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平安發布內部檔案稱,馬明哲董事長被任命為平安集團戰略發展中心主任,聯席CEO郭曉濤擔任副主任,傅新不再擔任戰略發展中心主任。
平安的人事變動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也指出了此舉背後的深層含義。 在數位化賦能、壽險渠道改革、“報銀合一”等監管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平安的人員調整和下一步舉措勢必將直接應對當前挑戰,推動公司渠道、業務布局、戰略轉型公升級。
過去一年,專注於市值管理的平安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 2024年初,平安A股股價約為47元,到2024年最後乙個交易日,價格已達到40元左右,全年跌幅近15%。
儘管有人認為平安被低估了,但股價的下跌仍然反映了投資者對平安人壽改革和盈利的擔憂。
目前,馬明哲回歸山地擔任戰略發展中心主任,也可以看作是平安迭代進入新發展階段的訊號。 結合近一兩年的一系列行動我們認為,平安下一步的調整更為重要,通過銷售渠道改革、養老金布局、綜合金融三大動能,進一步帶動金融主業發展,這是平安的核心而曾經被拉出與金融一樣重要的戰略地位的技術,可能不得不調整其定位。
時隔20年,馬明哲再次擔任平安戰略發展中心主任
據官網介紹,中國平安戰略發展中心成立於2024年11月10日,當時被稱為“發展改革中心”,其職能是推動集團改革,完善組織流程,提高業務水平,提供未來人才儲備。該中心的成立,標誌著平安全面深入改革即將啟動,也標誌著與麥肯錫的合作進一步深化,體現了麥肯錫專案已從診斷到規劃進入推進實施的實質性階段。
2024年至2024年,任惠川、陸敏先後擔任發改中心總經理助理、發展中心主任。 2024年前後,馬不再擔任發展改革中心主任。 此後,發展改革中心一度被廢止。
2024年,發展改革中心改組,更名為戰略發展中心。 現馬明哲再次擔任戰略發展中心主任,預計負責公司戰略、人才等重大事項,進一步推動平安戰略公升級,加強人才培養。
平安開啟了新的發展階段:技術還那麼重要嗎?
對人才培養的重視,標誌著在渠道改革進入新階段的背景下,平安的戰略重心發生了轉移。 縱觀其發展歷程,中國平安經歷了從金融、科技到專業化、價值化的調整。 這意味著,到現在為止,也許技術不再是平安的重點。
回顧過去十年,平安的技術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13-2024年網際網絡化階段、2017-2024年快速發展階段、2024年至今調整階段
在這三個不同的階段,平安的戰略導向從“科技主導的金融”轉變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型個人理財生活服務集團”,再到“推動'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的戰略公升級”,期間陸金所、汽車之家、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等科技子公司相繼成立上市。
從數字中也可以窺見平安的技術努力。 據寶觀統計,2024年至2024年,平安申請的專利數量從3030件增加到46077件,五年內增長了十倍以上。
根據律商聯訊的資料,2024年至2024年期間,平安的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增長速度快於騰訊,專利家族數量從不到50個增加到6000多個。 平安開發的人工智慧工具之一是用於分析面部微表情的軟體,以評估投保人通過**傳送的保險索賠。
2024年,平安科技業務總投資達182億元,佔比16%,創歷史新高。科技業務母公司應佔淨利潤為3614億,同比增長8467%。擁有近30000名技術開發者,46077項技術專利申請,在人工智慧、金融科技、數字健康等領域專利申請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科技投入確實給平安帶來了優勢。 資料顯示,2024年至2024年,平安網際網絡使用者數量從184 億比 485億,復合年增長率為1485%。2024年,平安旗下科技子公司規模和使用者數量均大幅增長,超過2家25 億個人客戶和超過 668億網際網絡使用者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便捷的服務。在具體業務環節方面,平安還通過全家APP、平安好車主等工具賦能主營業務。
具體資料顯示,2024年,平安集團旗下四家上市科技子公司陸金所、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汽車之家分別實現營收58116億, 616億, 446 億和 694億,實現淨利潤8775億,-611億, 164 億以及 1855億。
無論收入和利潤增長如何。 在這四家公司中,有三家實現了盈利,其中陸金所最大。 平安好醫生仍在虧損,截至2024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已實現營收約222億元,同比減少2143%。淨虧損大幅減少47人民幣2%(2元)45億元。
平安好醫生表示今年將實現盈利,公司已採取減規模、降低營銷費用等措施。 由此可見,從本質上講,平安好醫生未來能否盈利與其商業模式關係不大,公司需要的是以保證規模為前提,證明商業模式的有效性。
而平安的平安醫保技術就沒那麼好了
