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現代物流報 記者 孫輝、羅瑩整理報道
2024年,成渝經濟圈建設將進入第五個年頭。 2023年,成渝經濟圈GDP將達到81,98667億元,創下8萬億元新台階。 在成渝兩地工作報告中,兩地將把深入推進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2024年工作重點之一,提出共同打造帶動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抓住“融合”和“高質量”兩大關鍵,加快構建“一體兩核多點”新格局,做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的“排頭兵”。
重慶
加強雙核聯動,共建重慶綜合科學中心
2023年,重慶將紮實推進成渝經濟圈建設,形成全市融合、全方位推進的新格局。 將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全面抓好全市工作,部署落實“十項行動”,推進“四大清單”,在全國範圍內推廣18項跨區域合作經驗實踐。 重大政策加快推進,聯合印發實施成渝“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電子資訊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公升級等規劃,出台先進製造業“渝西跨越式計畫”。 雙城經濟圈規劃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重大工程有序推進,渝昆高鐵川渝段已進入全線鋪軌階段,成渝中線、渝西、渝灣、城大灣等高鐵專案進展順利,重慶新機場選址獲批,川東輸氣二線工程開工, 川渝特高壓交流專案加快推進,川渝省際高速公路達到21條,重大專案248個,完成年投資4138個4億元。 各大平台取得突破,成渝綜合科學中心建設啟動,10個相鄰區域合作平台總體規劃出台,雙城經濟圈第二批產業合作示範園區獲批,國家綜合計算網路(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穩步推進。 重大改革穩步推進,出台了經濟區和行政區適當分離改革推進方案,並發布了第一批川渝“一事辦”和“免證辦”清單,“川渝通”事項全面落實。
2024年,重慶將進一步推進成渝經濟圈建設,共同打造帶動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抓住“融合”和“高質量”兩大關鍵,加快構建“一體兩核多點”新格局,做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的“排頭兵”。
加強雙芯聯動接頭施工。 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落實交通通訊、旅遊巴蜀等十大便民行動,擴大高頻電子牌照跨區域互認和高頻事項“免證辦理”範圍,加強成渝政策協調,提公升兩地公共服務融合便利化水平。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共創國家級文化和旅遊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加快建設巴蜀文旅走廊,合作開發旅遊線路,共同打造“寬鴻彌撒”“化石成金”等文旅品牌組合, 支援各地聯合舉辦體育賽事和演藝活動。推進交通互聯互通,啟動豫邑高鐵、錢江至吉首高速鐵路、重慶站改造、成渝高速擴建、福建航道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設重慶東站等工程,完成渝昆高速鐵路重慶段、豫吾雙軌高速北皓合川段等工程,共同爭取通行權航班配額和國際航線。推進產業協同合作,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產業基地、戰略物資儲備基地和戰略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等平台合作,共建重慶綜合科學中心,著力打造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深化能源共護互助, 加快建設成渝“氫走廊”和“電力走廊”。
推動成渝中部地區高質量融合發展。 依託重慶西部地區規劃建設國際開放合作平台,提公升交通、能源、水利綜合支撐能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型網聯化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和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增強涪陵、常壽、南川、綦江-萬勝綜合實力,支撐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承接,加快人口和產業集聚,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集群,建設產城融合、工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捷的現代化新城,更好地發揮戰略支點作用。 加強川渝毗連區域合作,深化經濟區與行政區適當分離、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等改革,推進沿線區域合作平台建設,加強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合作,持續優化成渝中部地區協同發展格局。 “一縣一策”推動山區庫區高質量發展。 支援東北重慶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持續推進萬開雲城鎮化,因地制宜打造新材料、清潔能源等特色產業集群,打造長江三峽高水平國際旅遊帶,做強三峽製造業、三峽農場、三峽旅遊。支援渝東南文化和旅遊融合、城鄉協同,培育壯大中藥材、綠色食品等“武陵加工”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吳江館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帶和生態健康養生基地,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民俗生態旅遊目的地。 深化區縣協同發展,建立健全成本分攤和收益分享機制,加強聯合招商和產業合作,擴大消費援助,促進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協調高效配置,促進在全面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相互進步、聯動發展。
成都
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群,打造重慶中部科技創新走廊
2023年,成都將堅持優勢互補、高效聯動、區域協調發展,紮實推進雙核共建。 全面落實川渝黨政聯席會議部署,成功召開雙核聯動聯動聯建第二次會議,完成首批合作專案22項,簽訂住房公積金、檢驗檢測等合作協議7項,制定落實服務中部地區成渝高質量崛起的10項措施。 產業合作更加緊密,文旅體育產業協同發展加快,共建648公里“知行走廊”示範路,全國首個跨區域外債便利化試點聯合啟動,國家網路安全產業園(成渝地區)正式授牌,生物創新券跨區域共享, 中歐班列(成渝)綜合運營指標居全國首位。服務共享更加高效,推動公共圖書館、美術館建設,深度實施“川渝溝通”專案311項、便民行動39項,高校、優質中小學結對合作數量增至166個,遠端就醫人數增加66%。 人員往來更加便捷,成渝中線高鐵等直接專案建設加快,成渝日均客流量18人次2萬人次,超過2019年水平,“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主題列車送客量超過50萬人次,成渝“大家庭”攜手相連,友誼更深。
2024年,成都將堅定不移推進成渝經濟圈建設,加快形成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動力源。 全面貫徹落實“相互賦能、共同發展”重要文章,引領和帶動成渝地區協同發展,推動國家戰略勢能轉化為成都發展動能。
深化成渝雙核聯動共建。 2024年,成都將共同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成渝中線高速鐵路和成渝高速公路擴建工程,推動四川跨境公路運輸集散中心全面開工建設,統籌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執行。 共同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編制重點產業鏈全景圖,共同謀劃航空航天、積體電路等生產力布局,共同打造資訊保安產業高地和工業軟體基地,共同打造國家級汽車產業先進製造集群和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 共同建設西部科學城,啟動成渝中線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實施成渝科技創新合作專案,共同開展高階晶元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共同打造西部金融中心,開展成渝兩地金融標準創新試點,統籌發展五大特色金融。 共同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深化教育、醫療、社保、養老融合共享,加快“成都輕鬆辦公”和“重慶快捷辦公”資料互通,落實新一批“成渝通訊辦”專案,共同推廣“大都市”“三國”等世界級旅遊品牌,爭取實現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聯動。 第二批50項合作專案全面推進。
