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山地步兵戰爭史(I)。

Mondo 軍事 更新 2024-02-19

山地戰的歷史

在中歐阿爾卑斯山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戰爭工具可以追溯到青銅時代。 陡峭、荒涼的懸崖和惡劣的天氣限制了那裡的人類生存,因此那裡的戰爭並不像氣候友好地區那樣豐富。 而古人類在這裡發動的戰爭,無疑更加艱難。 阿爾卑斯山最早的大規模戰爭是西元前 218 年漢尼拔將軍和他的大象的著名遠征。 在阿爾卑斯山發洩他們小小的挫敗感之前,漢尼拔已經越過了阿爾卑斯山,出現在毫無戒心的羅馬軍團面前。 這座山沉默了1800多年,直到乙個名叫拿破崙·波拿巴的人再次喚醒了它。 這一次,阿爾卑斯山永恆的寂靜被徹底打破了。 拿破崙戰爭後,它成為歐洲大國之間的天然邊界。 在阿爾卑斯山的四面八方,有繼承神聖羅馬帝國衣缽的奧地利,還有仍然強大的法國,以及新統一的義大利。 19世紀下半葉登山和軍事技術的發展意味著山脈不再是可靠的天然屏障。 為了保衛自身安全,瑞士聯邦在19世紀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專門從事山地戰的軍隊,法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也紛紛效仿。 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組建了著名的阿爾卑斯山地部隊,由 16 個山地營組成。 奧匈帝國組建了兩支山地軍隊。

此時的山地戰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當時還沒有可靠的攀岩技術,所以山地戰只能在地形相對容易到達的山區進行,但這意味著道路比平原更崎嶇,海拔更高一些, 而雙方在山上挖壕溝,建立堡壘,當時的山地戰只是平原陣地戰的一種變種,但由於山地戰需要很大的體力消耗,山地部隊通常都是由勤勞的山地青年組成。它的要求和訓練也比普通野戰部隊更嚴格。山地步兵“精銳部隊”的形象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山地步兵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歐洲第乙個軍事強國。 然而,它的山地部隊組建得相對較晚。 除了南部的巴伐利亞州和符騰堡州外,德國的邊境地區基本上是平原。 陡峭的阿爾卑斯山遠離中立的瑞士和友好的奧匈帝國的領土。 因此,直到 1915 年,德皇威廉二世才下令在巴伐利亞組建德國第一支山地部隊,其成員是來自巴伐利亞和符騰堡州南部山區的退伍軍人。 該部隊成立後,原計畫在巴爾幹山區前線投入使用,但被轉移到法國和**。

到 1917 年夏天,義大利和奧地利之間圍繞伊松索河地區的拉鋸戰已經持續了三年。 雙方在高聳的山峰和深不見底的山谷中對峙。 但沒有人能前進。 直到 1917 年 8 月,義大利才對那裡的奧地利軍隊發動進攻,籌集了 40 個步兵師和數千門火炮。 奧地利人卡爾寫信給德皇尋求幫助。 在法國前線作戰的德國山地部隊被緊急轉移到義大利前線,並組建了第 14 軍團以協助奧地利人的行動。

抵達前線的第 14 集團軍發現自己與義大利人對峙,他們擁有精心建造的混凝土陣地、強大的火炮和數十萬士兵。 第 14 集團軍的目標是占領義大利防線後面的蒙特、庫克山、科羅夫拉山脊和 1114 高地。 但來自巴伐利亞、西里西亞和施瓦本的精銳部隊,攜帶數十公斤的山炮、機槍、彈藥等包袱,在3000多公尺的山峰上穿透了義大利軍隊的後方和側翼,出現在義大利士兵面前。 奧地利軍隊已經在這裡打了11場激戰,最終在德軍山地部隊的協助下取得了第12次伊松索戰役的勝利。

然而,一條戰線的勝利並不能挽救盟軍在整個世界戰場上的衰落。 一年後,奧匈帝國和德國宣布戰敗投降。 德皇旗幟下的山地部隊被解散並復員。

山地部隊的重組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軍隊的人數被限制在10萬人以內。 由於德國山地部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出色表現,魏瑪共和國保留了山地部隊的一小部分骨幹,他們將成為未來山地部隊的核心。 1935年,希特拉撕毀了《凡爾賽條約》,開始重新武裝。 同年,德軍在剩餘山地步兵的基礎上組建了山地步兵旅,下轄第三山地步兵團和第79山地炮兵團。

1938年,德國吞併奧地利,部分奧地利軍隊被解散,其餘的被編入德國國防軍序列,共有5萬多名奧地利士兵加入德國軍隊,因為奧地利軍隊有山地部隊,訓練裝備也不錯,出於成本考慮,希特拉決定組建兩個山地師, 第 1 山地師和第 2 山地師以原德國山地旅和奧地利山地部隊為基礎。

第 1 山地師成立於 1938 年 4 月 9 日,隸屬於穆尼赫第 7 軍區,其總部位於巴伐利亞州南部著名的高山滑雪勝地加松斯帕滕基興,靠近前奧地利邊境,其部隊包括第 98 山地步兵團、第 99 山地步兵團、第 100 山地步兵團(1940 年轉入第 5 山地師), 第 79 山炮兵團、第 54 反坦克營和第 54 山地通訊營。該師的骨幹是前山地步兵旅的3個團。

