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萍鄉市人文公園內,有一座被松柏樹環繞的紀念碑,紀念碑中間是革命烈士的半身像。 這位革命烈士就是張國書,曾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 碑前,一副“意志不報,肉身先死,贛江血流滿淚,靈魂歡喜歸青波平水汩汩愛情”的對聯,高度概括了張國書的生死。
張國書1905年9月24日出生於江西省上里縣的乙個官僚地主家庭。 他的父親張鵬霄是晚清八公和蘇西西部著名的村聖,曾任浙江象山縣知事、九江區檢察院院長。 張國書小時候隨父親在浙江省象山縣小學就讀,1916年回到家鄉上里縣,在麗江高等小學讀書,1923年考入萍鄉縣中學。
1924年,張國舒與同學鐘邦武以萍鄉中學學生代表的身份前往安源路礦工會從事宣傳工作,開始接觸並逐步樹立革命思想。 同年冬,張國書經中共安源州委書記王澤楷介紹,加入“CY”組(青年團),擔任安源路礦工會書記。 次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5年,安源路礦工俱樂部被反動當局勾結軍閥關閉,中共安源州委委員、工協副主任、工人運動領袖黃景遠被捕槍決,大批工人被開除。 在這場白色恐怖中,張國書煽動萍鄉中學學生罷工聲援安元路礦工運動,表達了對安遠路礦業當局的大力支援,並將家裡供他教育的錢全部捐給了被解雇的工人家屬,因此被安源路礦業局通緝。 同年,中共安源州委在萍鄉縣成立黨組,由張國書擔任第一任組長。 1926年,共青團萍鄉特別支部成立,張國書擔任宣傳員,負責同盟的宣傳和培訓工作,積極組織萍鄉中學進步學生發表演講,參加開除反動教師、擔任北伐軍進攻萍鄉等革命活動。 北伐軍攻克萍鄉後,張國書參加了許多革命團體的籌備工作,擔任國民黨縣黨部常務委員、常委,縣總工會主席。
1927年初,在中國共產黨湖南省委的推薦下,中國共產黨派張國書到蘇聯莫斯科的中山大學學習。
1929年,張國舒從蘇聯回國,化名周志德,在上海各區擔任督察。 在此期間,他娶了上海一家紗廠的會員顏碧芳。
同年11月下旬,中共江西省委因叛徒出賣被搗毀,省委書記王建華、省委巡視員張世喜、省委工委書記胡自守被敵人殺害。 12月,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委秘書長吳道越獄。
1、省委巡視員馮任書面向上海中共報告了省委被毀的情況,並建議立即組織新的省委領導全省的工作。 1930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第112次常務委員會,討論江西省委改制問題,提出了幾項改建方案,但未形成決議。 直到3月,中共才派張國書等一批幹部回九江重建江西省委,並委託他們統一江西省黨組織領導,動員城市工人與紅軍主力和地方農民武裝力量合作。 攻打贛州、吉安、南昌、九江等城市,實現了全省奪取政權,推動了革命高潮在江西的到來。
1930年3月,中共江西省委在九江改組,張國書任省委書記,葉壽任組織部部長兼工委書記,徐鶴雲任秘書長,徐少傑任省團委書記。 辦公室設在九江4號碼頭的一家公尺鋪內。
在張國書擔任省委書記的近三個月時間裡,江西各地革命鬥爭如潮水般湧動,革命的火花迅速發展成草原之火。 在此期間,江西省委十分關注江西蘇區西南部和江西蘇區東北部的武裝分裂。 如省委對方志敏、邵世平創辦的中國工農紅軍新疆軍事政治學校給予了大力支援和幫助,向新疆軍政學校輸送了大批優秀軍事幹部和軍事教官,向蘇區派遣了11名軍事幹部到蘇維埃地區。 為蘇東北紅軍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巨大貢獻。批准甘肅西部和南部兩個特別委員會合併; 同意成立蘇西南蘇維埃**; 通過各種關係向蘇維埃地區提供了情報和軍事地圖。
新一屆江西省委的豐碩工作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恐慌,國民黨當局懸賞數萬大洋,要求各地抓捕“國家領導人周志德”並將其繩之以法。 1930年5月中旬,國民黨第18師訓練部的一名特工在九江執行偵察任務時,發現當地有共產黨活動,於是向該師政治訓練辦公室報告,後者又向國民黨南昌衛戍司令部報告。 時任國民黨南昌警備司令部司令員的張惠贊立即命令執法局局長徐業道率領數十名武裝便衣特工和中共叛徒龐雲飛、王立生前往九江鎮壓共產黨地下組織,搜捕共產黨人和革命同志。 5月下旬,中共江西省委再次遭到國民黨間諜的破壞,張國書、徐鶴雲、葉守新、徐少傑、閆碧芳等50餘人相繼入獄。 徐鶴雲、葉守新、徐少傑等9人立即造反。