平安醫保科技成立於2024年9月。 2024年,平安醫保科技已服務全國200多個城市,涉及億萬人民一流的醫療保險,提供成本控制、賬戶管理等各項服務。 2024年初,平安醫保科技完成首輪融資,融資規模115億美元,融資後估值為88億美元。 截至2024年12月底,平安醫保科技已中標省級平台建設專案10餘項,醫保服務子系統數量位居第一。
2024年,有傳言稱公司要關門,對此,平安醫保科技回應稱,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平安醫保科技調整經營策略,涉及相關交付專案的業務已融入平安集團醫療生態圈內其他兄弟公司而相關人員和工作安排也正在平穩過渡中。 在某種程度上,平安醫保科技的失敗,也說明在複雜的保險金融業務中,科技的力量依然有限。
基於當前形勢和中國平安近期的舉措,我們認為下一步,平安的三大重點就是銷售渠道改革、養老和綜合金融,下一步,平安的核心是集中資源發展保險金融
銷售渠道改革
近年來,**人數持續下降,平安也不例外。 從資料來看平安**人數的高峰期是在2024年,當時為141人7萬,逐年下降,2024年只剩下60萬,2024年只剩下4450,000,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它是404萬。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平安人壽及健康險個人保險銷售數量**為36萬輛,同比減少3輛7%。
* 人數下降與人壽保險銷售渠道改革相對應。 事實上,中國平安是國內最早開始渠道改革的企業之一,早在10年前,就啟動了“人才計畫”,著力打造高素質、有潛力的人才。
2024年,平安人壽公升級了“人才計畫”,這也是平安正式改革個險渠道的一大節點。當年,平安加大了首選人才的招聘力度,招聘計畫從一線城市擴充套件到全國。 截至2024年底,平安人壽人才團隊已擴大到10萬人,佔整體人才隊伍的近10%。 人才計畫帶來的先人產能提公升明顯,是新人中的18次。
2024年8月,平安人壽出台了新的《基本法》,對提成和管理利益進行再分配,包括機構重新分類、現場人員分層、增加長期投入三大措施
2024年以來,平安人壽銷售渠道改革更加系統化,開始推進“4渠道+3產品”改革戰略的實施渠道包括:傳統一流渠道和三大創新渠道,即社群網格、銀行人才和下沉渠道。
在傳統一流渠道方面,平安人壽著力提公升卓越和績效,打造“三好五星級”部門評價體系,以數位化賦能一流人精細化運營,推動一流人向“高質量、高績效、高質量”轉變。
實效方面,2024年,“優秀+”高素質**人才在平安人壽新增人力中的佔比增加14人1個百分點,**人均新增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2%1%,人均收入也同比增長22%5%。
2024年6月,平安人壽一流改革更進一步,正式推出“平安MVP”品牌,寓意“平安最有價值的保險人”。
據平安人壽周衛東介紹,自6月上線以來,MVP團隊的建設和運營都超出了預期。 截至 9 月底,MVP 的數量與年初相比顯著增加。 同時,MVP人群的生產力是整個團隊平均水平的13倍左右,產能水平不斷提公升。
從整個個人保險渠道來看,截至2024年9月底,大專以上學歷人力較改革前增加10個百分點,現有團隊結構逐步優化,產能績效提公升在新人入職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新入職人員中,近60%的應聘人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較2024年轉型前提公升25個百分點。
除了個人保險渠道,平安人壽也在推進銀保渠道。在銀保“報銀合一”的背景下,平安人壽楊崢表示,近年來,在監管要求保險回歸風險保障原點的政策引導下,銀保渠道逐步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銷售行為逐步規範, 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價值貢獻度逐年提公升。銀行保險業務有望成為壽險行業新業務價值增長的新引擎。
目前,平安人壽與平安銀行深化融合,銀保新優秀團隊堅持嚴格選拔和提公升,引進了一支高學歷的精英團隊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團隊共招聘1700餘人,其中95%為本科以上學歷,部分為碩士以上學歷。經過數月的培訓,新加入的銀行員工的工作效率是原來團隊的兩倍多。
然而,在外部市場形勢變化、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平安在銷售渠道和團隊方面仍面臨挑戰。 例如:目前,專業保險中介機構的發展勢頭非常好,不僅增長超過保險公司,而且憑藉其在產品和機構方面的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例如,2024年前三季度,61家國內壽險公司的總保費收入為8,857家21億元,去年同期為769122億元,同比增長152%。相比之下,第三季度泛華人壽保費總規模達到344億元,同比增長232%,其中人壽保險新增保費為58億元,同比增長103%。此外,專業中介機構在數位化賦能和產品配置方面積累了諸多優勢,如汎華提供的開放平台、業務員協助配置產品等。
更重要的是,隨著專業中介機構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好,技術賦能和產品推動的人均產能反過來成為影響專業中介機構選擇的主要因素。以明亞為例,2024年所有業務員人均月收入為11628元,而2024年為10481元**109%。相比之下,2024年平安**人均月收入為7051元,而2024年**22年為5758元5%。2024年1-9月,平安人壽**月均收入達到10584元,較2024年大幅增長,但仍低於明亞水平。
