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指出,春節是告別舊迎新美好的時光,總會給人們帶來新的期待。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品格,培養了中華民族的追求。 春節是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契機,在中華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以年末為主,核心內容是除舊迎新。 正是春聯、年畫、鞭炮、龍燈、舞獅、團圓飯、新年問候、廟會、社交篝火、年錢、新年禮物等新年習俗,營造了春節的氛圍,讓新年更有“新年味”。 面對傳統與現代,我們更應該敬畏,用身心親近傳統,感受和體會春節民俗的溫暖。
春節古舊,卻充滿新鮮和活力。 古人把天文學、物候學、人事活動作為時間變化的重要參考,一年的時間週期這個概念,應該早在三代人之前就已經掌握了。 “二丫世天”:“夏說年,商說禮,周說年,唐煜說。 唐禹時代大概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這一年被稱為“扛”,意為扛,表示時間的運作和變化; 夏朝稱這一年為“年”,與收穫、祭祀和天文星辰有關。 年份是農業社會的時間標準,反映了古人的生活節奏。 收穫之後的祭祀和慶祝活動自然而然地成為年度週期的標誌。 傳統的大型年祭祭儀式常在冬春兩季的年末年初舉行,這是春節的原來。 此時,雖然春節還沒有正式名稱出現,但其年節的意義已經形成。
秦漢時期,中國社會逐漸擺脫了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影響,人們的年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遵循自然月序的時間習慣逐漸改變,節日與社會生活的協調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作為元年春節,秦漢之後的社會意義明顯,朝廷會以元年為契機,彰顯君臣義,民俗作為鄉府聚家的好日子。 從秦朝到漢朝中期,年元年是夏曆十月,十月初一是過年。 漢代中期以後,一年的正年是正月初一,又稱為正月初一、正月初一、年初一等。農曆初日是漢朝皇室的重要慶祝日,朝廷舉行了大規模的朝廷會議。 魏晉南北三代時期,朝初元年還是朝廷的禮節,在民間,元代人起雞起身,先在院前放鞭炮,“驅散山中惡鬼”,然後一家人穿衣整齊, 並依次崇拜長老。自唐代以來,春節就享有第乙個法定假日,放假七天,包括第一天和前後三天。 朝廷照常舉行初朝儀式,百姓與家人團聚,舉行宴會慶祝。 在宋、元、明、清三代,春節被稱為正日或元旦元旦。 正丹儀式仍然是皇室的重要儀式。 作為國慶典禮,皇帝的正丹王朝將是乙個巨集偉壯觀的場面,是國家時代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盛大的慶典,對內顯示了國家的和平,對外顯示了中國的民族威望。
春節熱鬧非凡,清脆的鞭炮聲、紅紅的春聯、喜慶的年畫、翻騰的舞龍聲,無不彰顯春意盎然,所有的煩惱和厄運都留在了舊年,人們在新的一年裡去追求新的希望。 春節不僅是民族感情的凝結點,更是一道多姿多彩、動人的文化景觀。 從老百姓深情的年祝福中,我被古國無窮無盡的生命意識所感動。 今天,中國走向世界,只有保持這種文化特色,才能為世界文化增添色彩。 春節是家庭團聚的節日,春節回家可以加強家庭的道德關係,增進親人之間的感情。 春節調整和重建了人們的社會關係。 店主與員工、店家與顧客、寺廟與施主之間,在告別舊年、迎接新年的過程中,會有一些積極的互動。 這不僅是傳統習俗的延續,也是現代社會的共識。
回家過年有許多實際和啟發性的意義。 回家過年是一句俗語,也是一種文化指令,俗話說:“一年不著急,就趕上除夕。 回家不僅是親人的團聚,更是一次精神更新的旅程。 在當今科技化、物質化、個性化的社會以及由此產生的高度分化社會中,我們尤其需要將傳統節日作為特定的民族時間,舉辦內涵豐富、形式生動的節日儀式,以增強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情感,激發民族活力。 從緩解社會心理困難、協調社會關係、振奮民族精神、確定民族文化未來方向的角度,推動良好禮儀風俗回歸。
在復興新年儀式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意禮儀的內涵,還要注意禮儀的行為,兩者相輔相成。 內涵是基礎,沒有內涵形式就不能持久,沒有形式內涵就無法表達。 禮儀是乙個整體,既有禮儀行為,又有禮儀精神和人心,只有達到形式和內涵的相互,才能實現新年祭祀傳統的真正復興。 價值觀很重要,禮儀行為的物理記憶不該缺失,只有通過身體的記憶和活動,才能實現文化的有效傳承。 如今,手機和網際網絡都很好,大大拓展了新年問候的地理和社會空間範圍,但還是不如面對面的問年那麼真實。
