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物柴油在可再生和減排方面的優勢,已成為各個交通部門能源轉型的重要方向。 與普通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在燃料效能、潤滑性能和可再生性方面均具有優越性,可顯著減少燃燒過程中溫室氣體、硫磺和芳烴等有毒物質的排放。 隨著生物柴油生產技術的逐漸成熟,在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帶動下,生物柴油受到廣泛關注。
SAF(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作為傳統航空燃料的低碳替代品,主要由廢油脂、農林廢棄物、城市廢棄物、非糧食作物等加工合成而成,因此被視為“可再生航空燃料”。
與目前主要使用的噴氣燃料相比,SAF可以減少80%以上的CO2排放,主要從石油中提煉出來,是航空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 到 2050 年,全球 65% 的減排量將通過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來實現。
生物基SAF的生產路線包括油加氫(HEFA)制SAF、生物基甲醇制SAF、生物基乙醇制SAF以及生物基合成氣費托合成制SAF。
在實踐中,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幾乎不需要對現有的飛機和航空基礎設施進行額外的修改,因此更換所用燃料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
目前,許多歐美國家在環保需求和政策的驅動下,開展了SAF的研究、生產和應用。 據專業機構預測,2030年全球SAF市場規模將超過1800萬噸,價值數百億美元。
儘管中國在可持續航空燃料原料的分布範圍和可得性方面具有很大優勢,但在技術和生產能力的發展方面仍存在障礙。 2023年,隨著國內綠氫產業的蓬勃發展,綠氫生產ESAF將開始進入相關企業規劃,作為發展空間較大的脫碳路徑,專案產值將超過百萬噸。
2023年4月,春秋航空與空客簽署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5月9日,春秋航空首次迎來了一架來自空客天津交付中心的A320neo SAF飛機。
2023年7月,簽訂塔城120萬千瓦風電製氫合成綠色航空煤油專案合同,擬在新疆塔城地區建設120萬千瓦風電,生產綠色氫氣後將綠氫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綠色航空煤油。 專案關鍵技術裝備全自動駕駛,建成後將成為全球首個二氧化碳和綠色氫合成萬噸級綠色航空煤油示範專案。
2023年8月,吉爾吉斯斯坦電氣有限公司發布“綠色電力的綠色氫消費和氫基綠色能源搭載綠色氫氣”的“氫基綠色能源”產業鏈計畫,預計到2030年,吉爾吉斯斯坦電氣有限公司氫基綠色能源產品總規模將達到年產162萬噸綠氨, 80萬噸綠色甲醇和30萬噸綠色航空煤。
2023年9月,黑龍江省杜爾伯特風能太陽能制航空燃料專案簽約,專案總體規劃為國內領先的百萬千瓦“綠色電力(風電、光伏)+綠色氫+綠色航空煤炭”一體化綠色創新示範專案,12GW風光新能源製氫和15萬噸綠色航空燃料專案預計總投資120億元,年產值30億元,向當地政府稅收5億元。
2023年10月,億利集團與350萬千瓦立體風光氫控一體化航空燃料生產示範專案簽約,總投資25433億元,建設荒漠化防治與新能源融合發展零碳產業基地,實施伊犁阿拉善基地100萬畝邊林帶+35GW立體生態風能太陽能氫砂控制+30萬噸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專案。 專案建設週期為2024年3月至2025年7月,專案建成後可增加年收入58億元。
2023年11月,與空客簽署合作意向書,在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鏈、可再生能源**等領域開展合作,打造符合國際標準、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鏈。
2023年11月,中能建設白城可再生綠色能源一體化專案簽約,總投資約260億元,將達到年產30萬噸綠色航空燃料、30萬噸綠色甲醇的生產基地。
2023年11月,巴彥淖爾魯竹生物質零碳產業園專案簽約,規劃建設全國首個蘆竹生物質零碳產業園,匯集風能、太陽能綠電、綠氫、綠色航空煤炭等專案,實現園區負碳經濟。
2023年12月,齊齊哈爾萬噸級綠色航空煤示範專案啟動,採用國際發起的清華大學CO2AF專利技術,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交流離網製氫專案,年產綠色航空煤1萬噸。
2023年12月,內蒙古九泰集團與霍尼韋爾全球石油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合作30萬噸綠色甲醇至10萬噸綠色航空煤油、甲醇至烯烴催化劑。
2023年12月,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上海藍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綠色航空煤專案。 專案計畫投資50億元,總用地面積1000畝,專案將開展綠色航空煤炭生產基地建設,共建綠色低碳能源產業基地。
目前,我國SAF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計畫生產SAF的專案大多是作為綠氫生產的下游應用之一而建設的,實際產能較低。
有專家表示,作為乙個政策驅動的行業,我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發展路徑尚不明朗,民航局等部門頒布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也不完善。
2021年10月發布的《2030年碳達峰行動計畫》指出,我們將大力推動先進生物基液體燃料、SAF等傳統燃料的替代,提高終端燃料產品的能源效率。
2022年6月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大力發展非食品生物質液體燃料。 支援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領域先進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推廣和使用。
從歷史上看,政策只是支援其發展,但沒有制定詳細、明確和現實的可持續性標準。
2023年7月12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發布行業標準《航空替代燃料可持續性要求(徵求意見稿)》和《機艙內非金屬材料燃燒產生的有毒氣體濃度試驗方法(徵求意見稿)》,為建立我國SAF可持續認證體系邁出了重要一步, 填補了國內標準的空白,為行業的深入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從長遠來看,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將成為航空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途徑。 鑑於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性,航空業減少碳排放已成為當務之急,全球對低排放噴氣燃料替代品的需求持續上公升。
技術進步對降低SAF生產成本、提高燃料能量密度和燃燒效率起著關鍵作用,隨著SAF產業的不斷發展,將有更多企業參與到SAF的生產、銷售和應用中,從而構建完整的產業鏈。 這不僅有助於降低SAF的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還將進一步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氫能啟迪未來網路; 作者: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