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曾經有多受歡迎,現在有多低迷。
人們不禁想到,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KTV就會逐漸成為“時代的眼淚”。
一項改變亞洲之夜的發明
早些時候,KTV被稱為卡拉OK。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美國嬉皮士的影響,日本的年輕人非常痴迷於**,經常去酒吧等地方聽歌手唱歌。
那個時候,要想唱一首歌,就需要麥克風裝置和現場樂隊,這是很“奢侈”的,普通人很難有這樣的機會。
來源:ic圖片
於是一位名叫井上黛雄的歌手心血來潮,想做乙個自帶麥克風的伴奏機,只要你把硬幣放進去,你就可以**伴奏,這樣任何人都可以上去唱歌。
他找了乙個做機械設計的朋友,他真的把這個東西弄出來了,這就是第一代卡拉OK機。
所謂卡拉OK,取自日語單詞“kura”(發音為“karao”)和英語管弦樂隊(交響樂隊)的前兩個字母的發音,分別是“無人樂隊”。 ”
這種演唱風格很快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
後來,這種形式傳到了中國台灣,原本從事**錄影帶生意的劉英發現,很多顧客來店裡試唱,但很少有人買,於是他把MTV和卡拉OK結合在一起,讓客人在店裡看、聽、唱。
這就是錢箱中家喻戶曉的名字。
來源:ic圖片
在形式上,之前KTV按歌曲數量收費的模式也改為按小時計費,即“批量銷售”。
* 也變得更加普遍,以至於過去只有富人才能買得起的KTV逐漸成為大眾買得起的娛樂方式。
在KTV最火的時候,你甚至可以看到很多明星在包間裡去卡拉OK。
因此,KTV往往被認為是“改變亞洲人夜晚”的偉大發明,“吃喝唱K”成為很多人晚上的一站式消遣和娛樂。
KTV也是東亞人獨特的娛樂形式。
來源:ic圖片
有網友曾經出國留學,發現在當地很難找到一家像樣的KTV。
我終於找到了,但我實際上需要用歌本點一首歌,彷彿回到了上個世紀的前十年。
他好奇地問朋友們,西方人不唱K嗎?
他們得到的答案是,他們認為唱得好的人會選擇組建樂隊,而唱得不好的人根本不會選擇在人前唱歌。
但在內斂含蓄卻渴望情感宣洩的東亞人眼中,這與唱歌無關,而是一種情緒發洩和釋放的方式。
無論是不完整還是歌手麥巴,都可以在KTV擁有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一群人狂歡
網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種“孤獨程度”的說法。
其中,光是唱KTV就被“診斷”為六級。
那時候,KTV是一群人的狂歡節。
作為90後,小石還記得,在學生時代,所在城市的KTV中午11點就開門了。
但還沒到10點,大廳裡就已經擠滿了放假的學生,只為搶到最便宜的小包間。
至於KTV超市裡的食品和酒類,是不可能買到的。
所以你有一瓶飲料,我有一袋蝦餅,把它們藏在你的包裡偷偷帶進去,時不時地你要和來回巡邏的工作人員鬥智鬥勇。
那時候,就算是通宵唱歌,也不覺得累,因為KTV是除了網咖洗澡之外,為數不多的可以**的地方之一。
那時候,我一直在想,我什麼時候才願意在店裡買喝,吃果盤? 什麼時候可以不選時間段就開啟大包?