張國書**之後,國民黨當局得知他是省委書記,聽說他是“**領導人”張國燾的弟弟,以為釣到了“大魚”。 於是,敵人用軟硬兩的手段,從張國書那裡獲取中共各級組織在江西的活動情報。 他們先是許諾要**侯魯,企圖引誘張國書下台,聲稱只要他公開宣布脫離共產黨,他和嚴碧方不僅可以免除一切罪責,還可以獲得豐厚的賞金。 張國書聽了大怒,嚴面拒絕了。 敵人打不出計畫,於是又出謀劃策,讓叛徒龐雲飛、王力生帶著好酒好吃去監獄勸他們投降,卻被張國書罵了一頓:“你們這些軟骨頭,可恥的叛徒,讓開我,總有一天革命會勝利的, 你們誰也逃不掉! 國民黨當局見他們做不到,就給張國書戴上最重的手銬和腳鐐,日夜折磨他,企圖讓他身心屈服。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張國書沒有讓步,從不吐露一句關於黨的事情,甚至否認自己是張國燾的弟弟。 與張國書同時代的顏碧芳,面對敵人的拷打脅迫和誘惑,始終沒有說一句話,眼神中帶著憤怒的盯著前來勸他投降的敵人,沒有絲毫動搖。
張國書和閻碧方的忠心耿耿、不屈不撓的忠誠,讓國民黨當局束手無策。 國民黨當局暗中命令張惠贊殺錯人,不放過,對不肯屈服的共產黨人,暗中處決。 1930年7月5日午夜,張國書夫婦在獄中被國民黨當局殺害。 敵人絞死張國書後,將他的屍體裝進麻袋,沉入贛江; 閻碧芳被敵人殘忍地斬首,在城裡街頭被殘忍地屍害了三天。 據當時的《南昌晚報》報道,“*領導人周志德等人被處死。 ”
據張國書**後,時任南昌公路局司長的張鵬霄與中共地下組織合作,找到蔣介石的南昌興英第一殿館長王有勇、第三廳廳長程茂興等國民黨政要試圖營救, 但因為事件發生得太突然,殺戮速度太快,救援來不及展開。
張國書為革命英勇犧牲,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被黨追認為“革命烈士”。 主要原因有:一是張國書死時用了“周志德”這個化名,家人根本不知道,也找不到他為革命犧牲的證據; 二是他是張國燾的弟弟,他的死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三是他“譁變”。 說他“叛變”的主要理由是:(1)1930年7月18日至23日,《南昌晚報》第八版分三次刊登了張國書簽署的《退黨宣言》。 (2)被人民處死的叛徒葉守新(1930年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部長、工委書記)在臨前自白中寫道:“葉守信被龐雲飛、許業道和他的情人孫一平欺騙後投降供認, 並逮捕了省委書記張國書及其情人閆碧芳。張國書再次逮捕了徐少傑。 至此,省委被徹底摧毀。 (3)南昌警備司令部檔案第二卷《司令部第二次破解九江九江**總機關》中的“俘虜名單”記載:“姓名:張國書(化名周志德); 性別:男,26歲; 國籍:萍鄉; 職業:莫斯科學生; **身份:省委書記; **日期:193 年 5 月 27 日; 線索:徐少傑、張**後來逮捕了謝鐵根(化名丁寶卿、王贊)。 事實上,《退黨宣言》不能作為張國書造反的依據,因為當時的敵人經常用偽造的卑鄙手段欺騙群眾,企圖破壞革命陣線。 而且,這份《退黨宣告》是在張國舒被殺13天後才公開發布的,其真實性更令人懷疑。 後兩種材料也相互矛盾:葉守新供詞說“張國書指出徐少傑被捕”,但南昌衛戍司令部的“抓捕**名單”記載徐少傑出賣了張國書。 而且都是敵人的材料,所以僅僅成立是不夠的。
1984年9月,負責籌備萍鄉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萍鄉市委黨史辦、安源路礦工運動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到北京請萍鄉**諮詢委員會委員孔遠審閱萍鄉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輪廓,請他寫紀念館的名字。 孔遠爽快地答應了這兩個要求。 但當他看到張國書的名字沒有被列入紀念館的展覽大綱時,他非常憤慨,對工作人員說:“張國書為革命犧牲了,我們活著的人要為當年犧牲的這些同志說句公道話! ”
