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農曆新年,俗稱元旦、元旦、元旦等,又稱元旦、元旦。從詞源學的角度來看,“春天”代表春天,象徵著一年的開始,充滿生機和萬物的復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春天被視為生命和希望的象徵。 “節日”是指節日,即具有重大意義的特定日子,人們在這一天慶祝乙個特殊的事件。 因此,“春節”的字面意思是春節,或者是慶祝春天到來的節日。 這也體現了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僅僅是乙個普通的節日,更是乙個象徵著新生命、希望和團聚的特殊時刻。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我們應該在新時代更好地傳承春節文化。
農曆新年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體。
春節從起源上確實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可以追溯到漢武帝元豐時期(西元前115年-西元前110年),西元前110年漢武帝為了紀念自己的馮泰山,改名為“元豐”, 西元前110年10月是元豐元年。不,新年不應該從第乙個月開始算嗎? 這是因為西漢初年使用的是秦曆,秦朝是從十月開始的。 隨著漢朝生產力的恢復,秦朝的曆法越來越不適合漢朝的社會發展,太史凌司馬遷告誡說“曆法不好浪費,最好改正朔”,漢武帝詔書,所以在司馬遷等人的主持下, 漢代編纂了一套新曆法,以正月初一為年初,正月初一成為正年初一,我們所說的春節由此而來。
根據韓翠玉的《四人月令》記載,漢朝百姓要“拜妻兒拜祖”,即拜祖,舉行團圓宴,向長輩獻上“胡椒酒”,全家“幸福”。 這一幕與今天的農曆新年第一天非常相似。 從源頭上看,春節無疑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漢代的春節不叫“春節”,叫“正旦”,宋代叫“元日”,比如王安石著名的《元日》詩,就沒有提到“春節”。 “春節”是1913年**成立後出現的乙個現代概念。 1913年1月21日,時任內務部部長的朱啟超給袁世凱下達了《四季放假書》,提出要問:“把農曆元旦定為春節,把端午節定為夏節,把中秋節定為秋節,把冬至定為冬節。 我們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休息,值班的人也可以休息一天。 這就是“春節”這個名字的由來。
農曆新年已經存在很久了,為什麼改名為“春節”呢? 從根本上說,為公曆新年讓路。 1911年的“辛亥革命”產生了兩大成果:一是結束了皇帝的統治; 二是取消農曆的引導位置。 公曆新年是“新年”,舊新年呢? 只好改名為“春節”。 *你為什麼改變你的日曆? 資產階級革命者改變曆法的理由是“進入大和諧的世界”。 “一起進入世界”是什麼意思? 它要與現代社會保持一致。 資產階級革命使中國在國家和政治制度上融入了現代世界,曆法的改變使中國在時間和制度上融入了現代世界。 由此可見,曆法的改變是近代中國現代化的必然結果。 轉型後的國家正試圖重建自己的節日體系,而春節就是這種轉型的產物。 毋庸置疑,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因為春節出現在中國新舊制度的交匯處,自然具有現代的轉折。
現代性對春節文化的影響。
進入現代社會後,春節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春節,而是因為一開始轉型速度慢,變化的幅度和規模都很小,不明顯。 最先發現問題的是作家老舍先生,他在一篇編年史文章中寫道:“新年到了,正好提倡使用陽曆,不准舊年。 除夕那天,我請了兩個小時假。 從擁擠的街頭市場到有冷爐的家。 母親笑了。 當她聽說我必須回學校時,她驚呆了。 過了很久,她才嘆了口氣。 當我該走了的時候,她遞給我一些花生,說:“去吧,孩子! 街道上人頭攢動,但我什麼也沒看到,淚水捂住了我的眼睛。 “你看,老舍先生家的春節不是傳統的喜慶祥和的春節,門外的世界人頭攢動熱鬧,家裡卻是冷爐。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老舍是公職人員,所以他提倡使用陽曆,不允許他們慶祝舊曆和新年。 此時,中國有兩種春節:普通人的春節和國家官員的春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的工業化反覆發展,社會組織結構和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春節文化與時俱進,經常有新的想法。 最大的變化是,越來越多的人有了“單位”,不再作為孤立的個體存在。 這個單位是每個人的另乙個家,婚喪嫁娶,一切,包括春節。 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都市人所經歷的春節,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春節,從我記事起,春節就與“祭爐”、“守年”、“拜祖”的習俗毫無關係。 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大家走出家門,聚集在禮堂或會議室,領導講話,送上新年祝福,大家互相送上節日問候,美術團獻上特別節目。 春節“集體崇拜”最早流行於明清時期,也就是古代的公務員,大家都是異地的官,春節期間不能回老家,所以同年同年自發地聚在一起過春節慶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年“集體崇拜”特別受歡迎。 單位在新中國春節文化建設中起著引領作用,人們過春節的方式具有鮮明的單位特色,使工人有工人春節,農民有農春節,牧民有牧民春節。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大型國有單位,節期間吃喝玩樂是關係到萬千職工切身利益的頭等大事。 從衣物到飲料飲料,從東海毛尾魚到忌廉瓜子,都是由福利部門採購,在春節期間分發給大家。 過年的時候,大家吃一樣的食物,喝同樣的飲料,去俱樂部看同樣的電影,參加同樣的農曆新年花園聚會。 就連元宵節的燈籠,也是由各家工廠製造和提供的。 在廣袤的農村地區,春節也是集體化的。 在中國第乙個人民公社——勝山人民公社,當地長者回憶起“革命的春節”,農曆新年第一天村民們穿著新衣聚集在一起,中午在集體食堂吃飯,晚上在公社禮堂欣賞春晚或戲曲演出。 在農業集體化後的農村,春節文化也在悄然改變。
有趣的是,人們並沒有因為雇主對農曆新年生活的深入參與而感到不舒服或束縛。 相反,由於單位是超越家庭和個人的實體,在經濟文化方面具有更強的實力,單位組織的春節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是傳統春節文化的公升級。 這大概就是集體生活的魅力所在。 隨著中國經濟向市場化轉型,大集體的力量逐漸減弱,春節文化在傳承和發展中走出了更多的色彩。 為什麼中國人如此熱情地出現在春節上?
