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為什麼人們在親密關係中害怕變得“軟弱”,並且害怕軟弱? 需要幫助有那麼可恥嗎? 如何改善這種“怕弱”的心態?
陳曼:
如果你不怕向別人示弱,你才是真正的堅強。
人們有一種“害怕軟弱”的心態,因為他們對“強”的定義有問題。 他們相信自己不受傷就堅強,肇事者堅強,不喊痛求救或求助就堅強,他們也相信一旦變得軟弱,就會受到不好的對待,所以他們總是抱著“堅強”的偽裝。
也正是因為他們也意識到了他們偽裝下的軟弱,所以他們更加強烈地拒絕了一切他們認為是“軟弱”的表現,不忍心擺出一副弱者的姿態,哪怕只是平時向別人求助,甚至不願意和親密關係中的伴侶說話。
比如,為了“男子氣概”,有些男人就算遇到生活中的問題,也要盲目地掩飾,哪怕做錯了什麼也只是小事,也要為自己找個理由去掩飾; 有些女人自稱是女強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當他們遇到工作場所的玻璃天花板等困難時,對他們的伴侶
他們認為:如果我暴露自己的弱點,別人就會利用它們來對付我! ”
如果我不能自己做這些事情,我就是乙個失敗者,乙個浪費......我討厭自己......諸如此類”
如果我連這個都做不到,需要別人的幫助,我還能被稱為男人和精英女人嗎?! ”
有了這些想法,他們自然會羞於說自己需要幫助,因為他們心裡已經深深地印上了“乙個人必須比別人強,承認自己需要幫助就意味著我比別人差”,一旦開口就等於承認自己的軟弱,他們當然會閉嘴, 即使他們真的迫切希望有人幫助他們,在心裡陪伴他們。
這種矛盾的情緒在婚姻關係中表現出來,當乙個人既不願意說出他或她的困難,又嘲笑他的伴侶不夠關心他,對方被打中,原本體貼心的念頭全部煙消雲散,兩人的夫妻關係無緣無故出現了裂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也是自我效能感表現形式太低。
自我效能感的定義來自史丹福大學Albert Bandura教授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Bandura,1997,2008; Maddux,2009)是指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有效實現目標的信念,而自我效能感決定了人們對自己行為結果的期望,反映了我們對自己個人能力的判斷。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應對生活挑戰時,擁有更豐富的認知資源、更靈活的應對策略和更有效的執行決策。 他們不怕向別人求助,他們不怕顯露自己軟弱的一面,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得到四面八方的支援,需要幫助的事實並不能改變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在他們心裡,能夠得到各種幫助,就是證明自己足夠強大。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對自己有更多的懷疑和擔憂,所以即使他們知道尋求幫助是最好的策略,他們也無法下定決心這樣做。
個人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主要受幾個因素的影響:成功或失敗的經歷、替代性經歷、情緒和生理狀態。 換句話說,如果乙個人在親密關係中帶著問題或需求長大,這些負面經歷會降低他們對尋求幫助有效性的信心,而這種懷疑會使他們更不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形成惡性迴圈,這進一步降低了個人得到幫助的可能性,從而覆蓋了過去的失敗。
對於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來說,張嘴求助別人真的不算什麼,就算對方拒絕,也無非是尋找下乙個或者想別的辦法,不會丟一塊肉。 然而,對於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來說,尋求幫助會造成各種有形的痛苦,由此產生的不適感不亞於實際問題。
尋求幫助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價值感受損承認你需要幫助,就像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無能,暴露了你自己的能力不足。
尋求幫助也讓他們覺得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確定性正在動搖。 因為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太低了,他們其實並不確定自己能否維持一段牢固的關係,所以他們在親密關係中不斷承受著不確定性的壓力。 至於求助,就意味著面對“不知道對方會不會答應”的恐懼,為了逃避這種恐懼,寧願不求助也就不足為奇了。
同時,他們覺得自己只能被動地接受被要求者的回應,這也意味著放棄一些自主權如果他們的求助被拒絕,他們也會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拒絕:“你一定恨我到拒絕幫助我”,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在親密關係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綜上所述,不難理解,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同時患有上述所有疾病,他們會避免尋求幫助。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自我效能感,擺脫這些不可避免的痛苦呢? 不難說,自我效能感是乙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念,所以無論是克服障礙還是見證他人實現目標,都有助於提高個人的自我效能感。
當你們一起工作時,你會明白,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脆弱並不意味著失去控制或變得軟弱,而是你更善於解決問題。
示弱本身不會成為人的軟弱,過分害怕示弱,害怕被人認為軟弱,會成為你我心中真正的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