1985年9月26日,孔遠在北京京西賓館會見了江西省委書記萬紹芬,具體談了他對張國舒等黨史上人物在萍鄉宣傳的一些看法。 他說:“張國書是張國燾的弟弟,是萍鄉最早的團員和黨員之一。 你不能認為張國燾有問題,就說他有問題。 1927年,他被派往莫斯科的中山大學學習。 1930年畢業後,他回到中國,被派回上海(大概是在六中三中全會前後),*派他到江西擔任省委書記。 江西的黨組織在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他來的時候工作很辛苦,但實際上他來是為了恢復省委的組織。 他剛到江西不久,就被敵人殺了。 我當時在乙個組織工作,因為我的工作,我一直在關注它。 後來有資料說,他**後,敵人殺了他,把他裝進麻袋裡,扔到贛江裡。 從1931年到去年,每當任何來看我的人談論這個話題時,我總是覺得他犧牲了,他英勇地死了。 萍鄉的人說,他們後來找了一家報紙,沒有報名,說張國書寫了一封投降信,在報紙上刊登了。 當時國民黨特勤局經常採用這種方式,也就是所謂的集體投降,寫上名字,有的根本沒有簽字,有的在家由父母兄弟簽字,偽造投降書,尤其是第一次後表現好、頑強拼搏的人, 妄圖用這種方法動搖他,說共產黨不會相信你。所以,對於這些事情,有些是真的,有些是不可信的,都是敵人的挑釁和陰謀。 從1931年到1984年,沒有任何材料證明張國書投降叛逃。 現在弄清楚它是什麼報紙,它可能是偽造的,也可能是真的,它是否投降將不得不進行分析。 這不是張國書乙個人的問題,而是與黨的影響力有關,我們不應該被愚弄。 ”
為了查明張國書的問題,孔遠不僅找到了當時熟悉張國書的全國政協副主席程子華了解情況,還找到了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的楊尚昆。 因為楊尚坤和張國書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學,回國後,楊尚坤在**做過一段時間的組織工作,知道張國舒的情況很熟悉,也知道張國舒回國後,是以化名“周志德”被派往江西工作的, 並證實,在張國書**之後,敵人曾引誘他與**後祿投降,但張國書嚴然拒絕。敵人再次折磨他,但張國書夫婦不屈不撓,視死如歸,至死不肯揭開黨的秘密,最後夫妻倆在九江被殺。 楊尚昆說:“張國燾就是張國燾,張國舒就是張國舒,我們黨一向實事求是,張國舒的化名周實德是李立三同志取的,我們應該糾正他的名字,恢復他的名譽。 ”
經過大量調查研究,孔遠於1986年7月31日給中共**黨史資料收集委員會主任馮文斌寫了一封信。 信中說:“三十年代初,我在**組織部工作,對張某的一些情況有所了解,覺得幫助組織解決問題是我的責任。 尚坤(張棗蘇維埃在俄的同學)三十年代初也在上海工作,不久前,我遇見他,和他談起了張國書的問題,他和我一樣清楚地記得當時黨組織知道的情況: 張國書死在江西,沒有破壞黨組織,他認為應該被列為革命烈士......說張國書背叛黨的依據,只是一些敵對材料。 這些材料是矛盾的、有缺陷的和不可信的。 ”
馮文斌對孔淵的來信十分重視,當即對這封信作了評論:“我完全同意孔淵同志關於張國書問題的分析和意見,因為他的觀點是有根據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8月4日,他將這封信轉交給了中共江西省委書記萬紹芬。 8月29日,萬紹芬指示:“請與省黨史辦、萍鄉市委聯絡,妥善處理此事,並將結果報常委會。 ”
由於楊尚昆、孔源、程子華、馮文斌等老同志和中共江西省委的高度重視和輔料的贈送,1986年11月20日,經江西省人民批准,張國書夫婦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九泉下烈士們的英勇靈魂終於得到了安慰。
*:《黨史文淵》2020年第11期,作者:李長清、李存華、易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