中國新年文化的當代價值。
春節文化是中國人自己創造的文化,幾千年來一直為中國人民所珍視。 古人說,“要毀掉自己的國家,首先要毀掉它的歷史”,同化乙個國家或民族的最好方法就是摧毀它的原始文化。 中國之所以是中國,是因為我們有著獨特的文化,而春節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傑出代表。 我們可以吸收所有文明的精華,但我們絕不能放棄我們自己的文化。
春節文化有兩大核心:一是敬祖,二是祈福。 祖先崇拜的本質是找到乙個情感和文化的“錨點”,而你之所以與這群人親近,又與那群人疏遠,是由“祖先”這個錨決定的。 如果失去了錨,就會失去人生的方向,陷入痛苦和迷茫,美國黑人作家亞歷克斯·哈里(Alex Harry)曾寫過一篇**“根”,反映了美國黑人失去“祖先”的痛苦,而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也誕生了“尋根文學”,它正在尋找這樣的錨。 如果祖先是血緣的共同祖先,就會有血脈層次的身份認同,這體現在春節習俗中,那就是“去親戚家”。 如果祖先是文化層面的祖先,就會有一種文化認同,表現為“新年”。 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中國有56個民族,血脈多元,文化統一,是中華民族多元融合格局形成的基礎。
春節文化的第二個核心是祈禱。 這裡的“福”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幸福”,而是指一切美好事物的集合。 人類生活的目的是創造乙個更美好的世界,享受更美好的生活,這是需求和動力。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就是因為我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就像女媧天補天,天天讚美父親,嫦娥奔月,這是培養民族人格的基礎。
中國人祈求的“福氣”,不僅僅是乙個人、乙個家庭的福氣,更是家庭和國家的福氣。 這是由於歷史上國家滅亡、家庭滅亡的教訓,以及儒家知識分子的懇切教誨,使中國人能夠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修身養家、治國治天下”的道理,有家國之情。 從某種意義上說,春節是在春節慶典的幫助下開展的家庭和國家教育活動。 漢代的春節儀式已經成熟,《後漢書與祭祀編年史》雲霧重彩:“初春之日,東郊迎春,祭祀清皇帝菊芒,馬車和服飾全青,歌《青陽》,八百舞。 “漢代春節大禮是天子的恩賜,是天子主持的國祭,或者是天子任命的大臣。 春天代表著氣溫的上公升,天地萬物從冰中甦醒,天地生機勃勃,繁榮昌盛。 春天代表希望,一年的計畫在於春天,迎接春天就是迎接希望,春節是中華民族迎接希望的節日。
在全球化時代,春節也是關於文化和生態多樣性的。 文化是維護國家統一穩定的重要基礎,是乙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的發展可以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 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的集合,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傳承和發揚春節文化對於防止文化產業入侵、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具有戰略價值。
打造春節文化新時代。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春節文化,新時代的春節文化既要保持與傳統春節的血脈聯絡,又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散發出新的內涵。
一是強化春節民族儀式感。 古往今來,春節一直是國定假日。 從國家最高領導人到普通百姓,這都很重要。 隋唐春,“每年正月,各國都來朝廷”。 宋朝召開“正旦會議”,在大慶宮舉行,四角站著市政廳將軍,外國使節進宮。 春節具有濃厚的民族儀式感。 雖然春節現在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它的儀式性還不夠,主要是作為傳統的民俗節日來慶祝。 春節作為中國人的神聖時刻,應該增強春節的儀式性。 我們要藉此機會,舉行全國慶典,祭拜中國人民先輩,祭拜聖賢烈士,祝福國家繁榮昌盛,向全體人民慶祝新年,增進人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二是加強春節期間文化活動的動員和組織。 普遍性是春天的乙個重要特徵,全民參與的前提是動員和組織。 作為當代中國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參加春節,好好慶祝春節。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有效地動員和組織群眾,確實是乙個問題。 有兩種思維方式:一是充分調動和調動群眾和社會組織的力量。 我國有工會、文聯、婦聯、學生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等各級組織,社群設有居民委員會和業主委員會。 二是充分調動現代教育體系的力量,利用寒假的閒暇時間,廣泛開展春節文化活動,培養人才,增進認識,培養下一代對傳統節日的感情和興趣。
三是增加節日期間文化產品的供應。 中國是乙個人口超過14億的大國,超過14億人同時慶祝節日,這將對社會公共服務和文化市場消費產生很大的壓力,對於廣受詬病的交通擁堵、餐飲、購物和旅遊場所過度擁擠等, 本質上是由於節日期間公共服務供需不平衡造成的。要滿足超過14億人的精神消費需求,絕非易事。 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途徑是增加產品供應,為人們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和服務,分散客流。 從春節期間很多景區忽冷忽熱的現象來看,並不是所有的公共場所和景區都人滿為患,但還是集中在少數名氣比較大、活動豐富的景區。 不是遊客太多,而是這類產品數量太少,遊客用腳投票,就會出現擁堵。 這說明我們在節日文化產品供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
