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過半,家裡的小學生是如何完成作業的? 這幾天記者走訪發現,與過去相比,傳統的節日作業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常規的筆作業外,各種實用作業成了重頭戲:學做一兩道家常菜、做旅遊遊記、超市購物新年商品清單, 設計使用年錢、儲存方案,做乙個“讀書人”,記錄自己的閱讀作品......面對全面、實用、有趣的花樣作業,孩子和家長也有不同的感受和觀點。
多少“卷”是功課:手抄報紙的介紹很短**高階。
參觀博物館拍攝視訊部落格,製作**旅行遊記,親子閱讀ppt......在王女士的筆記本上,記錄的不是她的工作日程,而是她10歲兒子的假期作業日程。 “每個科目都有各種各樣的作業。 王老師笑著說,手抄報紙和小手工藝品已經是比較友善的寒假作業了,而且比較實用的作業也比較多,另外還布置了一些閱讀、背誦、練習題等書面作業,以鞏固學期的知識。
近日,四年級學生小雅按照學校要求,積極參加社群公益活動,也根據老師的建議鍛鍊了自己的語言能力,錄製了自己的閱讀作品,並在家庭微信群裡分享。 小雅的媽媽告訴記者,學校還提倡孩子們在假期“每天工作十分鐘”和“每天鍛鍊半小時”,她覺得“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必要和實用的”。 ”
記者注意到,現在很多學校都在不斷更新孩子們的各種精彩作業,這種展示形式也讓孩子和家長們鉚足了勁,拼盡全力完成作業。
在城關區某小學***,記者看到了孩子們的寒假作業清單。 這份清單將寒假作業分為五個系列:明德、修身、啟蒙、致遠、創新,包括志願服務、致敬榜樣、勞工運動、閱讀、科學、習俗傳承。
教育部已下發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門認真做好寒假“雙減”工作。 通知提出,要做好學生放假安排好,各地要指導學校嚴格控制寒假期間的書面作業總量,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生活。 避免機械和無效的培訓,嚴禁重複和懲罰性作業。
因此,許多小學都安排了跨學科的綜合作業,鼓勵孩子走出家門,主動深入社會,體驗生活,提高綜合素養。 例如,低年級的學生利用他們在美術和數學課上學到的知識設計新年商品購買清單,並與家人一起去超市製作新年商品。 中學生用英語記錄生活,發現點點滴滴之美,感受語言的魅力; 高年級學生將踏上家門口的海關之旅,將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和傳統習俗設計到遊戲關卡中,以鞏固他們在遊戲中的知識。
家長有點難:“真的有點'飛媽媽',我盡力了”。
隨著孩子們的假期作業越來越注重社會實踐,從一開始寫作業、寫小報,慢慢公升級為拍照打卡、做短**。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的技能也在不斷提公升,從一開始的觀察輔導到主動上手,希望能引導孩子實踐,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我覺得實用的作業越來越“內捲化”,家長們也在為孩子展示自己的才華。 住在九州的楊女士笑著說,她休了年假,帶著孩子“走”了一次旅行。 俗話說“隨便走”,但寒假作業一直伴隨著旅行的行程:去博物館一定要注意歷史典故; 吃飯時拍照並檢查; 這個有趣的地方還有乙個手繪指南。 回到家後,在工作中沒有接觸過短**製作的楊女士驚呆了,和孩子們一起琢磨著要拍一部2分半鐘的遊記。 “出去玩可以讓孩子們從單調的書本和家庭作業中解脫出來,”她說。 在完成實踐作業的過程中,我們以身作則,盡力做好每一件事,這是假期最大的收穫。 ”
秦女士最喜歡和孩子們一起讀書。 她說,學校不要求“親子閱讀”,但她會和孩子約定每天定時完成這個作業,“大部分時間我看著我,他看著他,他遇到他看不懂的東西,我帶他一起看,還協助拍電影、**等視訊資料,促進理解。 ”
與楊老師和秦老師樂觀的態度不同,有家長也感嘆實際作業,“學校布置的作業是勞動、閱讀、健身、寫作,不多,但什麼都拍照打卡很麻煩。 有兩個孩子的馮先生忍不住抱怨,他和妻子各自負責乙個孩子的作業,但有時他還是忘記了。 俞老師的孩子上一年級,實用作業大多是手抄報紙,舊東西用在小手工等,“讓孩子提公升動手能力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一起做作業很多,孩子沒有耐心去做。 ”
記者筆記。 生活是最好的課堂,學校通過開發專案化、實用化、跨學科融合等特色寒假作業,讓孩子們走進生活去觀察、發現、探索、實踐,是對書面作業的有益補充和延伸。 但也要關注家長對“飛馬”的抱怨,學校要把學生的完成態度納入標準,而不是單純看作業質量; 家長自己也要善於參與和放手的過程,不要要求作業完美無缺,孩子要盡量獨立、自覺地完成,讓自己更有意義、更有教育意義。
蘭州 **舍泉 **記者 張丹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