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前,古人是如何度過零下幾十度的冬天的
該國最近遭受了寒潮的襲擊,一些地區甚至經歷了氣溫的大幅下降,降雪也有所解除。 然而,儘管目前氣溫較低,但我們可以說今年的寒冷程度並不像歷史上其他時候那麼高。
即使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相比,今年的寒冷似乎也微不足道。 畢竟,自21世紀初以來,世界一直處於氣候變化之中,並且正在朝著變暖的方向發展。
自古以來,冬天是不可避免的氣候變化,但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穿羽絨服以及暖氣、空調和壁掛爐等高科技保暖裝置來保暖。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據史料記載,棉衣和棉衣直到北宋末年才流行起來。 那麼,如果沒有這些熱力裝置,古代的氣候比現在還要冷,古人是如何度過這個冬天的呢?
我們在全球變暖時期所經歷的寒冬與古人所經歷的寒冬並不在同一水平上。 中國歷史上經歷了四個冰期,其中最早的西周冰期發生在西元前1000年至西元前850年,持續了約150年。
據《竹書紀事》記載,冬天下大雨、下冰雹,牛馬死,江漢凍得嚴寒。 《孟子》描述:“趕走虎、豹、犀、象”,說明當時氣候極寒,牛馬凍死,河流結冰,甚至老虎、豹子、犀牛、大象等動物也因寒冷而被迫遷徙。
東漢、魏晉、南北三代(公元初-公元600年)期間,地球經歷了乙個持續了約500年的冰期,其平均溫度比近代低約2-4攝氏度。
據《晉書》記載,公元333年至336年,遼東灣西北、東南兩岸連續三年結冰。 同時,賈思謙在《齊民藥書》中描述的植物樹木發芽時間比現代晚了半個多月,海水結冰,植物樹木發芽延遲,說明當時天氣極度寒冷。
這是第三個冰期,發生在公元 1000 年至公元 1200 年的宋、遼和晉時期。 它持續了大約200年,是前三個冰河時代中最冷的。
據史料記載,這一時期,華北地區的梅樹無法生長,北方9月開始下雪,京杭大運河在蘇州長期結冰。 甚至在公元1111年,太湖因結冰而堵塞,沿岸的橘子樹全部被凍死。
從那時起,黃河和洞庭湖也經常結冰。 即使是較溫暖的江南地區也遭受了如此嚴寒的折磨,可見這一時期氣候的惡劣。
在明清時期(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中國經歷了乙個稱為明清小冰期的寒冰期,持續了大約500年。 據氣象研究,明代中期,北京年平均氣溫比近代低3攝氏度左右。
明孝宗在位六年(公元1493年),9月淮河流域發生大雪,降雪期一直持續到次年2月。 清初,東南沿海地區冬季平均氣溫比近代低7攝氏度左右。
這說明,當時的古人比我們現代人面臨著乙個更冷、更長的冬天。
在古代,平民在寒冷的冬天中掙扎,物資的匱乏使取暖成為嚴峻的考驗。 現代人有各種各樣的保暖衣物,如保暖內衣、秋裝褲、大棉夾克和棉褲、羽絨服等。
不過,在北宋末年之前,棉花種植並沒有普及,即使後來普及了,棉衣棉褲在古代還是普通人的奢侈品。 棉花是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的,但當時只在邊境的嚴寒地區種植,並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種植,因此棉花產量極低,只有貴族才能買得起棉布衣服和褲子。
在古代,人們根據貧富來劃分越冬的方式。 在沒有棉花的時代,富人的保暖衣物以皮草為主,深受現代東北人的喜愛。 如今,東北人熱衷於穿貂皮,男女不分,體現了古代政要的冬季風範。