畢竟當代社會變了,傳統習俗如何適應新環境,哪些要繼承,哪些要更新,哪些需要分析。 但是,我們不能對概念有誤解,不能認為“新”是好的,“舊”的就是壞的。 “舊也是新的”,有些舊的東西也可以服務於新的生活,所以不能一味喜歡新恨舊。 在崇尚傳統的同時,也要提出新的東西,當然不是要推倒舊物,創造新事物,而是要從舊事物中推導出新的元素,以適應當今的社會生活。
大多數傳統節日儀式都強調家庭團聚,在當今社會,家庭正在萎縮,但家庭的意義和功能應繼續得到強調。 如果家庭衰落,民族文化就有失去傳承根基的危險,因為家庭和國家是乙個文化整體,兩者相互促進和提公升。 同時,社會交往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公共社會關係的建立也越來越重要。 在新年儀式中,家庭和社群應該同等重要,尤其是在城市生活中,更要強調社群文化的建設,讓每個人都能在城市社群中獲得家的感覺和幸福感。
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扛著“他”的人的樣子。 圖為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的商代雕刻骨頭,上面刻有“收年”字樣,寓意年谷的豐收。總書記指出,禮儀是宣揚價值觀、教育人民的有效途徑。 禮儀作為一種制度規範和價值載體,具有教育人的功能。 中國是乙個禮儀和音樂歷史悠久、禮儀文化資源豐富的大國,十分重視禮儀體系建設和禮儀教育。 這裡的“人文”是一種尊天尊天地的禮儀文化,體現了民族倫理和政治宗教倫理,蘊含著禮義的核心。 “禮儀”不僅是一種生活規律,更是一種生活習慣。 在傳統社會中,禮儀文化已經成為人們修養的一種方式,從軍事到飲食和日常生活都是有禮貌的,正如《禮禮經》所說,三百禮,三千禮。 禮儀文化規範和服務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奠定了禮儀中國的文化基礎。
進入現代社會後,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已經超出了家庭和村莊的範圍,人際關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和鄉村治理方式的改變,人文情理的傳統趨於淡化。 通過對日常生活的儀式傳統進行現代改造,例如春節期間的社群聚會和鄰里之間的相互關懷,我們在城市住宅區重新獲得了家的感覺。 節日為人們回歸傳統提供了乙個時空平台,人們在節日禮儀中認識、享受和傳承傳統,傳統也利用節日禮儀進行自我調整和更新。 春節期間,回家團聚,拜老祖,強化家庭倫理和情感傳統,拜訪鄰里,增進社群團結。 從前秦時代開始,影響深遠的民族禮儀體系,吉祥、兇猛、賓、軍、佳“五禮”的並存,不僅規範了個人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重要時刻的行為和情緒,而且對民族認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國家重大政治生活領域,弘揚傳統風俗,崇尚春節期間的道德和誠信,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有效彰顯社會道德和政治道德,凝聚人心,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蘊含著人類文明演進的邏輯。 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來重構和更新禮儀倫理,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和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禮儀資源的啟用和利用,對促進家庭和國家感情的培養、社會文明的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增強、公民道德教育、新型道德人格的培養具有積極作用。 一些文化事件在傳統社會中具有多重含義,對於當代,我們可能需要擴充套件和創新我們對當前生活中所需的原始中學層次含義的理解。 比如傳統節日中親近自然的部分,我們今天從生態文明的角度去提公升和強調,春節祭祀天地,感謝大自然給予我們生存的空間和資源,春節祭祀符合自然節律,飽滿人們對豐收年的期待, 吃團圓飯以勤儉為新時尚。要把生態倫理文化作為未來節日創新發展的依據,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從歷史上看,正是在這種創造性的變革和創新發展中,中國文化獲得了永恆的生命力。
本文發表於2024年第03期《中國紀檢監察》雜誌,作者:北京師範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系主任、教授、第九屆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