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壇碑”講京津冀協同發展變革十週年

Mondo 社會 更新 2024-02-03

如果開啟列:地理親和力、個人親和力。 京津冀就像同一朵花上的花瓣,花瓣不同,但花瓣是同心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一同志作為核心,高度重視京津冀協同發展。 在總書記的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下,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從求思、築基、求突破,到滾石上山、跨關、克制困難。

十年來,京津冀打破“一畝三地”思維,一圖規劃、一盤棋建、一體化發展。 現在,北京非資本職能的紓困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雄安新區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 “京津冀上軌”正在加速推進; 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一幅相互融合、協調發展的壯麗圖景,正在京畿道的土地上緩緩展開。

值此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十週年之際,新華社將推出“新時代中國研究京津冀篇章”行進報道,全景展現京津冀這片廣袤土地的新發展新變化。

一目了然地看了三個地方,兩個紀念碑讀了十年。

在京津冀三省交界處,地理上區分不同行政區劃的兩塊石碑,成為京津冀在地理上、人與人之間緊密相連的歷史坐標。

這是位於北京平谷、天津冀州、河北承德交界處的三界碑(拼圖**,攝於2023年9月12日)。 新華社.

2014年2月,在總書記的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下,京津冀協同發展公升格為國家戰略。 近10年來,在“三界碑”下,周邊村鎮開發區發展振興,共生融合,時代“大變局”。

值此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十週年之際,新華社記者重訪三界兩座古蹟,回顧十年合作之路。

發展振興之路。

鄉開會回來,開車走“乾隆路”,承德市齊子峪鄉錢安澗村的村書記劉海燕一路感嘆——修路、吃草、致富,十幾年前自己和鄉親們的三個願望,如今已經乙個個實現了。 在劉海燕看來,這十年來往往走的路,是一條發展振興之路。

2024年1月30日,遊客在位於北京平谷、天津冀州、河北承德交界處的三界碑拍照打卡(無人機**) 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新華社記者參觀了京津冀兩座三界碑,其中一座位於北京平谷、天津冀州、河北承德交界處,位於長城烽火塔舊址,山間風景秀麗,生態宜人。 然而,十年前,三地的發展水平存在巨大差異,承德市興隆縣七子峪鄉前安澗村,在三界碑下,曾經是省級貧困村。

這是一座三界碑,位於北京平谷、天津冀州、河北承德交界處,以長城和山脊為分界線,分界京津冀(攝於2024年1月30日,無人機**) 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吃水困難,交通不便,甚至要繞天津、北京很久才能從村里下鄉。劉海燕說,修路是村民最大的願望,尤其是前安澗村到龍門村的6公里路段。

京津冀協同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劉海燕表示,在三地的共同支援下,這條公路的建設加快,並於2014年底通車。 “我們村因為道路而繁榮,村里的吃水不再是問題,隨著三界碑的旅遊越來越火爆,很多村民都開辦了民宿,走上了致富之路。 ”

另一座三界碑,位於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交界處,武清市大王古莊鎮李商屯村,在三界碑下,一直期盼著一條“走出去”的道路。 朝天辣椒是村里的特產,但村民們卻很擔心:路不好走,運輸不了,買家更不願意進來。 “再好的東西,也只能爛在地里。 村民胡啟田回憶道。

這是位於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交界處的三界碑(攝於2024年1月26日)。 新華社記者郭芳達攝。

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幕拉開,村民們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不僅高望路等新入京通道通車,平整的道路也修到家門口,村民們只需要一輛小車就能解決農產品“走出去”的問題。 很快,這裡的辣椒就成了明星產品。

朝天辣椒的“繭重生”,是京津冀通過交通推動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的生動縮影。

近十年來,除了逐漸消失的“斷路”外,京津冀三地交織出密集的“交通網路”,金石、唐城高速等線路相繼通路,天寶鐵路、京唐城際、京濱城際北段、金星鐵路等陸續建成通車。 由兩座三界碑相連的京津冀地區,在基礎設施快速完善的基礎上,不斷打造自身高質量發展勢頭,著力實現產業協同振興。

這是長通路(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至北京市通州區)潮白河大橋施工現場(攝於2023年12月21日,無人機**) 新華社記者王曉攝。

北京市發改委主任楊秀玲表示,京津冀目前正在合作編制氫能、生物醫藥等六條跨區域產業鏈圖譜,實施產業鏈“網路編織工程”,深化產業合作。 京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快速增長,2023年成交額約749億元,比上年增長1%1次。

首都都市圈建設加快,兩個“千年之城”雄安新區與北京副中心共同成長; 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深化固化,濱海新區承載功能不斷提公升; 雄上、雄新高速鐵路建設加快,航天資訊和衛星網際網絡產業生根落地......

這是雄安新區的榮東地區(攝於2023年11月23日,無人機**) 新華社記者穆宇攝。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背景已經繪製。

共生與共融之路。

2月1日,農曆二十二。 天還沒亮,天津冀州霞營村村民田淑華就帶著自己的梨、柿子等農產品出門了,目的地是北京平谷的靠山。 對於60歲的田淑華來說,十幾年的靠山之路,是一條共生融合的道路。

有600多年歷史的集市,每逢農曆星期二和七日舉行,當天的集市都裝飾上了新的裝飾。 “我們邀請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專家,進行全新的裝修設計,並引入文創產品,為古代收藏品賦予新的生命。 平谷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金海湖鎮黨委書記沈立軍說,日子好日子了,形式新了,人氣火爆。

2024年1月27日,商家們在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龜山岔集布置攤位。 新華社記者任超攝。

