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很差,店裡的貨品整理得很細心。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九芝縣,索里瑪鄉建木村的一位牧民開了一家店。 他吃苦耐勞,每天早起,打掃店裡裡外外,歡迎南北顧客。
蘇胡裡馬鄉是乙個純畜牧鄉,海拔3850多公尺。 以前,建木村乙個貧困家庭住著六口人,全家靠30多頭犛牛生存。 有了單一的經濟收入,生活就捉襟見肘了。
2011年,村里九枝縣建木生態畜牧專業合作社成立後,貧民家的牲畜全部入股,閒著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兩個村委會的幫助下,他帶著一點文化知識在縣城開了一家小店。 但是,由於產品列表。
首先,由於經驗有限等原因,業務不是很理想。
村合作社負責人龔忠得知情況後,將合作社生產的酸奶、酥油等農畜產品分發到店裡,請他負責寄售。
這樣一來,窮人除了在店裡的日常收入外,還能有賣合作社產品的佣金,而且每個月還可以多拿到1500元的工資,生意一下子就好起來了。
不,去年,這個窮人家也從合作社拿到了3萬多元的分紅,對生產的熱情也大增。如今,來九芝縣的遊客越來越多,合作社生產的產品,如西藏點心、野菜等,很受遊客歡迎,年銷售額也非常可觀。
九芝縣扶貧發展局副局長德清拉毛。 在她看來,當地政府積極探索合作發展、產業扶持、專案牽引等扶貧方式,有效提公升了貧困人口致富能力。
索胡里瑪鄉有機肥生產基地是該鎮支柱產業扶貧工程。 4個村200餘戶貧困戶將產業扶持資金投入股份,採用“企業+合作社+牧民”的經營模式,走上純牛糞有機肥生產之路。 去年,訂單金額達到500多萬元。 ”
從德清拉毛有些得意的語氣中不難看出,九枝縣秉承“脫貧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的理念,繼續努力推進特色產業扶貧專項的實施,發展特色畜牧業、鄉村旅遊、 乳品加工業和國家手工業因地制宜。讓資源變成資產,資本變成股份,牧民變成股東,實現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的產業扶貧全覆蓋。
九芝縣通過全村扶貧搬遷、增加家庭收入等一系列工作方式,破解了脫貧攻堅“密碼”,全力改善貧困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當前,乙個又乙個脫貧攻堅專案正在草原深處發揮巨大生命力,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