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為2024年設定了規模化目標:100萬生態夥伴和1000萬硬體終端。
2月6日,中國科學院2021年年會召開,主題為“扛起天空,點燃新世界”。 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科大訊飛CEO吳曉茹分別對科大訊飛未來發展進行了全面分析,並對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展望。
2022年,科大訊飛抓住大資料時代的發展機遇,加大對大資料建模的投入,成為中國人工智慧大資料時代的領軍人物之一。 公司營業收入也在一季度開始下滑,二季度趨於穩定,四季度恢復20%以上增長,首次突破200億,也呈現出正現金流。 劉慶峰得出結論:“在美國的壓力下,我們奪取了巨大的戰略優勢,這是我們自主控制的重要階段! ”
劉慶峰展望2025年,科大訊飛“大模式”戰略的四大年度指標:“大模式”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標桿GPT-4; 賦能千萬級智慧型硬體終端和數億獨立軟體使用者; 教育、醫療、金融、汽車、國企、城市行業領軍企業; 集聚百萬建模開發者,打造行業領先的產業生態。
去年,火星大型模型迎頭趕上,現在已經接近目前的GPT-4渦輪機水平。 劉清峰還表示,《星火》將在2024年繼續高速更新,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達到GPT4-Turner的最佳狀態。
我國要有自主可控、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通用模式。
2022年,全球掀起了一股國際熱潮,從眾多行業巨頭的入駐,到各國的極大關注,再到中國從第一到地方層面的關注,再到行業的積極擁抱,可見大資料模式的強大潛力已經成為人們普遍認可的趨勢, 認知大資料模型為人們的需求提供了新的機會。
資料顯示,到2023年,中國將有200多個大型機械人。 劉慶峰預測,到2024年,我國高考格局將從“百模戰”演變為多“龍頭突出”的局面。
目前,“大模式”已成為中美之間技術和戰略的戰場,只有中國有潛力成為世界“第二極”。
劉慶峰說,我國必須擁有與世界水平相媲美、具有自主控制能力的大型通用計算機。 通用巨型模式的每一次重複都會“淹沒”大量弱工業模式和應用。 “大模型的水平將影響整個行業大模型的最終實力和水平。 “而在2024年,這將是乙個重要的分水嶺,要到2024年才能揭曉中國大型建模團隊的實力。
今年5月6日推出的“火星大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打拼,現在已經達到了v35. 接近 GPT-4 渦輪機的當前水平。 劉清峰還表示:“火星發動機將在2024年得到顯著提公升,有望在明年上半年達到目前GPT-4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最高水平。 ”
到2025年,火星的目標是:100萬個生態系統、1000萬個硬體終端和1億軟體使用者。
如何把握浩瀚的AI世界? 劉慶峰表示,不僅要在資料、演算法、運維、應用等方面不斷突破,更要注重團隊的配合,這樣才能不斷創造“奇蹟”,讓每一次迭代的火花在最合適的時間到來。
在計算方面,科大訊飛推出國內首颱自主研發的“飛星1號”,支援千億級引數的大資料建模,並如期推出“星電V3”。5“,這不僅是對科大訊飛大資料計算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國家計算能力的考驗。
劉慶峰說,“飛星一號”誕生於合肥,從構思到完成僅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 他表示,“我們將繼續致力於合肥的通用人工智慧產業,回饋家鄉人民。 ”
也指出,要以科學合理的態度面對GPT-4 Turbo與其對複雜知識的推論的巨大差異,以達到追趕最後的目標。
此前,科大訊飛推出國內首款“火星”語言模型,一期37種主要語言語音識別能力超過OpenAIWHISPERV3,一期多語種“火星”語音模型40種語言的類人度達到83%以上,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 “經過25年的創業,我們實現了能夠傾聽和說話的夢想。 ”
劉慶峰表示,在全球AI發展中,“大模式”具有三個重要特徵:領先核心技術、領先終端使用者、領先產業生態,這是科大訊飛長期以來追求的目標。
今年對中國來說將是關鍵的一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因為今年將出現更多的人工智慧。 劉慶峰將在2025年為科大訊飛實現四大發展方向:走在基礎設施前沿、走在大模式前沿、走在全球市場前沿、與GPT-4對接; 賦能軟硬體,為千萬級智慧型硬體終端提供能力,擁有數億獨立軟體使用者; 引領行業應用,教育、醫療、金融、汽車、國企、城市工業; 引導開發者生態,百萬開發者齊聚一堂,打造行業最大的生態圈。
他表示,2024年,公司將在傳統業務上打下良好的基礎,專注於基礎業務、C端硬體更上一層樓、渠道拓展等領域,而對於圍繞火星的首助手、高校業務、智慧型硬體、智慧型大屏、智慧型計算平台等戰略新機遇,關鍵時刻要保持敏銳的戰略流動性和飽和投資。 劉慶峰說,要想把握這個機會,就要有大的方向和足夠的活力。
此外,2024年,在C端硬體、開放平台、語言學習等領域,國內國際市場將互補,規避風險。
站在通用AI的肩膀上,創造未來。
面對全球AI世界,劉慶峰鼓勵大家從個體發展出發,向更廣闊的AI世界邁進,“主動學習”、“主動嘗試”、“應用學習”,讓每個人都能踏上火星的肩膀,從個體走向整體,構建新的“新品質”比較優勢。
2024年是“火星之路”的元年,“全球AI”的“火花”才剛剛開始,“未來”是一場馬拉松,如何取勝? 他說,一是要有戰略導向,要有“立天”的目標,要有“戰略”,要有“執行”; 二是持續為客戶帶來價值,從愛心出發,有長遠的理念; 三是借助機構實力打好基礎,在重要戰略方面下大功夫,打造基礎資產+增量資產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