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 王磊)哈佛燕京學社女院長裴伊琍和她的“不受歡迎”的學校。
作者:田靜。
位於美國哈佛大學典雅的神道街上,有一幢典型的紅磚建築,樓層不高卻很有氣勢,門前有一對白色大理石石獅子,洋溢著中國文化氣息,這裡就是哈佛燕京學社的所在地。 貝聿銘1948年出生於上海該協會現任主席佩里自2008年以來一直擔任該協會的主席,作為美國最古老的研究機構之一,他在建立東西方之間的橋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最近接受中新社《東西方問題》採訪時,裴伊琍坦言,如果沒有機會在中國進行有意義的研究,如果沒有知識淵博、慷慨大方的中國同事的指導,她不可能在過去40年裡寫出這些書和文章。
丨哈佛燕京學社唯一的女院長。
哈佛燕京學社是乙個獨立的學會,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在哈佛大學和燕京大學都有辦事處,特別關注傳統的漢學研究。 裴伊琍成為哈佛燕京學社唯一的女院長,這與她的研究方向和學術成就密不可分。 學會會長來自漢學、歷史學、人類學、文學等不同學科,但研究課題主要在東亞。
哈佛燕京學社成立90周年慶典在上海舉行。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裴伊琍也不例外,但她的研究課題在當時相對“冷門”。 她的研究學科是比較政治學,“當代中國政治既反映了中國自身的政治和文化傳統,也反映了蘇聯和其他國家的影響,我特別感興趣的是評估這些不同影響的變化。 她說。
哈佛燕京學社成立90周年慶典在上海舉行。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將她描述為“一位社會科學家對秩序的熱愛和歷史學家對偉大故事的眼光”。
丨在父母的影響下,他開始從事中國研究。
貝聿銘與中國的關係早在她開始研究中國之前就開始了。 貝聿銘的父母是美國聖公會的傳教士,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她的父親潘雪思(中國人)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的教授,在此期間她遇到了他的妻子孔凱麗。 裴伊琍,1948年出生於上海。 她出生後不久,全家搬到了日本,又回到了美國。
畢業後,裴伊犁前往台灣,在台灣師範大學學習中文,開始了對現代中國的研究。 在研究生學習期間,她開始研究中國政治,1971年獲得華盛頓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1978年獲得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
1979年,中美恢復學術交流的第一年,裴伊琍作為華盛頓大學的年輕助理教授,隨美國市長代表團再次訪問中國大陸,但訪問時間太短。 於是,三個月後,她申請來大陸做一整年的研究。 這一年,作為訪問學者,她結識了對她影響很大的蔡少卿教授、毛佳琦教授,並與他們一起研究“太平天國與秘密社團的關係”領域。
從1979年到2019年,貝聿銘平均每年訪問中國大陸兩三次,並多次停留一年。 她的研究重點是中國革命的歷史及其對當代中國的持續影響。 她說,獲得中國研究資料和進行實地考察的機會對她的研究至關重要。 其中,《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一書獲得了美國歷史學會的“費正清獎”。 該書基於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市檔案館和上海市圖書館的檔案,以及對老年工人的採訪和與勞工歷史學家的討論。 她的另一本著作《安源:發掘中國革命的傳統》(Anyuan: Unearthing the Traditioning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借鑑了安源路礦工運動紀念館的材料,以及對老年工人的採訪,以及與當地歷史學家和其他中國學者的討論,特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俞建榮教授,以及在北京的採訪。 南京和其他地方。據悉,自1979年以來,裴伊犍的主要研究都是使用或基於中國大陸的資料完成的。
如果沒有機會在中國進行有意義的研究,如果沒有知識淵博、慷慨大方的中國同事的指導,我不可能在過去40年裡寫出這些書籍和文章。 裴伊琍告訴記者。
《華北的叛軍和革命者(1845-1945)》,1980年出版。 這部專著被譽為第三代僑學學者的代表著作,也是裴伊琍的成名之作。 她把這本書交給了父母,“沒有他們,我就不會做中國研究。 ”
貝聿銘的父母在中國生活了近20年,一直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 在80年代和90年代,貝聿銘在上海遇到了她父母以前的學生,並被邀請去拜訪這些朋友的家。 即使時隔多年,裴伊琍仍然記得他們相聚時的場景。
在做研究時,她還在上海檔案館找到了1948年她對聖約翰大學父親的採訪。 通過那份報紙,她彷彿在時空上與父親進行了對話,了解了她出生的故事。
2019年春天,她再次訪問上海,在復旦大學呆了幾個月,在那裡她進行了歷史研究,並徵求了社會學家、政治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意見。 “我總是很高興回到我出生的城市,我發現這是乙個不尋常的地方,乙個既國際化又熱情好客的地方。 我能理解為什麼我的父母喜歡住在上海,而我自己也喜歡探索老街區,吃小籠包,和朋友同事聊天。 ”
丨學術合作對中美關係至關重要。
在談到各國之間的學術交流時,裴伊琍說,燕京大學校長約翰·李頓·斯圖爾特和上海聖約翰大學校長弗朗西斯·霍克斯·波特都強調,他們應該做自己國家和世界的好公民。 作為哈佛燕京學社的院長,她對此表示贊同。
從1928年成立至今,哈佛燕京學社一直致力於鼓勵在中國和亞洲更廣泛地研究中國文化。 作為校長,他還為在印度進行中國文化研究的博士和博士後設立了獎學金。 同時,他們鼓勵中國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 他們邀請了來自亞洲許多不同國家的訪問學者和訪問學者,在國際背景下研究其國家經驗的比較工作,同時從一系列不同的學科角度研究不同的主題。
貝聿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強有力的學術合作,包括學生交流和合作研究工作,對美中關係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我非常希望,我們許多人在過去半個世紀中努力培養的人才和思想的動態交流將繼續得到支援。 這種溝通與合作對於解決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生存所面臨的嚴重威脅至關重要——例如氣候變化、流行病控制等問題。 (完)。
受訪者簡介:
伊莉莎白 J佩里目前是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和哈佛燕京學社院長。 自1972年以來,他曾在亞利桑那大學、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任教。 自1997年以來,他一直在哈佛大學政治學系任教,並擔任費正清中心主任和亞洲研究協會主席。 她的研究興趣包括現代中國的農民問題、中國工人運動以及中國社會和政治。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華北的起義者和革命者(1845-1945)》、《上海大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和《安元:發掘中國革命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