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指數突出了乙個城市、乙個新區科技創新的實力、活力和動力。
在224新年賀詞中,他說,“我們要營造溫馨和諧的社會氛圍,拓展包容主動的創新空間,創造便捷舒適的生活條件,讓每個人都能快樂,擁有燦爛的人生,讓夢想成真。 ”
根據《2024年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重慶市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為7408%,排名全國第8位,西部第1位。 西部(重慶)科學城作為科技的核心承載區,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在創新驅動發展、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方面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4年,科學城核心區發明專利數量為274項,萬人擁有的發明專利數量為8項84個
隨著科技創新資源引進培育力度的不斷加大,截至2024年12月初,累計引進科技創新平台43個,投入使用32個。
實施市級以上重點研發專案50餘項,授權智財權約700項,其中發明專利520餘項。
加上培育孵化的不斷努力,截至2024年底,共有高新技術企業402家,科技企業2515家,核心區累計畢業孵化器476家。
金豐實驗室、北京大學重慶大資料研究院等高階科技創新平台成為重慶市科技創新的地標。
新動能 +1
——43個科技創新平台展現綜合實力
超瞬態實驗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建設賽寶產業技術研究院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北京大學重慶碳基積體電路研究所成立,新投入使用重慶市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8個......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和發展動力。
北京大學重慶大資料研究院,位於科學城。 攝影:Zeng Cheng。
據統計,截至2024年,科學城已陸續推出北京大學重慶大資料研究院智慧型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其他科技創新平台43個;批准全國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全市首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新投入使用三峽生態環境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台8個;民生物流、華大集團等知名企業研發機構相繼建成中國科學院汽車軟體創新中心、北京大學重慶大資料研究院、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微電子研究所等國內知名高校院所、產學研機構發展迅速,共認定新研發機構28家建成市級以上孵化器20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7家,孵化培育企業2515家。 中國自然種群生物資源庫招募了超過270,000人來收集樣本醫療大資料中心進入試執行階段。 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數量增至94個
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微電子研究所. 攝影:雷健。
栽培 +1
——以專業孵化器為載體,推動行業自主創新
經過幾年的發展,科學城逐步探索出一條集聚資源、創新發展、生態建設的孵化器發展道路。 一批孵化器正以市場為主導、服務一流的方式,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便捷高效的政策和生態環境。
資料顯示,科學城已落地,加快孵化服務集群建設中創與優卡孵化器,投入使用中德萊茵產業創新中心提高中關村智庫、青書D-Lab等孵化器執行質量和效率。 新增市級以上孵化載體5家,共計20家,國家級孵化器增至4家,孵化平台發展水平顯著提公升。 “三機制、兩個賬號”的建立,有效解決了孵化載體場地利用率和企業入住率低的問題。
此外,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還有效將黨的理論轉化為推動科學城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制定並實施了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增長”行動計畫,截至目前,新增科技企業1065家, 共計 2,515 個,包括2024年。
二、三季度累計新增數量位居全市第一;完成兩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通過全國181家企業備案,位居全市第四總數達到402個,同比增加27個6%。科學城轄孵化企業(團隊)1538家,其中科技型企業近300家,高新技術企業45家,規模以上企業8家,專精特新企業7家,在孵企業就業員工近5000人。
在所有成果中,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公升孵化平台的共治水平,市內成立了科學城首家創新型生態共治協會。協會吸納孵化載體、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介機構、龍頭企業、科技工作者等地方性、創新型、非營利性社群組織,已吸納會員75家。
2024年11月28日,重慶高新區創新生態共治協會正式成立。 攝影:雷健。
產業共治是城市創新生態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由之路。 重慶高新區黨組書記、創新服務中心主任石維娜介紹,科學城通過招商引資、載體建設、要素集聚等方式奠定了一定的資源基礎,通過第一世紀的引領,加深了創新主體之間的聯絡。
環境 +1
——“精準畫像”激發創新活力
通過創新點對企業的精準畫像,集聚科技服務資源,設定優質業務場景和服務產品,加快科技創新優勢向高質量發展優勢轉化。 重慶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鄧敏軍介紹。
鄧敏軍的企業創新點在科學城全市首家應用企業創新積分資訊平台。轄區內企業在被認定為平台企業後,可登入創新積分平台檢視其創新積分。 通過自動採集企業日常創新資料,形成企業精準畫像,企業無需提交新資料即可輕鬆使用本平台。
目前,該平台已有300多家企業完成認證申請,這些企業可以在平台的金融超市**申請金融貸款,緩解融資難題。 同時,科學城還將按照積分和分類對相關企業給予專項資金政策支援,引導各類優惠政策向企業匯聚成果轉化、科研平台培育等方面,實現“享受不用”。
此外,這個“小”點還有乙個“大”用處,那就是——“積分貸款”。
與傳統信貸模式相比,“積分貸款”實現了申請材料和審批時間的“雙減半”,依託積分評價結果,將融資成本控制在低於LPR水平,有效解決了科技型企業融資難、成本高的問題,促進了資金的高效投入。 此外,該行將持續完善產品,充分利用“企業創新點”,助力科學城創新實體實力發展。 自第一筆點貸款發放以來,已有30余家企業獲得信用貸款1億元受到工信部火炬中心高度評價
未來,科學城將依託積分體系和平台,繼續做好企業創新積分體系試點工作,豐富積分應用場景,與金融機構合作開展深度科技金融服務,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持續賦能企業科技創新我們將更加提供一站式、精準服務,加快向企業集聚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資源,努力提公升科學城科技創新的集聚性、活躍性、開放性、貢獻性和輻射性,支撐科學城建設發展成為“科創高地”。
人才是第一寶,創新是突破一切束縛的強大引擎!
在重慶這片熱土上,“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猶如一座璀璨的燈塔,帶領全隊向科技創新、人才強者第一戰略全速前進。
站穩腳跟,抓住機遇。 科學城正在形成從基礎研究到技術攻關,再到科技金融、成果轉化、人才支撐的完整創新生態鏈。 同時,在科技創新環境、投入產出和高技術產業化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照亮了科學城的發展。
創新這個神奇的詞,正成為科學城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助力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工具。 它就像一股強大的洪流,推動著科學城向前發展,為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和激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