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航母戰鬥群在黃海海域的無理挑釁,一度使我方第一方處於被動狀態。 然而,正是我軍的堅定決心和果斷行動,以犧牲的態度,讓無敵的美軍航母戰鬥群在困難面前撤退,最終化解了危機。
這一事件再次證明了我們的決心和力量,也向世界表明了我們堅決維護國家尊嚴和權益的決心。
這是一場沒有廣泛關注的比賽,雖然沒有真正的刀槍大戰,但其跌宕起伏的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這種大戰。
經過一場實力懸殊的博弈,人們深刻體會到,尊重不是對弱者的賞賜,而是對強者的欽佩。 可以說,正是這種看似被動的對抗,激勵了我國和我軍更加堅定了加強技術研發和裝備公升級的決心,從而走上了強軍之路。
1994 年 10 月 25 日,美國海軍"小鷹"由單艘或雙艘航母組成的航母中隊突然闖入中國山東半島附近的黃海水域,是美國海軍軍事行動中的主要作戰編隊形式。 "
小鷹"這艘航空母艦是由美國從60年代建造的"小鷹"該級航母的第一艘艦艇,滿載排水量為80,800噸,標準艦載機85架。
編隊包括維吉尼亞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雲杉號飛彈驅逐艦、佩里級飛彈護衛艦、諾斯克級飛彈護衛艦和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
整個航母特遣部隊的作戰半徑達到600公里,加上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可達1000公里。 一旦這支危險的艦隊駛向黃海,渤海經濟帶和整個中國心臟的安全將得不到保障。
黃海是中國人最敏感、最難忘的地區,一直是中美軍事角力的重要場所。 作為京津地區的咽喉要道,從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的入侵,都是對黃海的海上進攻,進而威脅到北京和天津。
因此,中國歷來把這片海域作為重點戰略區域,任何國家大國都不應掉以輕心。 現在,朝鮮拒絕了美國關於核查清水反應堆的提議。
美國以此為藉口,命令小鷹號航母編隊進入黃海,封鎖朝鮮西海岸。 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如果美國需要進入黃海,對朝鮮實施封鎖,應提前通知中國,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原來是一場海上遭遇戰,但囂張跋扈的美國西太平洋艦隊卻沒有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報告,而是直接派出小鷹號航母編隊沿中國領海邊界巡航,這讓很多人覺得頗為不合理。
10月27日,該中隊遭遇一艘剛從公海訓練歸來的中國海軍漢級核攻擊潛艇,該潛艇正在水面上正常航行。 沒想到,這一次,他們根本沒有迴避的意思,而是開啟了聲納,計算了一下我們潛艇的三角方位角,這讓很多人大吃一驚。
用聲納計算潛艇的坐標意味著它可以進行精確打擊。 面對壓倒性的航母編隊,這艘漢級核攻擊潛艇弱小,只能一邊躲避一邊尋求我海軍青島基地的支援。
與此同時,美軍的三艘驅逐艦與小鷹號航母已經追上了潛艇,危機即將爆發。
在長達70多個小時的對峙中,雙方實力懸殊,實際上是一支龐大的美國航母艦隊在跟蹤這艘潛艇。 在此期間,美軍還動用了幾批S-3“維京”反潛機,對我方潛艇進行了7次模擬攻擊。
如果這是一場真正的戰爭,那麼我軍的潛艇將不可避免地丟失,沒有逃脫的可能。 也許有人會問,我軍為什麼要讓美**船追潛艇這麼久?
因為在現代海戰中,兵力平衡不僅是最好的裝備,更是電子資訊的預警能力。 當時,美國航母艦隊不僅在裝備上優於我們,而且具有優越的資訊作戰能力。
雖然我軍也想用水面戰艦提供支援,但可惜當時我軍主力戰艦實在是落後,噸位、火力、資訊化能力都遠遠不能滿足現代作戰的需要。
即使這些艦艇出動,也可能難以接近美國航母編隊的外防圈,既不能起到威懾作用,也不能營救被困潛艇。 因此,最後的希望只能寄託在空軍身上。
儘管戰鬥機表現出色,但由於效能原因,它在空中的停留時間還不夠。 在事發地,由於不能停留太久,他只能選擇回家。
看到戰機來來往往,美軍航母編隊更加囂張,繼續採取措施把我方潛艇困住,沒有死胡同。 這種行為無疑在不斷考驗我們的底線!
