、平板等替代電視功能”。
顯然,面對投影儀、手機、電腦、Pad這些自由度高、使用者粘性強的“新人”,電視只能面對“老人哭”的尷尬局面。
電視銷量持續下滑,當然,不僅是上述“新人”的影響,還有更多“拖累”因素。
例如房地產市場的低迷是乙個關鍵因素
這是因為,電視具有一定的家裝屬性,無論是買新房,還是買二手房,很多人在搬進來後都會更換或增加新的家電,但由於樓市低迷,對此的需求變得非常有限。
用科研判斷機構的話說:“疫情退去後,房地產市場並未迎來明顯復甦勢頭,彩電作為後房地產週期中的家用電器,受到商品需求的影響。 ”
另乙個因素是,電視更換週期延長
據奧維雲網分析,現階段彩電產品技術發展相對成熟,在此背景下,彩電產品的安全使用期越來越長,無法激發使用者的換代需求。
如果加上前面提到的懸崖般的**電視開機率,選單的更換週期進一步延長,使用者購買電視的難度就更大了。
還有另乙個受到批評的因素,即:使用者體驗難以滿足。且不說前面提到的自由度,奧維雲網研究表示,“智慧型電視APP收費高”、“廣告太多”、“操作複雜”成為消費者智慧型電視頻次下降的主要原因。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研究結論。 對於消費者使用智慧型電視頻率低的原因,除了“使用投影儀、手機、電腦、平板等替代電視功能”,“智慧型電視APP收費高”“操作太複雜”“廣告太多”也是“勸說”的主要原因,選擇這些原因的受訪使用者比例依次為。67%。
在這中間,智慧型電視的充電問題不時引發“眾怒”。簡單來說,智慧型電視的系統介面令人眼花繚亂,使用者很難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要**節目內容,往往要面對各種收費套路。
前段時間,80後演員李家明直指電視收費的亂象。 在**中,他坦言:“以前開電視就是電視,現在開電視都是收費的,好乙個月的VIP,我買了一台電視花了幾千,完了就看不下去了,每個專案都要單獨收費,我覺得特別噁心。”
值得一提的是,李家明說過:“普通人賺錢容易嗎? 三年沒開電視了“引發廣泛共鳴,網友紛紛關注發文,連忙吐出。
從行業邏輯來看,這背後的收費套路,其實是電視品牌、內容提供商和被許可人之間利益博弈的結果。
據南方***報道,大部分主流品牌都成立了自己的OTT(指網際網絡電視)運營公司,一方面與網際網絡電視授權商合作提供內容,雙方分攤會員費和服務費,另一方面,內容合作平台、多個合作夥伴、多個渠道甚至“套娃”收費意味著多重收入**。
換言之,在電視零售量和零售額下滑的背景下,各種會員費、VIP和VVIP費用以及廣告費成為三方博弈的“胖子”。
這是一塊百億元的“胖子”。 根據互動娛樂數碼發布的《2023年中國家庭智慧大屏消費***OTT篇》顯示,在收入方面,2022年OTT廣告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而2023年上半年,雖然增速放緩至13%,但整體市場規模已達到236億元。
以上三方不斷爭奪這塊“肥肉”,把使用者所謂的“吃模樣”甩在後面,同時,這也在加速使用者的“勸說”,進一步縮小了本來就萎縮的使用者的“基礎盤”。 也就是說,百億“脂肪”的競爭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吞噬了自己。
雖然國家有關部門聯手處理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複雜等問題,但一期工作已經達到了“開始收看直播,減少50%收費套餐,提高消費透明度”的目標,有線電視和IPTV的啟動廣告已經完全取消, 而開工時間從治理前的最高118秒減少到不超過35秒,但行業邏輯和利益博弈並未發生實質性變化,《新零售業務評論》認為,競爭與反彈的戲劇將持續。
電視零售額、零售額都在下滑,很多收費套路都在勸阻使用者,為了緩解市場困境,電視品牌也在對產品大驚小怪。
據奧維雲網分析,2023年,中國彩電市場將出現“新、高、大、上”等特點,並從這裡挖掘一定的市場增量。
所謂“新”,指的是新技術Mini LED,去年中國彩電視MINI LED市場的零售滲透率為2。9%,增加18%;
所謂“高”,是指120Hz+的高重新整理率,可以提供更好的畫面,滿足消費者對更高觀看體驗和遊戲體驗的需求。 去年,中國彩電市場120Hz+產品零售滲透率達到319%,同比增長164%。
所謂“大”,是指75+的大尺寸,滿足了消費者對大屏的需求。 去年,中國彩電市場大尺寸產品(75英吋及以上)零售量和零售額實現全面增長,75英吋產品零售滲透率為199%,同比增長6%4%。
所謂“向上”,是指電視產業向中高階發展,整體向上,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產品質量需求。
顯然,“新、高、大、上”加劇了中國電視行業的內卷化,但其中蘊含的正能量可以幫助行業獲得更多的溢價,或者會促進行業零售額的增長。
據奧維雲網預測,2024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為3085萬台,同比下降1。8%,零售額1125億元,同比增長25%。
除了爭奪國內市場,電視品牌也在加大海外投資力度。
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23年1-12月,液晶電視累計出口量為9887萬台,同比增長75%。其中,海信和TCL在日本市場高舉,日經中文近日發文稱,在國內平板電視市場,海信和TCL的總份額將在2023年擴大到21家4%,花了 4 年時間才翻了一番。
海外掘金需要大力控制成本,在這方面,中國電視品牌主要通過大規模採購和批量生產零部件來降低成本,然後在**層面有更大的盈利空間。
日經中文網直言不諱地表示,日本國內電視市場趨於萎縮,但中國企業的產品合理,再加上支援網路等功能,“銷量增長主要在年輕人中,存在感在增強。
不難看出,國內外都在股市挖增量——據群智諮詢估計,全球電視市場的出貨規模將下降到215億台,同比減少25%,為10年低點。
對中國電視行業來說,好訊息是現在還不是被拋棄的時候,壞訊息是賺錢越來越難了。 這是對時代情緒的一種寫照,不是嗎?
參考文獻: 1《2023年中國彩電市場總結》,奧維雲網。
2.“海信和TCL在4年內日本電視銷售額的份額翻了一番”,日經中文。
3.一期整改電視“套娃”收費:各類充電套餐降費50%以上! 今年,我們將逐步實現遙控看電視“,南都灣金融協會。
4.誰殺死了電視? “,正確的解決方案。
今日話題:你現在還看電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