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範經濟執行風險,從源頭上堵住醫療腐敗的“致富之路”,保護國有資產安全,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更好地為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加強醫院內部控制,在實踐中探討如何加強內部控制。
辦公廳、中華人民共和國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財務會計監督的意見》明確提出,將進一步加強對本單位的內部監督。 各單位要加強對經濟執行、財務管理和會計活動的日常監督。 根據自身實際,建立權利責任明確、約束力強的內部財務監督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內部監督的主體、範圍、程式、權利和責任,落實本單位內部財務會計監督主體責任。 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財務會計監督的第一負責人,對本單位財務會計工作和財務資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 單位內部應明確規定負責財務會計監督的組織或人員,負責對單位經濟經營、財務會計行為和會計資料的日常監督檢查。 財務會計人員要加強自我約束,恪守職業道德,拒絕依職權處理或者糾正違反法律法規的財務會計事項,有權舉報單位和個人違法違規行為。
1、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醫院內部控制的主要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醫院內部控制了解不到位,重視度不高
在醫院快速擴張發展的階段,隱患和風險很多,醫院領導對內控認識不深,不怎麼重視,導致醫院整體對內控重視不夠,把很多“跑、滴”當成理所當然。
二是缺乏內部控制的組織機制
傳統的內部控制停留在財務會計的範圍內,由於財務資訊滯後,業務流程中的風險控制不到位,內部控制風險較大。 主要原因是醫院內部控制缺乏組織領導,權責不明確,領導部門缺乏有效的協調和權利,導致形成內控盆地。
三是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滯後
醫院缺乏適當的內部控制制度,制度建設嚴重滯後,對關鍵崗位和關鍵人員缺乏有效的內控約束機制。
四是審批管控不嚴格
專案、採購、支出等關鍵事項在前饋專案審批時沒有嚴格把關,導致存在大量隱患。 例如,在藥品、耗材和裝置的採購過程中,一些醫院在採購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違規行為,無法嚴格按照招標程式進行操作,導致質量問題和採購膨脹等經濟損失。
五是缺乏內部控制評價和監督機制
缺乏對醫院內控建設效果的評估機制,對醫院內外部環境變化缺乏了解,對內部環境變化適應外部變化缺乏充分分析,未能召開專項內控會議, 內部稽核不能有效進行,使醫院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難以充分了解其有效性和不足。
六、資訊化建設滯後
在醫院資訊化建設中,存在著大量的“資訊孤島”,資料無法共享共享,無法互聯互通,各自獨立工作,在內部控制中留下了大量隱患。
2、加強醫院內部控制
《關於開展“公立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年”活動的通知》(國威財函2020年第262號)明確強調,要完善各項經營活動經濟行為的內控制度和監管措施,建立醫療、財務管理部門聯檢聯檢、聯檢日常監督機制, 對醫療服務要常態化、常態化地進行規範管理和檢查,避免違法違規。加強內部審計監督。 充分發揮內部稽核作用,完善長效監督機制。 加強監管手段。 積極運用資訊化探索開展智慧型監管,規範診療和收費等行為,保障單位經濟安全。
《關於印發《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維財發2020年第31號)明確指出,醫院內部控制主要包括:風險評估、內部控制建設、內部控制報告、內部控制評價等。 醫院內部控制的目標主要包括:確保醫院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使用有效,財務資訊真實完整,有效防止欺詐和腐敗,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條例(試行)》(財快2012年第21號)明確指出,單位應當按照本規範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制度,並組織實施。 具體工作包括梳理本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並在此基礎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管理制度,督促有關工作人員認真落實。
《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報告管理制度(試行)(財匯2017年第1號)》強調,內控報告的編制和報告應由財政部按照“統一部署、分級負責、分步總結、單向提交”的方式統一部署,各地區、各縱向管理部門的分級組織實施應當進行總結。自下而上的方式,非垂直管理部門應當向同級財政部門報告,行政管理機構應當按照行政管理關係向上級行政部門單向報告。行政部門(以下簡稱部門)按照財政部門的要求,負責組織實施本部門行政機構內控報告,確保本部門內控總結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
