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凱旋 李蓓蓓 北京報道
隨著新一輪“船舶週期”的到來,2023年航運企業業績迎來爆發式增長。 日前,中國船舶發布公告稱,預計公司2023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400%以上,最高達到32億元。 2月2日,中國船舶集團告訴《中國時報》,訂單已安排到2027年。
業內人士認為,造船需求持續向好,行業景氣度提公升。 同時,造船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在2023年也呈現出顯著的業績,包括華能、亞星錨鏈在內的多家企業預計2023年淨利潤將大幅增長。
淨利潤有望增長14倍以上
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發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我國船舶完工量為4232載重噸,同比增長11艘8%;新增連線量712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64%;手持量1.3939億載重噸,同比增長320%。
從國際市場份額來看,資料顯示,2023年我國造船完工、新訂單和手持訂單將佔據市場份額6% 和 550%,可以說佔據了世界大半,是名副其實的造船強國。
1月29日,中船集團發布關於2023年全年業績預期上調的公告。 公告顯示,2023年,中國船舶集團預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船東的淨利潤在27億元-32億元之間,較去年同期增加1470元95%至176187%。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中國船舶預計2023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在-5億元-0元之間,而去年同期為-27元48億元。
對於業績預期增長的主要原因,中國船舶表示,2023年,公司子公司將因處置海洋平台產生非貨幣性資產匯兌損益,並獲得**補貼,產生非經常性損益約32億元。 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船舶非經常性損益為2921億美元。
同時,2023年全球新造船市場整體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隨著前期低成本船舶訂單的逐步出清,公司手持訂單結構將持續完善。 圍繞年度生產任務指標,公司加強生產管控,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 受上述因素綜合影響,加上公司去年同期業績指標較低,公司本期業績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公升。 “在公告中,中國船指出了效能急劇增加的原因。
2027年的訂單已經收到
非經常性損益只發生在當年,公司業績好轉的主要原因是船舶市場正在好轉。 可以看出,與2022年相比,公司2023年主營經營虧損明顯減少。 2月2日,中國船隻告訴《中國時報》記者。
公開資料顯示,中船集團是中國船舶集團軍民核心產品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造船業務、修船業務、海洋工程和機電裝置。
《華人時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我國船舶在自主創新方面不斷發力。 旗下四家子公司江南船業、外高橋船業、廣船國際、中船城西等均取得業務突破。 以廣船國際為例,2022年,廣船國際將推進綠色智慧型MR的研發和LR標準船型的突破,完成5型船的海鮮公升級計畫。
根據中國船舶重工工業協會發布的資料,2023年造船竣工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之一。 中船集團旗下有3家企業上榜,新訂單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中有2家上榜。
中國航運公司告訴《中國時報》:“我們收到的訂單數量已經達到了2027個。 造船行業是乙個以訂單為基礎的生產行業,理論上,如果現在有訂單,我們只能在2027年之後交貨,之前的訂單已經滿了。 ”
《華人時報》記者注意到,作為造船業的“大佬”,中國的船舶確實在不久的將來接到了訂單。 2023年12月,中國船舶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外高橋船業與廣船國際在2023年中國國際海事展覽會上與兩家公司簽訂了7場10800艘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的多份新造船合同,總金額約14艘6億美元。
造船業的繁榮度急劇上公升
作為乙個週期性特徵明顯的行業,業內和投資機構普遍認為,新一輪的“船舶週期”已經開始。
我們相信造船週期再次開始。 自2008年以來,中國的航運(相關業務)一直在下降,現在應該會迎來乙個新的週期。 中國船隻告訴《中國時報》記者。 中船集團的股價走勢恰好類似於“船舶週期”。
在經歷了2007年的大幅上漲之後,中船集團的股價在2008年暴跌,全年跌幅超過80%,從142元的高點跌至不到20元。 中金公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造船需求長期向好,船舶船齡到期和環保新政策帶來的換船需求,未來一段時間內造船訂單量將保持穩定,景氣度將上公升。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受船舶市場火熱化影響,船舶產業鏈表現也明顯改善。 華能宣布,預計公司將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65 億美元至 8 美元2億元,同比增長95%38% 至 14648%。
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華能直言不諱地表示:“造船行業正在回暖,2023年柴油機板塊子公司銷售規模將擴大,訂單量將大幅增加,船用低速發動機主力產品也有所提公升,毛利率有所提公升。 ”
亞興錨鏈也成為新一輪船舶週期的受益者,有望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船東的淨利潤216 億美元至 2 美元54億元,同比增長45%至70%。 “2023年,造船和海上油氣行業將回暖,公司將抓住市場機遇,船用錨鏈和海上石油平台繫泊鏈和聯結器的銷售收入將增加,國內替代採礦鏈的銷售規模將大幅增加,帶動公司淨利潤增長。 在公告中,亞星錨鏈分析了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