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哀悼:新獨立分裂,領土縮小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國家之間的競爭和矛盾從根本上取決於綜合國力的較量,特別是在民族和宗教群體複雜多樣的地區。 這個巴爾幹半島的小而弱國曾經有乙個強大的奴隸帝國,但漫長的歷史程序一次又一次地將其推向敵對國家的控制之下。
20世紀初,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國家終於走上了自治之路,成功地擺脫了前宗主國的束縛。 然而,喜悅還沒來得及消散,就被三個鄰國瓜分了。
馬其頓是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曾被稱為“亞歷山卓帝國”。 然而,在隨後的幾年裡,它一再被外敵入侵和統治。
從羅馬帝國,到斯拉夫人的遷徙,再到東正教的傳播,馬其頓的民族和宗教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然而,即使在所有這些風暴之後,馬其頓仍在為權力更迭而苦苦掙扎。
首先是拜占庭帝國,然後是保加利亞帝國,直到14世紀奧斯曼帝國崛起,馬其頓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 然而,在19世紀歐洲民族主義的衝擊下,奧斯曼帝國開始瓦解。
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和希臘人等東正教民族起義,歐洲列強干涉奧斯曼帝國的內政。 在這種情況下,馬其頓起義的條件日益成熟。
20世紀初,馬其頓人組織了幾次起義,最終在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中獲得獨立,並建立了自己的自治政權。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馬其頓並沒有因此獲得自由,而是成為巴爾幹三國爭奪的地方。 1913年,由於利益分配不均,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在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希臘三個新國家爆發。
戰爭結束後,根據《布加勒斯特條約》的條款,馬其頓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為希臘,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 從那時起,馬其頓地區從未統一過,並陷入了頻繁的政治和軍事戰爭。
馬其頓民族的身份在希臘和保加利亞之間存在爭議,希臘認為他們是“講斯拉夫語的希臘人”,保加利亞認為他們是“保加利亞人的分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爾幹國家的邊界恢復到戰前的狀態,馬其頓仍然分為三個國家。 雖然歷史的車輪在向前推進,但馬其頓的命運仍然離不開三國之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雅爾達體系的建立確立了歐洲大陸現代國家的領土。 除了瓦爾達爾馬其頓,它在狄托的民族政策的影響下脫離了塞爾維亞的控制,並於 1946 年建立了馬其頓共和國(史高比耶)作為南斯拉夫的成員國之一。
在南斯拉夫時期,馬其頓是整個南非乃至歐洲最落後的地區之一,儘管它享有財政補貼。 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後,馬其頓成為乙個獨立國家,但它只控制了38%的歷史面積和62%的領土。
此外,由於與希臘和保加利亞的衝突和爭端,馬其頓甚至不能公開使用其名稱,最終被迫改名為“北馬其頓”。
無論是在世界各國的關係中,還是在複雜的巴爾幹半島***中,都充滿了“叢林法則”的氣息。 馬其頓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周邊國家難以忽視的“樞紐”,強大的外部勢力無論是南下還是北上,都難以繞過它。
這也是馬其頓一再陷入衰落困境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