事實上,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意識到狩獵動物皮毛以度過冬天的重要性。 毛皮由於其優異的保暖效果而具有諸多優點,因此在寒冷的東北地區,毛皮成為人們過冬的首選。
然而,毛皮也有難以獲得的缺點。 動物毛皮必須通過狩獵獲得,而漢人一直以農業文化為基礎,因此狩獵動物毛皮對古人來說是乙個挑戰。
因此,在古代,皮草和棉花一樣,是一種奢侈品。
古代,權貴們對皮草情有獨鍾,如北宋作家蘇軾在《江城子密州獵》中寫到:錦帽貂皮,千馬卷平崗。
對於蘇軾這樣的貴族階層來說,冬天暖和的就是貂皮,也就是毛皮製品,是我們現代東北人所鍾愛的。 當然,貂皮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的,稍微富裕一點的普通人最多只能穿羊皮或狗皮製品。
對於經濟上處於不利地位的平民來說,他們連皮草都買不起,所以只能穿一些加厚的粗布衣服。 在南方,也許可以穿著加厚的粗布衣服過冬,但在北方則不行。
因此,古人會想辦法在衣服上裝滿一些禦寒的東西。
在唐代以前,由於棉花還沒有普及,人們的衣服裡裝滿了各種材料,包括柳絮、蘆葦、麻毛等,相比之下,用茅草填充衣服更為常見。
貴族和富人通常用棉衣和毛皮過冬,但老百姓只能通過填充柳絮、麻毛甚至茅草來取暖。 唐代人口激增,桑麻產量無法滿足老百姓的需求,於是古人發明了紙毛,解決了保暖問題。
紙被騙了,感覺厚厚的,茅草屋簷對著阿雯笑了笑。 一天下來無事可做,睡覺也不出門。 “北宋時期,朝廷向四川災民發放了10萬件紙皮,可見它在唐宋時期廣受歡迎,是當時最暢銷的冬裝。
古人不僅知道用棉布填充衣服,也知道使用動物羽毛和絲綢填充物等,保暖效果甚至超過了棉布,也就是我們現在穿的羽絨服。
然而,古人處理羽毛氣味的技巧還不成熟,導致了當時羽絨服氣味的嚴重。 但即便如此,羽絨服還是普通人買不起,只有不那麼老練的富人才能穿。
在古代,普通人除了那些奢華的保暖衣物外,還有自己的冬季神器——大衣。 唐代大詩人劉宗元曾描寫過一位老人孤舟,獨自在河邊釣魚,雖然雪花飄飄,但老人穿著衣服依舊溫暖如春。
衣服確實成為經濟條件差的普通人過冬的必需品。 它是由稻草和稻草製成的,當你穿上它時,你穿上斗篷和帽子,這才是真正的冬季裝備。
外套不僅厚實保暖,而且防雨防雪,冬天防雪,夏天防雨,實用性高,價效比高。
古人建造的被子填充物也很講究,有錢人蓋的棉被,布夾克是普通人使用的,填充物多為廉價蘆葦、柳絮、茅草等。
布夾克雖然便宜又保暖,但缺點明顯,使用時間越長,保暖性就越差,最終會變得更薄更硬。 杜甫有一首詩:“布料冷如鐵多年,嬌嫩的孩子惡裂”,就是形容布料久違的缺點。
床上過冬的保暖用品,有錢人可以選擇真絲床墊、鴨絨、鵝絨床墊等,普通人會選擇幹茅草,幹茅草柔軟,防潮效果好,易晾乾,**低,所以是差床墊的首選。
古人不僅注重房子的外觀,更注重保暖。 他們選擇坐在朝北和朝南的位置,以確保房屋內部獲得足夠的光線以保持溫暖。
而在取暖方面,古人也有很多經驗。 富人會用木炭取暖,而窮人會收集柴火。 古人還發明了火炕,早在西漢時期就能夠利用土炕的保溫作用來取暖過冬。
此外,古人還掌握了現代被動房保溫技術,在建造房屋時將牆壁和地面加厚,然後利用火炕原理給房屋供暖,使房屋內部溫暖如泉水,同時房屋溫度不失。
這種房子被古人稱為溫閣,如宮廷裡的特房。
古人早就發明了保暖神器,無論是小巧便攜的手爐,還是利用陀螺原理的被子香爐,都是達官貴人的專屬財產。 然而,對於底層的普通人來說,他們的保暖方式卻顯得簡單粗暴。
一件外套、一塊布和茅草床是冬天的標準。 相比之下,富人保暖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說是“冬富夏貧”。
這也充分說明,經濟實力是決定如何保暖的關鍵。 雖然古代有很多窮人,但每個冬天對他們來說都是嚴峻的生存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