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滯脹”第十章 經濟危機與中國經濟

Mondo 文化 更新 2024-02-18

第十四章 經濟危機與中國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世界上發生了四次大規模經濟危機,一次是1973年和1975年的滯脹危機,第二次是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崩潰),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 其中,滯脹危機發生時中國處於封閉狀態,危機對中國影響不大; 1987年的經濟危機對香港**影響很大,但香港至今仍未回歸; 此時,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國外數量逐年增加,中國尚未成立(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2月)。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986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達到738億美元,比上年增加6倍1%。其出口總額為309億美元,同比增長131%;進口總額429億美元,同比增長16%。1987年進出口總額達82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倍; 其出口總額為395億美元,同比增長27.8美元; 進口總額432億美元,同比增長0.7美元。 進出口逆差由上一年的120億美元收窄至37億美元。 1988年,進出口總額達到1027.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4%;它的嘴巴總數為475張4億美元,同比增長206%;進口總值為5525億美元,同比增長279%。扣除不收匯的援助捐款,以供應材料和國外進口作為投資進行加工後,赤字為309億美元。

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不同,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更大。 根據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增長明顯放緩。 由於內需等因素,進口下降。 全年進出口總額3240億美元,同比下降04%。出口總額1838億美元,同比增長05%。其中,一般**出口同比下降48. 加工出口增長49%;進口總額1402億美元,同比下降15%。進出口被抵消,順差為436億美元。 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械運輸裝置出口增長149、佔出口總額的273%;進口增長76、佔進口總額的比重上公升到405%。面對出口形勢的變化,我們將進一步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 全年對亞洲的出口下降了9%9,但對歐洲和北美的出口增長了157. 對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長了201. 對大洋洲出口增加110%。

東南亞金融危機始於泰國貨幣危機,這與其自身經濟發展的問題有很大關係。 1996年,泰國的經常賬戶赤字高達GDP的8%2%,1997年,由於金融機構現金流困難,出現了銀行擠兌。 以美國大投機者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為首的國際投資者看到了利用它的機會,然後對泰銖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自1984年以來實施的固定匯率制度,改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日貶值20%,此後泰國貨幣危機如火如荼地爆發,並迅速導致東南亞全面金融危機, 然後影響了世界。

泰銖的**在東南亞國家形成了“多公尺諾骨牌效應”,貨幣趨勢迅速蔓延到整個東南亞市場。 7月11日,菲律賓宣布貨幣自由浮動,菲律賓披索同日貶值115%,利率一夜之間飆公升至25%; 同日,印尼宣布印尼盾匯率波動幅度將從8%擴大至12%; 8月14日,印尼宣布匯率自由浮動,當日印尼盾再次貶值5%; 8月16日,馬來西亞林吉特下跌6%,跌至24年低點。

8月,馬來西亞放棄了捍衛令吉的努力。 一夜之間,馬來西亞最富有的12位富豪僅在**市場就損失了130億美元。 難怪馬來西亞總理點名咒罵喬治·索羅斯,咬牙切齒地說:“這傢伙來到我們國家,一夜之間,我們整個國家十多年的鬥爭化為烏有。 ”

面對危機,日本**不僅沒有發揮其地區大國的作用,更沒有動用大量外匯儲備來穩定日元,反而任由日元貶值,到1997年底,日元兌美元跌破130日元大關, 從年初開始貶值17 03日元。

1998年,危機加深,印尼盾兌美元匯率在l**26年8日出現。12日,香港恆生指數**773 58點,新加坡、台灣、中國**分別下跌102 88點、362點和330 66點。

1998年3月底,受打擊最嚴重的是泰銖、韓元、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分別貶值了61%和61%。 這場危機使泰國數以萬計的企業破產,超過200萬人失業,印度尼西亞有數千萬人失業。

在這場危機中,國際投機者同時在外匯市場和**期貨市場賺取了巨額利潤。 然而,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獲利眾多後,國際量子和對沖於1998年8月對香港金融業發動了全面攻擊,引發了“香港金融防禦戰”。