增強科技創新戰略實力。 建設優質西部(成都)科學城和成渝(興隆湖)綜合科學中心,啟動磁懸浮飛行風洞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多晶耦合軌道交通動力模型試驗平台全面建成。 加快建設高階航空裝備、精準醫療、超高清**等國家科技創新平台,著力布局國家無人機產業創新中心和工業雲、資訊保安等國家製造創新中心。 推進國家實驗室園區建成投產,推進成都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著力打造第二批天府實驗室,支援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打造西部創新高地和服務戰略建設創新源泉。
打造強大的國際門戶樞紐。 強化國際航空樞紐功能,加密洲際航線航班頻率,全面拓展亞洲主要城市直飛航線,加強冷鏈、跨境電商等貨運設施建設,航空客運量和貨運郵件吞吐量分別提高%以上。 完善國際鐵路樞紐功能,加大中亞五國和亚细安十國鐵路和海鐵聯運班列執行力度,全力保障重點製造業和一流企業跨境運輸需求,全年執行國際班列4500多列。 構建開放合作的強大平台,加強中歐中心、中日(成都)開放合作示範工程、國家合作園區建設,爭取獲批天府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
注意力
打造增長極 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2月18日,春節假期後的第乙個工作日,重慶市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會議召開。 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出席會議並致辭。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任務,緊緊圍繞“融合”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 加快建設雙城經濟圈“一號工程”公升級版建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重慶認可的標誌性成果體系,打造西部高質量發展的成長極和動力源。最好在西部現代化程序中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
袁家軍在講話中指出,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唱響《雙城記》的戰略目標,打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動力源,推進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定位,優化主要生產力布局, 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的重大部署。要深刻認識和把握建設西部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的重要定位,堅持“川渝棋局”,強化成渝地區協調發展的明確要求,迭代提公升總體思路、目標、 任務和措施,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重大標誌性成果。
袁家軍指出,春節假期後第一天召開了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大會,這是進一步釋放出全市推進“一號工程”的強烈訊號,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向更深、更務實。要圍繞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動力源的總體目標和“兩個中心、兩個高地”戰略定位,聚焦重點領域,抓大綱、引領、綜合攻堅難題; 努力實現新突破,爭做西部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袁家軍強調,要大幅提公升主城區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提公升中心城區核能水平強,深化重慶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與中心城區功能相輔相成、與中心城區融合互動的現代化渝東新城。 加快建設“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西部新陸海通道聯動發展戰略樞紐,建設高能綜合交通物流樞紐,深化做大中新互聯互通專案,搭建國際化、開放、合作的功能平台,公升級“百團千企”國際市場開拓行動; 努力引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外商投資專案。
袁家軍強調,要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和制度融合,推動“三個關鍵問題、乙個振興”的改革突破取得重大進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信用重慶”公升級版,深化經濟區與行政區適當分離的改革探索。
袁家軍指出,要加強黨建領導,迭代提公升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體系。 要構建覆蓋全鏈條的責任制,堅持“一龍一手”的“一號工程”。 要為“十五”規劃一批重大專案和創新平台載體,著力提公升規劃能力。 要建立精益求精的激勵機制,加強綜合評價,總結提煉最佳實踐,打造一批年度標誌性成果。
*:金泰資訊。
作者:楊帆,王翔。
聲音
姚樹傑,城鎮化與區域創新極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重慶大學教授
重慶的發展離不開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支撐,成渝雙城經濟圈需要乙個強大的重慶作為牽引的“極地核心”之一。 建設成渝經濟圈是國家大局發展的需要,只有建設雙城經濟圈,重慶對國家大局的貢獻才能得到充分體現,不辜負國家和時代的要求。 因此,“一號工程”是重慶發展的宗旨和落腳點。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成渝經圈工作推介會取得了進一步進展,包括對重慶區域發展特別是西部地區融合開發和東部地區發展方向的更完整布局,以及城鄉、小縣城大城市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 以及生態環境保護。
成渝經濟圈也要競爭與合作相結合,激發規模經濟,全面提公升雙城經濟圈產業創新公升級能力,為國家打造強增長極和創新極。 建議通過內外聯,構建區域內有活力、有韌性的“雙迴圈”格局,使其融入國家“雙迴圈”巨集觀格局,大力支援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國家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重慶的力量和智慧。
重慶前沿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李勇: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推介會提出加快建設雙城經濟圈“一號工程”公升級版。 比如,更加注重提公升主城區的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充分發揮主城區中心區的帶動作用,更強調重慶西部地區的重要性。 同時,也強調加快落實“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新陸海通道、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等一系列國家政策和重慶政策。
通過連續兩年春節第一次會議,重慶加快實施“一號工程”,著力打造西部高質量發展的成長極和動力源,更好地在西部現代化程序中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
現代物流新聞(2024 年 2 月 26 日,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