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是曼妮家鄉最透明的人,一輩子未婚,獨自經營著一家理髮店。
曼妮回老家的這段時間,每次迷茫的時候,她都會去找餘波聊天。
獨自在上海奮鬥了八年,曼妮經歷了情感上的挫折,失去了工作,回到了家鄉,實現了她27歲的諾言:30歲那年,如果她一事無成,她就回家。
剛過完30歲生日,曼妮的媽媽就為她安排了一次相親。
鎮長張志,碩士畢業,有海外留學背景,在鎮里有好口碑,熟悉世面。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男人是大多數父母眼中的“好女婿”。
然而,本來要接受命運的王曼妮,寧願回到籠子裡,也不願選擇張志,過上安穩的生活。
有人說王曼妮眼光高,配不上張志,也有人說王曼妮有自己的想法,能理解她的選擇。
而我屬於後者。
和王曼妮一樣,我在乙個城市漂泊了8年,離家鄉只有兩個小時的路程,但每次回去,我都感覺不一樣。
尤其是看了曼妮和於波的對話後,才意識到人出門真的回不來了。
曼妮是家裡唯一的女兒,無論走到哪裡,父母的房子都是她的,永遠不會有娘家,我家也沒有男孩,她目前未婚。
以前,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明明我沒有結婚,原生家庭是我自己的出路,累了可以回來,休息一下,重新開始。
其實並非如此,當我們選擇離開家鄉的時候,也許家就不是家了,離開多年後,我們在原生家庭養成的習慣會改變,甚至我們的氣質也會改變。
當我們回到原來的家時,早已失去了當初的熟悉感,這裡只是我們逃離城市喧囂,暫時放鬆一下的地方。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父母在,我們就有家了,在外面混不好,至少父母有一條出路。
殊不知,大人退路只有自己,而我們的家鄉,也只是我們出生和長大的地方,永遠不是乙個可以回頭的地方。
就像俞波說的:凡是選擇漂泊的人,在走出家門的那一刻,一定知道,將來,他們就是自己的家。 父母說的家鄉是回去的路,聽聽就好了。
這個春節,我和王曼妮一樣,失戀丟了工作,我以春節為藉口暫時躲在家裡,為了減少開支,為了逃避自己的無能,為了暫時療傷。
不過,春節過後,我還是要踏上流浪之路,回到那個陌生而熟悉的城市。
和我比起來,也許王曼妮是幸運的,至少張志能給她安排乙份編纂工作,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了回到上海,回到了漂泊了8年沒有結果的地方。
評論區很多人都在指責王曼妮,說她自私,父母年紀大了,還得出去。
然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生活要過,孩子出生不僅僅是為了贍養父母。
我們選擇在外面流浪,不是因為我們不孝,而是因為想尋找更多的可能性,盡力而為,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讓父母安地享受晚年。
所以,沒有別人的苦難,不要勸別人善良,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經歷,不要隨意評判別人,沒有人願意在外面徘徊,有時候更無助,為了生活。
願所有流浪的人們都能找到靈魂的棲身之所,擁有“這安寧之地是我的故鄉”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