當時,它也是華語樂壇的巔峰之作。
乙個有故事的男同學喜歡唱陳奕迅的《十年》。
他一邊唱著“如果那兩個字不顫抖”,一邊想著那個留下遺憾的人。
常年單身的人一定要唱《單身情歌》。
那時候,他們正期盼著“找到乙個最愛、深愛的摯愛,告別單身”; 後來才知道,我遇到的人都是“給自己留下傷疤”的人。
總有一些人不相信邪惡,想挑戰《死時愛》。
高音不上公升也沒關係,唱出那種令人心碎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現場有失戀姐妹,一定會為她點一首歌《分手快樂》。
分手快樂,祝你幸福,你能找到更好的......錯誤和正確的天賦相遇......這是對他們最真誠的祝福。
然而,總會有人一邊唱著“我們沒事,就是不合適”,或者“可惜不是你,陪我走到最後”,一邊默默哭泣。
當人多時,點一首歌《情歌之王》。
12分鐘30多首情歌串起來,足以讓在場的每個人都參與進來。
當你冷的時候,點一首歌《最耀眼的民族風》。
就算只做曾毅,也能瞬間公升溫氣氛。
你會發現,平時不起眼的男孩說話時已經超越了,整個人的魅力似乎提公升了不少。
沉默寡言的女孩演唱了起飛樂隊,立即贏得了觀眾的歡呼。
經常被哄的兩個人被推上舞台,一起唱了一首《風吹的夏天》,看著對方,他們甜蜜而青澀。
有些歌曲已經成為時代的眼淚。
狼愛上了羊》《尋佛》《白狐》,這些關於動物的情歌,似乎總是傻傻的,不清楚的。
《老鼠愛公尺飯》和《兩隻蝴蝶》常年霸王KTV排行榜,很難說誰更受歡迎。 (“丁香花”表示不滿,申請上場。 )
Autumn Doesn't Come Back》《Serious Snow》《Who Do You Think of When You're Lonely》都是emo男孩的最愛。
風靡大街小巷的歌曲《玫瑰的葬禮》,直到幾年後才發現,周杰倫並沒有演唱。
有些歌曲經久不衰。
直到現在,如果你想要傑伊,**她......不要指望主宰麥克風,集體合唱是不可避免的。
奇蹟般地,他們的歌似乎沒有在每首歌中學會,但他們可以在每首歌中唱幾句。
奇怪的是,現在去KTV的我們,好像都是用幾句話來回唱歌。
就好像華語歌曲的鼎盛時期停留在那個階段,我們不再願意往前走。
乙個人的避風港
如今,KTV的含義似乎又發生了變化。
我們再也不用早早等著開門了,小時候“開大包”的願望,現在可以輕鬆實現。
再也不用偷偷溜進去吃零食了,終於買得起乙個水果盤和一杯啤酒了。
只是當我開啟歌曲排序器時,我發現排行榜已經更新了,螢幕上的新歌無法演唱或聽到。
於是,我選了又選,唱起了曾經太熟悉的老歌。
它曾經是乙個衡量孤獨程度的地方,總是承載著一群人的狂歡; 但如今,那些一直在一起聚會的人早已分道揚鑣。
即使是在短暫重逢的日子裡,大家一起玩的提議也不再是KTV,而是更傾向於選擇更流行的劇本殺戮或密室逃脫。
KTV原本是“群聚”,在很多情況下,卻成了“乙個人的避風港”。
為工作、事業、家庭而努力的中年人,會選擇在KTV裡“躲”一小段時間,盡情釋放壓力。
回顧過去用來衡量孤獨程度的列表很有趣,似乎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做到了。
那些被打上孤獨烙印的行為早已成為每個人的常態。
來源:ic圖片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但今天的科技似乎正在加深孤獨感。
過去需要見面交流的東西,可以通過手指觸控的訊息來實現。
去超市餐廳,你不需要和任何人溝通,從點餐到結賬,你只需要乙個***
即使是乙個人也可以進行的娛樂活動越來越多。
我們離那個帶著大錢去唱K的時代越來越遠了。
與小時候相比,我離開了這個群體,回到了自己身邊。
表達和社交少,孤獨多。
就像從繁榮走向寂寞的KTV一樣,從熱鬧走向寂寞也是生活的常態。
但即便如此,就像KTV裡經久不衰的歌曲一樣;
在這條通往孤獨的道路上,我們曾經擁有的溫暖燦爛的時光,是不可磨滅的印記,叫做成長。
內容引用自 Visual Chronicle Entertainment Playlist Mem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