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新技術的發展,掀起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這對製造業園區來說既是嚴峻的挑戰,也是機遇。 如何面對這場革命,做好智慧型製造與智慧園區的深度融合,是每個園區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只有在不斷的開發探索中,才能充分發揮園區的綜合實力,促進生產力的提高。 以下是廣東建科設計**智慧型製造和智慧型園區發展的主要成果:
1、在智慧型製造方面
以“數位化工廠”建設為動力,積極推進各類數位化系統與生產管理的融合,構建現代資訊平台框架,通過對資訊化管理和業務流程的梳理和收集,促進工廠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公升。
例如,在某火電裝置工廠中,引進了世界一流的堆垛機械人、自動化物流倉儲裝置、自動輸送線、雷射導航等,整個系統的四個模組完全無縫銜接。 其中,3D視覺智慧型機械人碼垛系統由機械人、碼垛平台、3D視覺系統、導軌小車等輔助系統組成。 通過疊片機械手,將傳統的人工堆垛改為分段堆垛,實現了1000MW發電機定子鐵芯製造的併聯執行,有效解決了大型汽輪發電機製造的瓶頸問題,大大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同時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是定子鐵芯製造的一次技術革命。 通過對數控工具機執行資料的實時採集和分析,自主研發了工具機數位化集控系統專案,實現了工具機資料與計畫執行的聯動分析,有效提高了裝置利用率。 在生產車間,通過MBS對看板系統進行管理,對產品客戶資訊、工藝引數、裝置狀態實時資訊、工時成本資訊等資料進行管理。 它在整個加工過程中集中展示,便於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根據作業需要使用分析資訊,掌握生產動態。
2、在智慧園區發展方面
以園區管理、生產服務、公共服務、接待管理為主要核心環節,規劃統一的集中管理系統,設計開發相應的控制子系統,從基礎設施、資訊資源、業務應用、運營支撐四個層面勾勒智慧園區發展框架。
園區管理構建了全覆蓋、全天候的安防監控系統,實現遠端實時監控,將散落在網路上的優秀影象有機地整合在同一層上,通過專用手機APP可隨時查詢,從而提高園區監控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確保無死角, 無殘留,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園區安保人員數量、人工成本和勞動強度也大大降低。建立電子圍欄子系統,實現報警功能,自動統計分析報警資訊頻次,加強針對性鑰匙管控。 建立車牌自動識別系統,將相關監控實時納入資訊中心值班室管理平台進行管理。
生產服務擁有智慧型能源管控系統,實現遠端抄表和狀態監控,利用生產能耗智慧型診斷模型,診斷典型生產過程的實際能耗,從而降低能耗、安全用能、科學用能。物流管理系統可對園區內出貨產品的短途運輸、碼頭裝卸、倉庫管理等業務進行實時監控和相關資料收集分析。
公共服務擁有一流的管理系統,實現了門禁、餐飲、通勤等的集中管理,也可應用於各單位考勤、列印、車輛的個性化管理。 智慧型點餐系統可通過手機、平板等平台實現**點餐和費用結算。
接待部設有前端顯示系統和資訊發布系統,展示園區公眾監控影象、車間監控影象、園區運營資料,集中發布園區管理和服務資訊。 同時引入機械人講解、VR等技術,形成傳統(實物、現代(VR、AR、3D動畫等)、“現場參觀+虛擬參觀”、“人工講解+智慧型講解”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提公升企業形象的展示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