香港金融防禦的歷史背景。 1997年7月2日,香港回歸後的第二天,喬治. 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套期保值者率先在金融體系相對薄弱的泰國改變了攻擊方式,東南亞國家損失慘重。 特別是1997年10月20日,即1987年黑色星期一十年後,國際投機者開始攻擊香港。 10月20日,香港恆生指數從19日的**點13601上漲01** 到 1297088,**631點,**振幅為4。分別為63%、第21、第22、第23和**。 41%, * 至 104263**點,10月28日把恆生指數**結算交割日,恆生指數再次大幅**1438點,**振幅為137%。香港恆生指數從10月初的峰值15,242點上公升65點,跌至10月28日的最低點877588,**6466點,即使按照月初14,800點的平均指數計算,恆生指數點數之間的差異已經達到6,000點以上,對應的股指**指數也在6,000點左右。

要知道,恆生指數的漲跌與恆生指數的漲跌息息相關,國際投機資本在恆生指數中賺取巨額利潤。 恆生指數**每下跌1點,每張恆生指數**沽倉(沽�、沽空)合約可賺取港幣50元; 恆生指數**超過6,000點,每份合約可賺取超過300,000港幣,令人震驚! 難怪西方驚呼:香港已經成為國際投機者的“提款機”。 雖然國際投機者正在獲利,但這是巨大的投資損失。 1997年10月20日至23日,恆生指數上漲3000多點,香港十大富豪虧損2100億港元,廣大中小投資者損失慘重。

香港恆生指數** (1998.)8-1998.1)

資料**:一般情況下,國際投機資本在金融市場上的財富掠奪戰首先從外匯市場開始,大量港元在外匯市場兌換美元,減少了港元在市場上的流通,迫使香港政府提高銀行利率和銀行同業拆息, 及維持匯率相對穩定(港元採用聯絡匯率制度,除非取消聯絡匯率制度,否則不會大幅貶值)。由於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期未能及時將港元轉入銀行,導致港元流通減少,進而打擊**和股指,也打壓股指**; 國際投機者在前期大量買入看跌期權和空頭合約,與股指大幅下跌達成了巨大的恆生指數**點差,從而實現速獲利,一夜暴富。

阻撓香港金融防禦之戰的過程。 1998年8月,國際貨幣投機者在多次攻擊港元中獲利後,對港元發動了自1997年10月以來最大規模的攻擊。 早在本月,投機者就大肆宣揚人民幣將大幅貶值,以至於上海、廣州等地的人民幣黑市交易跌至每美元95元級別。 與此同時,投機者也炒作內地銀行不穩定的謠言,目的仍是為狙擊港元創造條件。 此外,甚至有海外**在1998年8月12日開通了香港聯絡匯率脫鉤的期權,並威脅“港元很快將與美元脫鉤並貶值40%”,恆生指數將跌至4000點“等等。

1998年8月5日和6日,國際投機者連續兩天賣出超過400億港元,以期提高銀行同業拆借利率,衝擊**和**市場。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一改過去的被動做法,動用香港的財政儲備吸收全部資金,將外匯市場穩定在1美元至7美元HK$75 水平。 同時,吸收的港元將迅速存入銀行體系,降低和穩定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防止市場因資金不足而造成。

從7日到13日,香港**繼續採取吸收港元的方式,以達到穩定銀行同業拆息、穩定**和期貨市場的目的。 8月7日,公司公布中期業績,部分藍籌股表現不佳,導致大量業績出現,恆生指數從6日的7254點回落36**至13日666042,最低一度跌至654479分。

在危機中,香港在市場的大力支援下,在8月13日收盤後宣布已動用外匯干預期貨市場。 8月14日,香港正式參與期貨市場。 為了維持港元,香港將鉅額外匯帶入市場,市場直接對抗投機者。 港政府指示中國銀行、勝利、合盛等多家**銀行大規模吸收恆生指數藍籌股,表示將毫不猶豫地將8月期貨指數上調600點,高於投資投機者平均開盤價7500點。 香港**扭轉了此前的“零干預”政策,給投機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打擊。 據說,當索羅斯得知***大力支援香港**,以保證香港經濟的穩定和繁榮時,他手中的茶杯一下子掉到了地上。

東南亞危機期間的香港恆生指數**

1998年8月28日,是香港恆生指數**8月合約的結算日,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與國際投機者驚心動魄的生死搏鬥日,經過雙方十天交易日的激戰,28日上午10點開市僅5分鐘, **的營業額超過39億港元。半小時後,成交額突破100億港元,到上午收市時,成交額已達400億港元,接近1997年8月29日創下的460億港元的單日成交額紀錄。 午後開盤後,拋售持續有增無減,成交量一路攀公升,但恆生指數和期貨指數仍保持在7800點上方。 當指標指向下午4點時,電子螢幕上不斷跳動的恆生指數、**指數和市值數字最終分別停在“7829點”、“7851點”和“790億港元”。