第2山地師成立於1938年4月1日,總部設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隸屬於新成立的第18軍區(薩爾茨堡軍區),成員以奧地利人為主,下屬單位包括:第136山地步兵團、第137山地步兵團、第111山炮兵團、第67自行車營、第47山地反坦克營、 第 82 山地工兵營和第 67 山地通訊營。

此時,德軍山地步兵的編隊編制尚未確定,於是兩個師採用三團制,另乙個師採用兩個團制(均指步兵團),工兵部隊和偵察部隊的隸屬關係也不同,經過大約一年的試驗。 1939年4月1日,德軍基本確定山地師第2團的編制,並從原奧地利陸軍第3師和第7師調來人員,在奧地利格拉茨組建第3山地師。 該師隸屬於第138山地步兵團、第139山地步兵團、第112山炮兵團、第68自行車營、第48山地反坦克營、第83山地工兵營和第68山地通訊營。

波蘭的第一次戰爭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入侵波蘭。 戰爭爆發後,第1山地師隸屬於李斯特將軍指揮的第14集團軍,隸屬於倫德斯特德的南方集團軍群。 8月26日,所有三個山地師都完成了動員。 根據德軍作戰計畫,第1山地師從斯洛伐克向北進攻,第2山地師從喀爾巴阡山脈向東進攻,第3山地師負責填補兩個師之間的空隙。 然而,第 3 山地師在戰爭開始後不久就被調離波蘭,並被投入西線,以防範英國和法國可能的進攻。 其餘兩個師從布拉提斯拉瓦進入斯洛伐克領土,沿著維護不善的鐵路和公路向東移動,在斯洛伐克領土的最東端越過前波蘭-捷克斯洛伐克邊界,進入波蘭內陸。

第 1 山地師位於第 2 山地師的右翼,目標是東喀爾巴阡山脈的杜克拉山口。 經過一場快速的戰鬥,第 1 山地師殲滅了守衛在那裡的兩個波蘭輕步兵團,占領了杜克拉山口和附近的薩諾克鎮。 之後,兩個師沿著平坦而沼澤的城市維斯瓦河向東北方向迅速推進,在沒有公路和鐵路的情況下,他們圍繞重兵防守的波蘭城市普熱梅希爾行進了 200 多公里,占領了加利西亞地區的首府和波蘭第二大工業城市利沃夫(現為烏克蘭的一部分), 然後配合第14集團軍完成與博克的北方集團軍群的會合,完成德軍對波蘭軍隊的縱深包圍。

突擊這座城市的先鋒突擊部隊是第 1 山地步兵師的乙個戰鬥群,由 4 個山地連組成,並得到炮兵、工兵和反坦克部隊的支援。 第1師的主力在短暫休息後,與戰鬥群一起行進,沿著一條簡陋的道路向利沃夫作戰。 德國戰鬥群於9月14到達利沃夫附近,並立即形成陣地並建立了對利沃夫市的包圍。 9 月 15 日至 20 日,第 1 和第 2 山地步兵師的其他主力部隊也抵達該市郊區。

利沃夫的戰鬥異常激烈。 由於行軍速度快,這兩個山地師實際上領先於其他德國部隊,戰鬥一度在利沃夫市的外圍陣地上陷入僵局。 在戰鬥中,第 1 山地步兵師損失慘重:243 人陣亡,400 人受傷。 考慮到波蘭不是乙個強大的對手,這確實是乙個驚人的數字。 然而,在希特拉和史達林的協議中,利沃夫位於兩國分界線以東,因此第14集團軍不得不將波蘭東部最大的城市割讓給參加戰利品分享宴的蘇聯軍隊。 最後,部分波蘭軍隊撤退到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部分波蘭軍隊向蘇聯投降,利沃夫的守軍英勇戰鬥到最後一刻,於 9 月 21 日向第 1 山地師投降。 波蘭戰俘受到德國人的尊重,並很快被送回家,以避免在卡廷森林或白海集中營被蘇聯“解放者”槍殺。

波蘭戰役結束後,第 1 山地師於 1939 年 11 月被派往西線,為即將到來的法國戰役做準備。 德軍在西線的進攻原定於1939年11月25日開始,後來推進到11月12日,但由於布勞希奇領導的陸軍總司令部的不服從,準備工作沒有完成。 雖然此時西線仍處於“靜坐戰”階段,但英德兩國已經即將爭奪北海和北大西洋的出入權。 鑑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在波羅的海封鎖德國公海艦隊的教訓,德國海軍一直將控制北海和大西洋海岸線作為下一場重大戰爭的戰略重點。 在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的建議下,希特拉批准了對北歐國家的入侵。 德國人的目標是中立的挪威,同時經過丹麥。 考慮到挪威的地形主要是山區和峽灣,最高統帥部決定將第 2 和第 3 山地師放在挪威前線。

未完待續。

相關問題答案

    德國彪馬步兵戰車戰場效能分析

    德國彪馬步兵戰車在多個效能領域表現出色,其火力 防護和機動性受到現代軍事專家的高度評價。具體來說,步兵戰車配備了公釐MK 反彈道飛彈主炮,可向各種型別的目標發射穿甲彈和空爆彈 同時,其機載梅爾斯反坦克飛彈系統提供了強大的遠端打擊能力。在防護方面,彪馬採用模組化裝甲設計,可以根據任務需求快速調整,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