從這個角度來看,相比明雅、泛華等更專業的保險中介機構和新生力量,或許對於最優秀的人來收藏,平安目前的銷售體系並不是很有吸引力,未來,無論是人均月收入這個更直觀的因素,還是對於第一人更多的技術, 產品和銷售支援,平安可能需要考慮一下
養老布局:平安亟待追趕
長期以來,養老與保險,尤其是壽險產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在我國,泰康在布局養老方面較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優勢。 相比之下,在養老方面,平安則落後了。 或許,養老安全布局的意識並不落後,至少在10年前是這樣。
2024年,中國平安啟動首個進軍健康養老產業的專案——桐鄉市平安康養綜合服務社群,定位為集生活、療養、田園、休閒於一體的全年齡、全配套康養社群。
*:安詳的晚年。
但在那之後,直到2024年5月,平安重啟養老布局,發布“平安鎮養老”健康護理品牌和高階健康護理產品系列“養老城市”,從高階綜合康養社群起步打造集全景醫療、智慧社群、精細養老、幸福生活於一體的醫養綜合體專案。 同時,平安提出了“主動養生”的新概念,即提前謀劃養生,通過養生結合的方式積極應對年齡變化,從而將養生養護的年齡提前到40歲。
老年城市養生方案的核心是“三尊”的價值體系,即“尊貴生活”、“專屬服務”和“有尊嚴的陪伴”。 其中,專屬服務的七維健康是指對老年人進行專業的健康評估,並提供定製化、專屬的健康、金融、人壽等服務。
2024年3月,深圳前海蛇口保稅區老齡城首個專案落成,未來“平安養老”將優先聚焦一線城市和部分核心二線城市核心區位專案,打造市中心綜合康養社群CCRC(Continuous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
這就是平安“保險+高階醫療”的養老模式
2024年3月,平安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開始試點,正式進軍居家養老市場。9月,平安推出居家養老服務品牌“平安管家”,希望通過“讓老人舒心、讓孩子放心、管家用心”的一站式居家養老建議解決方案,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體驗、更好的服務、更好的保障。
據平安人壽董事長特別助理李竇介紹,“目前,公司已經完成了200多個服務建設專案。 自今年開始銷售以來,已有近10,000名客戶成為家庭會員自今年4月上線以來,已服務約1,000名客戶。 ”
這就是平安“保險+居家養老”的養老模式
2024年,中國平安創新發展了以“HMO+家庭醫生+O2O”為核心的團體管理式醫療模式,匯聚了豐富優質的醫療資源,為終端消費者提供高價效比、全生命週期的醫療健康服務。
至此,平安探索的“保險+居家養老”、“保險+高階醫療”和“保險+健康管理”養老服務模式已形成體系。
但與同行相比,當前平安的養老金體系建設亟待加強。以行業首創的泰康為例,據泰康介紹,從2024年第一家旗艦社群泰康家居燕園起步截至2024年12月,泰康已在全國32個城市部署37個專案,其中20個養老社群已投入運營,居民1萬人在布局養老社群的保險公司中,它已經屬於第一梯隊。 再如,截至2024年底,太平人壽擁有超過45個“自建+合作”養老社群,服務網路覆蓋22個省份38個城市。 相比之下,平安人壽的養老社群數量仍然很少,不夠廣泛,已經落後於上述公司。
綜合金融模式:能否成為超越同行的利器?
我們認為,未來,平安的第三大布局重點將是整合金融。在近日舉行的“投資者開放日”上,中國平安首次深度披露了其綜合金融模式。
平安綜合財務模式是指以客戶需求為驅動,全面覆蓋客戶日常生活中的財務場景,提供一站式綜合財務解決方案,最終實現客戶和公司價值最大化的綜合財務模式。
在開放日上,平安還披露了與整合金融相關的部分成果,包括經營資料、對各項業務的貢獻、經營效率等。
平安說:在綜合財務模式下,集團淨利潤增速遠超市場,復合增長率達27%,近三年淨資產收益率始終保持在17%以上。自 2015 年以來,綜合金融推動了客戶數量、每個客戶的合同數量和每個客戶的利潤數量的顯著增長。 例如,到 2022 年底,客戶數量達到 2 個27億人,21次;平均客戶合同 297、15次;每位客戶平均利潤為585元,是2024年的2倍。
另外2024年1-9月,綜合金融貢獻了人均月收入的1 4%,截至2024年9月,綜合金融貢獻了養老保險費、健康保險費、財產保險費共計443億元
在運營效率方面,綜合財務有助於縮短客戶獲取環節並降低客戶獲取成本。例如,平安銀行、健康保險、**在內部獲客方面的成本僅為外部成本的百分比。 在客戶留存率方面,從2024年到2024年,當客戶持有4個以上的合同時,留存率高達97%以上。 此外,綜合金融也帶來了更大的人均利潤,增加了客戶資歷年限,截至2024年6月,已有66家客戶擁有5年以上的經驗7%,即 16次。
總結馬明哲再次擔任平安戰略發展中心主任,標誌著平安在集團戰略和人才上的調整,標誌著平安改革進入了乙個新的發展階段
從平安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來看,我們預計,平安未來三大重點將是銷售渠道、養老業務和綜合金融的改革,從而推動金融主業的深化和發展
人們常說“只與時俱進的公司”。。近年來,人口環境、監管環境、市場需求、競爭格局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儘管存在諸多可預見的壓力和困難,但我們相信,平安仍然是中國金融業最具進取心、最具創新力和執行力的企業之一,平安的未來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