1998 年 8 月 28 日,喬治。 對於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者來說,這是值得懺悔的一天。 這一天,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終於將恆生指數從8月13日的6660點推高至28日的7829點,迫使投機者在**水平結算並交割8月股指。 一旦交割結束,鉅額虧損不可避免,國際投機者被迫轉移頭寸,指望9月的另一場戰鬥。

然而,香港特區(香港特區)已下定決心,將在9月份繼續推高市場和股指,迫使投機資本虧損離開市場。 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出台了外匯、**交易結算新規、提高股指保證金**、限制**重倉做空等一系列市場利好措施。 眼看大勢已去,國際投機者紛紛虧本離開市場,紛紛逃離。

在這場金融防禦戰中,香港動用了期貨市場約13%的外匯,約100億美元(1997年9月香港的外匯儲備為881億美元),進行了一場金融抵抗戰。 1999年,香港**逐步撤出市場資金,賺取數十億美元的利潤。 而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也從整個東南危機中獲利頗豐。 根據一些資料,在保衛香港財政的戰鬥之前,國際投機者獲利超過40億美元,之後,他們獲利超過20億美元。

香港金融防禦的意義。 1997年7月2日,東南亞金融危機首次在泰國爆發,也就是香港回歸祖國的第二天。 我不知道,這是歷史巧合,還是有人故意的。 香港問題由來已久,有人企圖將其國際化,阻撓香港正常回歸,阻礙中國發展。 如果乙個計畫失敗了,另乙個計畫失敗了,武裝干預失敗了,政治干預是無望的,那麼經濟破壞呢? 先毀經濟,進政圈,再把香港問題國際化,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這與法國的“五月風暴”正好相反,法國的“五月風暴”首先進入政界,煽動學生和工人運動,然後趁機擾亂法國外匯市場和經濟發展。

簡言之,香港的金融防禦是香港特區(香港特區)成功抵禦國際投機資本對弱勢經濟體的攻擊和財富掠奪,也為國際金融體系敲響了警鐘,確保國際匯率穩定機制。 同時,保持香港經濟社會穩定,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抵禦國際金融掠奪者的攻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東南亞危機中,中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動用國家外匯儲備支援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香港外匯市場、**和股指**的穩定,保護香港市民的個人財富,促進香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也提公升了中國的國家形象,人民幣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進一步認可,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奠定了基礎。

在這場危機中,中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動用外匯儲備支援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香港外匯市場、**和股指**的穩定,保護香港市民的個人財富,促進香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也提公升了中國的國家形象,人民幣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進一步認可,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奠定了基礎。

這場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較大,與危機前後相比,危機中的進出口總額大幅下降。 1996年,進出口總額達到289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2美元。 1997年進出口總額32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1美元。 1998年進出口總額為3240億美元,同比下降04%。1999年進出口總額360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3%。同時,在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沒有貶值,這得益於1995年的匯率改革,為危機期間人民幣的公升值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首先,1994年人民幣匯率改革使人民幣在危機前大幅貶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匯率改革前的1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5美元76元,貶值至1美元兌862元(兌換的初始價格為1:8。7)提高人民幣的抗風險能力。二是匯率改革和人民幣貶值提高了我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出口迅速增加,外匯儲備迅速增加。 據統計,從1998年到11月,我國外匯儲備共計1445個9億美元,同比增長41、與1997年同期相比,增速明顯下降。 第三,匯率改革擺脫了雙軌制匯率制度,使國際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有利於對外投資和對外出口。

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有很多,直接因素有以下幾點:一是上游資本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全球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 一旦盈利,就會立即投機國家或地區的貨幣,以便在短期內賺取巨額利潤。 二是一些亞洲國家的外匯政策不恰當。 為了吸引外資,他們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另一方面擴大金融自由化,為國際投機者提供了機會。 第三,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度,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彌補赤字,導致外債增加。 第四,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 中短期債務很多,容易受到外部攻擊。

間接因素包括:一是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二是國際分工和交流的不合理性。 三是金融體系的盲目創新。