四是弘揚春節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相結合。 中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國,有近萬件“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各級保護名錄,春節本身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如“泥粘”、“鐵花”、“麒麟舞”,由於與農業文化環境的分離,變得難以生存和發展,而春節作為最重要的文化消費季節,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契機。 “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能和產品作為春節期間的演出專案,可以豐富人們的節日生活,提公升節日體驗。 春節廟會和文化消費為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展示空間和消費市場。 以春節為契機,以春節文化為載體,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嵌入到中國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春節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春節文化已經與中國人相伴2000多年,並將繼續伴隨中國人。 時代在發展,生活在進步,春節文化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 只有以傳承創新春節文化,以創新發揚春節文化,才能真正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
作者:彭恆麗 單位:河南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延伸閱讀:農曆新年習俗。
1、掃地:掃地是年終大掃除,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掃房”。 每年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餐具,拆洗床上用品窗簾,把房子的院子灑灑打掃掃地。 到處都洋溢著衛生潔淨的歡樂氣氛,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新年紅:
貼年紅,即春聯、門神、年畫、祝福詞、橫批、窗花等,因為這些都是過年貼上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新年紅”。 它反映了人們的習俗和信仰,增添了節日氣氛,並寄託了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期待。
3.崇拜神靈和祖先: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追天終的傳統,節日期間不忘祭祖。 在農曆除夕夜,人們會倒上菜餚和葡萄酒,並舉行莊嚴的儀式來表達對祖先的懷念並祈求祖先的保護,這是一種代代相傳的傳統習俗。
四、農曆除夕晚宴:
農曆除夕晚宴,又稱年宵、團圓飯、團圓飯等,特指年末和農曆除夕的家庭聚餐。 農曆除夕大餐起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式,神靈和祖先團聚團聚,共進團圓飯。 團圓飯是一年中的重頭戲,不僅色彩繽紛,而且非常優雅。
5.壽年:壽年,又稱壽年火、趙念等,歷史悠久,中國漢人有在除夕守年過年的習慣,俗稱"熬夜"。守年民俗主要表現在各家各戶點燃年火,與家人聚一聚,守護“年火”不熄滅,等待時辰告別舊迎新年,迎接新年的到來。
六、年錢:
年錢,又稱“壓力錢”,一般是長輩們在新年倒計時時用紅包送給晚輩的。 年錢有很好的意義,人們通常認為它可以辟邪驅鬼,保佑和平。 都說年錢能化邪,年輕一輩拿到年錢就可以安地過年。
7.鞭炮:
放鞭炮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傳說這是為了趕走乙個叫“年”的怪物。 午夜時分,新年的鐘聲敲響,鞭炮聲響徹整個中國大地的天空。 在“年元”、“月元”、“時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院子裡築起了“繁火”,寓意著天繁華盛。 它託付給中國勞動人民一種歡迎吉祥和祝福的美好祝願。
8.新年問候:新年問候是人們告別舊迎新、互相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在古代,“新年問候”一詞的原意是祝賀老人過年,包括向老人叩頭,祝賀他們過年。 當你遇到同輩的親戚朋友時,你也應該送禮物和祝賀。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年問候的習俗不斷被新增新的內容和形式。 除了遵循以往的過年問候方式外,還有**新年問候、簡訊新年問候、線上新年問候等。
九、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在月亮高高的這一天,人們會點亮萬千盞燈籠慶祝。 參觀元宵節、猜燈謎、吃元宵節(又稱湯圓)是元宵節的重要習俗,寓意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