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科技領域真的很熱鬧,先是SORA掀起了文盛的新熱潮,然後阿里雲宣布將降低雲產品官網價格,以低價策略向雲市場其他廠商宣戰。
據阿里雲官方發布,平均降價幅度在20%以上,最高降幅為55%,涉及100多個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 阿里雲表示,這是阿里雲市場最大的降價,降價後,阿里雲核心產品**突破了全網最低價。
阿里雲拉開了2024年春戲的帷幕。
當大家還沉浸在OpenAI發布的SORA對國內市場的技術影響中時,誰也沒想到阿里雲會以雲降價的形式拉開市場大戰的帷幕。 而就在前一天,新一財季財報剛剛發布,除了透露將加大對文盛領域的投入**外,沒有其他重磅訊息。
當然,這也不是阿里雲第一次大規模降價,在2023年4月的阿里雲合作夥伴大會上,阿里雲宣布了歷史上的大規模降價,當時核心產品**全面降價15%至50%,儲存產品降價高達50%。
與當時的降價相比,2024年初的降價幅度更大,輻射範圍更廣,可以說是史上參與產品範圍最大、受益群體範圍最廣,也是客戶庫存訂單未完成部分首次轉移。 具體來說,阿里雲的ECS減少36%,OSS減少55%,RDS減少4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過去阿里雲的折扣多是針對新使用者的,但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新老客戶可以享受到。 首次將利潤發放給現有客戶,老使用者還可以獲得折扣。 可以說,與歷史上其他降價相比,這次降價更具包容性。
愛降價的阿里雲為何要降價?
在筆者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雲市場。 無論是雲市場的整體規模,還是雲廠商在雲市場的市場份額,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雲廠商的相關策略。
阿里雲智慧型集團高階副總裁、公有雲事業部總裁劉偉光表示,中國雲計算已經發展了十餘年,但公有雲的滲透率仍明顯低於歐美成熟市場。 中國市場有2000萬台伺服器,美國有2100萬台左右,但美國以公有雲形式提供的算力佔60%,而中國只有28%。
如何提高雲滲透率? 這裡涉及的關鍵問題是他們如何接受雲以及他們在遷移到雲時考慮什麼。
阿里雲希望通過此次大規模降價,讓更多企業能夠使用先進的公有雲服務,加速雲計算在中國各行各業的普及和發展。 顯然,**因素已經被阿里雲認可為制約雲服務增長的關鍵因素。
當然,除了雲服務市場的增長之外,雲市場的激烈競爭也迫使阿里雲採取了相應的策略。 我們已經看到,從2015年到2019年,阿里雲的年收入從30億元飆公升至400億元,大部分時間都保持著三位數的增長。 從2019年到2023年,阿里雲的年增長率為%。
增長疲軟也讓阿里雲感到焦慮。 為此,雲廠商陸續轉向金融、製造、能源、政務、製造等市場,尋找新的雲客戶。 不過,2023年上半年,運營商在政企訂單中拿下了數千萬元,涵蓋政務、公安、檢法部門、醫療、應急、教育、金融、物流、能源、住建等領域。
尤其在政務雲領域,電信運營商更是成為常客,奇信寶《全國招標資訊》資料顯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金額超過億元的政企數位化大訂單中,中國電信中標104個,中國移動68個,中國聯通34個,阿里雲9個, 騰訊雲 9.
因此,在筆者看來,在競爭激烈的雲市場中,“求變”成為阿里雲的策略,降價也是阿里雲釋放紅利的舉措。
為什麼雲服務價格會降低?
雲降價不僅是企業的主觀行為,也是降價的前提。 在發布會上,阿里雲也詳細闡述了這種可能性。 劉偉光坦言:“阿里雲降價不是短期的市場競爭行為,而是長期的戰略選擇,這是由公有雲的商業模式決定的。 ”
據悉,阿里雲為數百萬客戶提供可復用的全球雲計算網路和資源池,客戶使用越多,鏈採購成本就越高,研發成本和資源閒置成本均可持續降低。
因此,使用阿里雲的客戶越多,規模越大,雲成本就越低,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技術紅利將不斷釋放回饋給客戶。
同時,我們也看到,公有雲市場滲透率的提公升,有利於中國整體算力效率的提高和能耗的降低。 資料顯示,國內大量自建IDC的平均資源利用率不到5%,而對於AWS、谷歌、阿里雲等公有雲廠商來說,資料中心的資源利用效率可以達到25%-40%。
據悉,資料中心利用率的提高不僅可以避免硬體資源的浪費,還可以降低算力的能耗。 據統計,如果資料中心算力利用率從5%提高到25%,我國每年可節約800億千瓦時的電力。 因此,在筆者看來,雲服務的降價,其實是阿里雲用“利潤”換取“增量”的舉動。
此外,劉偉光還談到了雲計算的價值——“省力、彈性、先進、快速、擴充套件、智慧型、人才”。 就省份而言,企業使用公有雲架構,排程效率更高。 絕大多數客戶的業務場景都有業務量波動。 雲計算提供的彈性,讓客戶可以採用規範化和彈性相結合的方式,響應不同時間段的資源需求,實現平均資源持有量的大幅降低。
全棧遷移到阿里雲後,CPU 利用率提公升了 125%,總擁有成本降低了 30% 以上。 此外,公有雲可以大大節省業務啟動的資源準備時間,從規劃到使用自建IDC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使用公有雲可以立即使用。 左撇子醫生快速完成基於阿里雲公有雲的資源部署,專案啟動時間縮短67%。
寫在最後:即將迎來新一輪降價?
如今,在動盪的雲服務市場中,挑戰無處不在。 在市場需求低迷、同質化競爭加劇、國有雲執行進入等綜合因素影響下,阿里雲再次宣布降價,雲服務商試圖“以價換量”,這也預示著第一場大戰似乎不可避免。
在筆者看來,阿里雲的降價也讓整個雲市場措手不及。 筆者推測,在阿里雲本輪降價下,智慧型雲、華為雲、京東雲、易雲也將迎來新的戰略調整。 當然,對於企業來說,核心產品的大幅降價和開放免費試用將進一步推動行業從傳統IT向雲計算的轉變。
在未來的雲服務市場競爭中,差異化競爭和個性化服務將受到更多考驗。 目前,傳統雲廠商的規模效應和技術創新優勢還比較明顯,可以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將業界關注的新興技術領域,如AIGC、邊緣計算等技術融入雲服務中,提供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創新產品。
當然,雲降價只是雲服務的一種市場策略,在當前深度使用雲的時代,雲廠商也在思考如何為企業從雲中獲取更多價值,讓企業能夠深度使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