東南金融危機十年後,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而美國的次貸危機(次貸危機)又稱次貸危機,又稱次貸危機。 它指的是由於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被迫關閉和劇烈而在美國發生的金融動盪。 它導致了世界主要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不足危機。 2006年春天,美國的“次貸危機”開始逐漸顯現。 2007年8月,它開始席捲包括美國、歐盟和日本在內的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2008年,次貸危機逐漸演變為全球經濟危機。

2007年2月,次貸危機初露頭角,直到2007年4月2日,面對華爾街174億美元的強債,美國第二大次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裁員54人。 此後,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出現多公尺諾骨牌效應,30多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被迫倒閉,演變成次級抵押貸款的系統性危機。 今年6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的兩隻對沖債券**在次級抵押貸款投資中遭受了鉅額損失。 今年7月,穆迪下調了399只次級抵押貸款債券的信用評級,總價值約為52億美元。 8月初,法國、德國、日本等美國以外的國家金融機構開始披露次貸相關損失,次貸危機開始蔓延到全球金融體系。

2008年1月中旬,花旗集團(Citigroup)和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分別宣布,由於次級抵押貸款,淨虧損98%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2007年第四季度虧損35%,資產減記3億美元和98億美元88億美元。 截至1月底,瑞銀預計第四季度虧損約114億美元。 3月中旬,美國前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獲得24億美元**收購。 投資者的恐慌情緒開始蔓延,市場波動性正在擴大,對經濟前景的預期越來越悲觀。

2008年7月中旬,資產超過5萬億美元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由於財務困難和投資者的擔憂,其股價暴跌了50%以上。 9月中旬,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國保險巨頭AIG陷入困境,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以503億美元收購。 至此,華爾街前五大投資銀行中,有三家在次貸危機中消失,而另外兩家暫時倖存下來的投資銀行,高盛和摩根史坦利,則已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 雷曼兄弟的破產徹底摧毀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也應之下跌,投資者恐慌幾乎崩潰,全球市場不斷出現。 次貸危機已經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

2009年3月2日,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於6763點29點是自1997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也意味著道瓊指數的市值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損失了一半以上。 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車破產。

至於美國金融危機的起因,普遍的看法是,這場危機主要是由於缺乏金融監管,是那些貪婪的華爾街投機者利用制度的漏洞,欺騙和欺騙公眾。 這場危機的根源之一在於美國近三十年來加速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所謂新自由主義,是以復興傳統自由主義理想、減少經濟和社會干預為主要經濟政策目標的一系列意識形態思潮。 美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其背景是70年代的經濟滯脹危機,主要包括:減少第一者對金融、勞動力等市場的干預,打擊工會,實施促進消費、高消費促高增長的經濟政策。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明顯原因是美國利率上公升和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 利率上公升導致還款壓力加大,很多信用較差的使用者覺得還款壓力大,有違約的可能,這會影響銀行貸款的回收,也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許多國家產生嚴重影響。 有學者指出,“早就應該破產的美國欠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太多的債務,而且由於債權國不想看到美國破產,不僅不能放棄美國國債,甚至必須繼續認購更多的美國國債,以確保美國不破產。

貸款在美國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當地人很少全額購買房屋,通常是長期貸款。 但失業和再就業在這裡很常見。 這些人收入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因為信用等級不達標而買房,他們被定義為次級信貸人,簡稱次級貸款人。

由於之前房價高企,銀行認為,雖然貸款給了次級信貸借款人,但如果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抵押房屋可以用來償還、拍賣或收回銀行貸款。 但是,由於房價突然下跌,當借款人無力還款時,銀行就把房子賣了**,卻發現拿到的資金無法支付當時的貸款利息,甚至連貸款金額本身都抵不償,所以銀行在這筆貸款上會虧錢。