我們忍無可忍,在關鍵時刻,我軍出動了兩架蘇-27戰鬥機,保護我軍潛艇返港。 然而,美國航母仍然沒有撤退,而是從甲板上起飛了兩架戰鬥機。
在這種情況下,我司飛行員果斷地採取了非常規的戰術動作,直接衝向了美機。 這一舉動讓美國飛行員感到驚訝,並立即選擇撤出領空。
後來抵達的殲-8戰鬥機也攜帶空對空飛彈並相互瞄準。 這時,“小鷹”號航母不敢再挑釁,率先撤退,其跟隨的艦艇也集體撤退。
對峙終於結束了。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雙方都沒有開槍,但美國人似乎已經實現了他們的目標。 由於我軍裝備落後,我們70多個小時都沒能把對方趕走,暴露了雙方實力的差距。
事件發生後,美方一如既往地編造謊言,聲稱他們正在追蹤一艘國籍不明的潛艇。 然而,任何有常識的人都明白,如果沒有美國最高層的指示,海軍編隊的指揮官永遠不會如此大膽地採取行動。
雖然黃海對峙給人民海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最終我們解決了問題,美國人沒有佔到任何實質性的優勢。 他們自以為贏了,但實際上,隨著我軍實力的增強,雙方的差距正在明顯縮小,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平分秋色。
因此,我們應該保持冷靜,理性檢討這一事件的背景,理清其來龍去脈。
20世紀90年代,美國憑藉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中的各種戰術手段,成功崛起為超級大國。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功壓制了其最大的競爭對手蘇聯,成為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舉世獨一無二的國家。
他們回顧歷史,看看自己打敗的敵人,心中充滿了囂張的冷笑,他們期待著乙個由美國主導的全球時代。 然而,事實的發展並不像美國設想的那樣順利。
美國很快發現,在太平洋的另一邊,在世界的東方,沉寂多年的中國已經悄然崛起。 這讓善於樹敵的美國找到了新的目標。
美國曾經是世界霸主,習慣於對其他國家發號施令,壓制不聽話的對手。 蘇聯解體後,美國國會多次提出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白宮也經常尋找機會打壓中國。
1993年,在黃海對峙前夕,發生了“銀河事件”,同年9月,中國申奧因美國阻撓而落選。 1995年,黃海對峙後,台灣當局首腦私下訪問美國,打破了中美建交16年的禁忌。
1996年,我軍在沿海進行飛彈發射演習,美國航母再次進入台灣海峽形成對抗。 此後,中國駐南聯盟共和國大使館被炸、中美、南非海軍飛機相撞,都是黃海對峙的起因後果。
然而,911事件改變了這一切。 美國的戰略重心已轉向中東和阿富汗,中國獲得了寶貴的戰略機遇。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領先組織,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蓬勃發展,2010年第二季度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從1996年只有四艘飛彈護衛艦和一艘勉強現代化的驅逐艦,到今天的300多艘艦艇和600多架海防戰機,中國海軍經歷了驚人的蛻變。
0550000噸級驅逐艦和075兩棲攻擊艦的誕生,以及航母和東風飛彈的威力,都離不開中國海軍在黃海對峙中的決心和努力。
中國海軍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和決心向世界展示其強大的實力。
曾經的苦難,如今被風輕輕吹走。 前方的道路將充滿力量和希望。 讓我們銘記1994年的黃海對峙和前方的艱辛道路。
讓這段歷史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激勵和鞭策每乙個人,為祖國的穩定、繁榮和強大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