位於北京平谷、天津冀州、河北承德交界處,三界碑之下,近10年來,通往市場的道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024年1月27日,商家們在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龜山岔集布置攤位。 新華社記者任超攝。

沿著市場一側的平興路和胡陡路一路向北,不到20分鐘即可到達河北陡子峪鄉。 直到幾年前,河北的道路還是坑坑窪窪的,與北京一側的柏油路形成鮮明對比。

我以前一碰就知道我到了河北。 七子峪鄉黨委委員焦碧琪說,經過幾年的修繕,這條路現在是“一條平坦的河流”。 平谷的客運巴士也已延伸到七子峪鄉,最近也由公共交通工具運營。 “如今的背山收藏,在三界碑下的鄰村裡形成了'一小時購物圈'。 ”

開啟乙個點,形成乙個圓圈,你會發現一片藍色的海洋。

河北省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市通州市、河北廊坊市交界處的三座界碑下,正在建設“京津一小時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圈”,為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南營村李強農場經營者李強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河北省。

我農場每年屠宰羊10000多隻羊,羊肉80%銷往北京牛街、新發地等地。 李強表示,河北依託北京、天津周邊農產品物流配送基地布局,完善冷鏈物流、加工配送服務體系,現在發貨賣貨非常方便。

無論是三界碑下的“小圓圈”,還是京津冀的“大圓圈”,京津冀協同發展體制機制的合理化,讓三地居民受益匪淺。 定製化快車開通,廊坊等地創新簡化進京流程,提公升跨省上班族通勤效率; 京津冀參保人,無需辦理入職手續,即可享受醫保報銷待遇; 教育學相互學習,京津冀基礎教育交流專案500餘個,......

10年來,一系列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三地將共同打造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創新平台,實現高新技術企業整體搬遷資質互認互認、科技創新券互認互換、大型科研儀器公開共享; 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投資公司等多個市場主體已在......成立地區

2023年12月18日,乘客在大興機場站拍照。 同日,金星城際鐵路正式投入運營。 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天津市發改委主任戴永康表示,京津冀黨政代表團互訪,京津“1+7”合作協議和津冀“1+6”合作協議全面落實,各層級、各領域“動”“公升溫”工作局面進一步拓展。 全面協同、深度融合工作將共同推動融合。

開啟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格局。

通往未來之路。

承平高速今年將建成通車,這對我們村來說是件好事! 天津市薊州區霞營鎮前安澗村村書記劉志軍激動地說。 讓劉志軍興奮的路,是一條通向未來的道路。

作為“90後”,劉志軍從承德興隆縣考入天津,成為一名農村黨務工作者。 在他看來,道路的不斷連線,使三地逐漸融合。 上個月,他主動聯絡河北省前安澗村村書記劉海燕、北京紅石門村村書記劉寶銀,簽署《三村共建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繼續統籌古長城遺址保護工作, 同時籌建“三界碑旅遊聯盟”。

2024年1月30日,遊客在天津市冀州區下營鎮前安澗村玩耍。 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我們用大巴連線三個村,實現遊客的共享,讓遊客在三村充分領略三界碑的不同風光。 劉志軍說。

事實上,天津市前安澗村的旅遊業一直走在三地鄉村旅遊的前列。 村里農舍數量從10年前的20戶增加到現在的45戶,人均年收入從1萬元增加到1戶50,000元。 記者見到村民陸桂鳳時,她正忙著裝修自己的高階民宿“風起五通”。 從2015年開業的“桂鳳軒”農舍到如今的“鳳起五通”,兩個相鄰的小院,乙個古樸,乙個現代,成為天津前安劍村旅遊產業公升級的象徵。

2024年1月30日,在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前安澗村,民宿經營者陸桂峰為遊客端茶。 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通過“三界碑旅遊聯盟”,“三村共建”帶來了更廣闊的前景,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交界處的三界碑下的“兄弟鄉”正在打造京津冀主動對接、合作共贏的“試驗田”。

在北京市副中心批准的管控條例中,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東南端的永樂店鎮被賦予了“新鎮”的新定位。 “近年來,我們通過減量提質,推動產業結構公升級和重點專案落地,永樂甸迴圈經濟產業園、連東U谷產業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效顯著。 永樂店鎮黨委書記彭凱泉說。

“新城”積蓄發展動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與三界碑下的天津、冀“兄弟鎮”聯絡更加緊密,......產業共榮、交通互聯、生態共建、醫療共享“兄弟鄉”的背後是“通武走廊”一帶,素有“京津冀小”之稱。

近年來,“通武走廊”區域體系規劃完成,截至目前,已簽署各級各領域協議90餘項,推動各領域一體化系統創新,常態化協商、警務聯勤聯動等創新方式落實良好。 同時,通過月度督導、季度檢查核查、定期專項報告等措施,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在“小京津冀”的背後,京津冀正在逐步融為一體。

去年7月20日,由京津市、河北省聯合組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在北京正式揭牌,三地“握緊拳頭”推動協調發展繼續縱深推進,一系列跨區域、跨領域重點事項列入名單: 牢牢握住“牛鼻子”,堅定不移地紓解北京市非首都職能,推動北京市“新兩翼”建設取得更大突破,充分發揮天津港作用,唱響......新時代的京津《雙城記》

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在譜寫新的篇章。

文字記者:王明浩、陳忠華、孔向新、李坤。

*記者:孔祥新、任超、趙旭、趙子碩、穆宇

海報設計:張鐸。

編輯:劉新輝、張洪生、陳靜宇、宋薇薇、陳海通、鄭亞寧、王浩成、胡碧霞

統籌單位:何玉欣,周永義。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