一兩個借款人遇到這樣的問題還好,但由於分期付款利息的上公升以及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級貸款人,這導致大量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 如上所述,銀行收回了房子,但賣不出去,損失慘重,引發了次貸危機。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還款的組合,購房者在購房後的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在2006年之前的五年中,由於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繁榮和前幾年的低利率水平,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增長。 隨著美國房地產市場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上公升,次級抵押貸款還款率也大幅上公升,購房者的還款負擔大幅增加。 同時,房地產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難以為房屋再融資或抵押貸款。 這種情況直接導致大批量貸款借款人無法按時償還貸款,進而導致了“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2009年3月1日,《中國經濟週刊》報道稱,“截至2009年1月20日,河南省已有950萬農民工返鄉,約佔外出打工人數的53%,其中280萬人因金融危機返鄉,約佔返鄉人數的30%。 570萬人次返鄉過節,約佔返鄉農民工總數的60%; 約有100萬人因其他原因返回家鄉,約佔外出打工人數的10%“ 2008年12月15日,《中國經濟週刊》報道:”就世界而言,國際金融危機使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美國; 就中國而言,珠三角似乎是這場風暴中的“風暴眼”。 “破產潮”、“農民工返鄉潮”、“外企老闆蒸發”......2008年10月和11月,謠言和恐慌籠罩著珠三角。 “10月23日,香港工業總會會長陳振仁表示,珠三角有7萬家港資企業,如果1個4有問題,那麼就會有1個750,000 家企業倒閉。 與此相關,這7萬家工廠在珠三角僱傭了1000多萬工人,一旦關閉1 4家工廠,將導致250萬員工失業,引發失業浪潮。 ......關閉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為:東莞(1464家)、中山(956家)、珠海(709家)、深圳(704家)、汕尾(587家)、佛山(526家)和潮州(432家)。 從行業分布來看,封閉企業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五金塑膠、電子產品、陶瓷建材等傳統、低技術、高耗能行業。 由此可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為了應對危機,2009年3月5日,溫家寶在關於2009年主要任務的工作報告中說:“今年的工作要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為主線,全面兼顧,突出重點, 全面實施一攬子計畫,促進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大規模加大投資,實施共計4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畫,其中計畫增加1個18萬億元,實施結構性減稅,擴大內需; 大範圍實施產業計畫的調整和振興,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加強科技支撐,增強發展後勁; 要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擴大城鄉就業,促進社會事業發展。 ”

次貸危機對我國的啟示:一是要加強金融監管,防止金融衍生品過度發展,防止金融業務過度擴張。 要有選擇地研究、開發和利用金融衍生品,而不是盲目複製和複製,而是要把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放在首位,從而防止金融過度擴張和泡沫經濟的形成。 二是要改善勞動者待遇,擴大內需,減少出口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擴大內需主要是增加工薪階層的收入,合理分配勞動者和生產要素之間的勞動產品比例,增加內需。 三是逐步實現經濟模式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四,要採取穩健的貨幣政策,防止通貨膨脹迅速。 五是要取締牟取暴利的行業,控制行業的利潤率。

相關問題答案

    《遠離滯脹》連載

    自助訂購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美元危機引發的石油危機和第四次中東戰爭導致全球滯脹的發生,滯脹的爆發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年,中國被迫啟動了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計畫,以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社會就業。但是,事物的發展有兩面性,大量的刺激投資,...

    《遠離滯脹》第9章。

    第章 東歐的劇變 東歐 是指位於歐洲東南部和中部地區 蘇聯西部的八個國家 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 波蘭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阿爾巴尼亞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南斯拉夫。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是二戰後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解體之前都經歷了劇烈的變化。歐洲二戰結束後,雅爾達體系開始形成。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

    晨讀啟蒙書周 10

    晨讀啟蒙書周 卷首插畫 選擇經典,沉澱傳承。每天一小步,不知不覺地長大!做乙個有備而來的人,不怕風吹雨打!祝你好運!第一節 .中國文化中的朗讀。原文 衣服貴又乾淨,不貴。上部追隨者,下部稱為家 監管 翻譯 衣服需要整潔,不一定要貴 有名 華麗。穿衣要考慮自己的身份和場合,還要權衡家庭的經濟狀況,才是...

    ClassIn在第十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上亮相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教育領域也迎來了一場革命。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ClassIn作為科技的先行者,正在引領學校未來的新篇章。從月日 月日召開的中國教育創新年會,到華東師範大學 新課程標準試點計畫 山東德州青雲縣區域教育治理,再到重慶兩江興園小學 智慧 混搭教室,Classin無處不在,為教育...

    勇士隊排名第十一,太陽隊排名第十,湖人隊排名第八!三巨頭中誰會拔得頭籌?

    新賽季NBA常規賽賽程即將過半,休賽期奪冠熱門球隊表現各異,東部球隊還可以,差距不是很大,西部有點出乎意料,太陽隊 勇士隊和湖人隊這三支熱門球隊,現在出現了各種情況,勇士隊目前排名西部第位,太陽隊緊隨其後,排在第十位,湖人隊稍好一些,排名第八。本賽季西部黑馬較多,火箭隊曇花一現。經過乙個賽季的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