《關於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快2023年第31號)明確要求,針對公立醫院問題頻發的重點業務和高風險區域,找出隱患,形成風險清單,加強責任落實,加強問題整治,促進相關法律內部化, 將法規和相關政策制度納入內部控制制度、標準和流程,建立長效機制,突出重點,強調實際效果,有效提高內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關於加強公立醫院經營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衛財發2020年第27號)明確要求加強經營風險防控。 加強對內部審計、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風險研究、評估、防控機制; 加強單位層面、財務層面、業務層面的內控建設,實現醫院經濟事項全過程管控; 建立醫療、財務等管理部門聯檢聯檢、聯檢日常監督機制,定期、不定期對醫療服務進行規範化管理檢查,避免違法違紀謀取經濟利益; 加強債務風險管理,嚴禁借款建設。
《衛生計生制度內部審計條例》(原衛生計生委令第16號)提出,要採用系統化、規範化的方法,對經營活動、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和評價,以促進治理的完善,提高單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關於進一步加強健康產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若干意見》(國衛財發2022年第9號)強調,各單位應為內部審計機構接入財務、資產、採購、醫療、物流等相關計算機系統和電子資料提供條件,探索構建一體化內部審計資訊系統; 並與其他資訊系統互連。要堅持以使用為導向的資料分析,推動審計工作由現場審計向後台資料分析、現場審計轉變,重點通過資料比對分析發現新出現的傾向性問題,強化風險感知和預警。 要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資料管理制度,確保資料安全。
關於印發《衛生產業內部審計基本準則(試行)》等7條工作準則的通知(國衛班財函2023年第416號)分為基本準則和6項專項審計準則,包括大型醫療裝置效能、高值醫用耗材、採購管理、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內控評價、 等。 《內部控制評價指南(試行)》指出,單位的內部控制評價分為內部控制設計有效性評價和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評價。 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從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對本單位進行內部控制評價。
三、如何加強醫院內部控制建設
隨著DRG DIP醫保繳費制度改革的全面實施,尤其是三年疫情的影響和衝擊,醫院經營管理壓力“巨大”,“過緊日子”成為大勢所趨。加強內部控制,建設醫院。
首先,提高對內部控制的認識。 醫院要充分認識內控建設和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領導要高度重視,將其納入醫院的發展戰略和日常工作,建立內控管理組織,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內控順利進行。
二是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醫院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內控制度,並及時更新內控制度,以適應醫院的發展和外部環境的變化。 確保所有業務活動都合規高效地進行。
三是抓好高風險關鍵環節。 針對醫療腐敗在預算、收入、支出、藥品耗材和裝置採購、經濟合同等方面經濟損失風險高,認真分析研究,將內部控制融入日常經營管理的全過程。
四是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 醫院要加強內部監督,建立健全稽核、紀檢、監督等內部監督制度,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落實。
五是加強資訊化建設。 醫院要加大資訊化建設投入,優化內控流程,將內控資訊系統嵌入各項業務管理體系,通過智慧型大資料分析監控風險,及時提供告警提醒,為內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六是加強內控人才培養。 醫院要注重內控人才的培養,加強內控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關注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分析環境變化對醫院內控的影響,不斷提高內控水平,提高風險防範能力。
總之,隨著醫院經濟經營活動的日益複雜,醫院內部控制建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醫院必須加強內部控制,有效防範風險,從精細化管理中謀取利益,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 |秦永芳.
* |秦永芳:醫療衛生財務會計、經濟研究。
編輯 |楊子軒, 張文清.
熱門文章
遠端就醫備案“無需申請即可享受”! 讓資料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繪製“醫保服務地圖”,助力處理優質服務,共享 抓住DRG DIP改革,推動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