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關的支援下,我們的凝膠成像分析系統、細胞分析儀等科研裝置在施工期間都是進口的,進展非常順利。 中國科學院深圳高等研究院腦分析與腦模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研究員黃天文說。 科研“院”可以相繼更新,得益於海關監管模式的創新。 據了解,西麗海關基於當地海關的責任,深入落實賦能計畫,提供從專案審批到投產的全過程跟進服務,讓創新“無憂”,確保了價值約10億元的392批科研物資的安全進口和高效利用。
光明科學城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試點啟動區,是大灣區創新載體布局最集中、綜合創新投入最大的區域。 位於深圳市光明區腦分析和腦模擬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內,科研人員正在除錯國內首颱大型動物高效能全身PET-CT裝置,將用於腦病藥物研究等專案。 這個不久前正式啟用的大型設施,是全球首個跨物種、全尺寸的腦科學創新研究平台。
合成生物學研究設施僅與一條走廊相連,並與大腦設施相連,通過40個功能島和各種自動化裝置的高效合作,正在進行免疫細胞研究。
科研創新要大踏步前進,設施裝置要迅速到位。 深圳海關下屬西麗海關為轄區科研機構進口裝置開通了“綠色通道”,並利用專人、專員崗位滿足需求,“一院一策”引導各院院解決裝置進口報關難題。 針對科研機構隸屬於多個法人單位的問題,創新集中申報機制,統一辦理免稅進口事宜,避免多重管理、服務分散、監管重疊。 針對部分環境敏感裝置不適合在口岸檢驗的問題,我們將與當地科技創新部門合作,“雙護航”建立科研機構“白名單”,裝置從口岸直接對接到當地海關,在特殊場所進行非侵入式檢驗, 配合其他地區海關完成跨關區域的協同監管工作。
如果你進去得快,就好好使用它。 在現場調研中,西麗海關從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獲悉,學校進口的一流測量儀器等裝置需要經常改變跨關區所在地的用途,開展科研活動。 隨著創新的深入推進,科研裝置的使用場景日趨複雜,免稅裝置傳統監管模式下業務處理量的大幅增加成為“新隱患”。
對此,西麗海關進一步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對接科研機構資產管理體系,探索打造“分級管理、便捷共享、分類監管”便捷監管模式,保障了首批急需科研機構試點工作,進一步發布58億元科研裝備使用效率,以海關服務賦能科研,讓創新“無憂”。
作者通過: Liu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