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的古老運輸業溫 王萬順
“交通”一詞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有著非常豐富的含義。 “蛟”意為天地交接,萬物交接,“桐”意為通、通、交。在人們的心目中,“交通”具有更廣義的含義,不僅包括文化層面的“交通”和“交通”,還包括技術層面的“交通”和“溝通”。 《周一泰夷傳》說:“天地交,萬物相連,上下交,志同道合的人也交。 “天地交匯,是最大的'溝通',是萬物'連線'的時候。 根據《周易》中“天地交織,萬物相連”的宇宙觀和價值觀,“交通”是天地的一種狀態,是自然的一種作用,被稱為天地的交匯點,是萬物的交通。 它生產了交通工具,向四面八方發展,在社會生產、交換和分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中國交通史記載,自人類文字開始以來,就有人類從事交通活動的記錄。 例如,《世界路線圖》[1]匯集了明代100條水陸路,主要記錄了水陸路的名稱和里程,以及各地的住宿、產品和風景。
1.古代水運。
古代祖先雖然利用天然河流、湖泊和海洋進行航行,但他們很早就開鑿了人工運河,以連線天然河流並擴大航運範圍。 大多數古代祖先都住在河邊。 隨著火斧和石斧的應用,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最早的水上運輸工具——獨木舟被創造出來。 “周毅辭職部”說:“木是船,木是樹,船利不及,深遠是造福天下,蓋子取水。據說挖空木頭做成船,砍木頭做成紙漿,船的方便就是過河涉水,到達遠方。 古代交通運輸的發展是從古代歷史的發展演變而來的。 在古代,水路運輸是最方便、最低限度的,只要有船下水,就要優先發展水路運輸。 “船的好處是無法逾越的,世界的好處是遙遠的。 “造船和划槳的目的是相互交流和交換貨物,人們可以到達很遠的地方,這有利於世界上人們的美好生活。 “從歷史上看,中國的造船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一度佔據世界領先地位。 到了商代,我國就開始製造木船,為了裝載重量,將甲板以上的上層建築擴大,發明了船為船,即兩艘或多艘船體併聯在一起,船是秦漢時期重要的水上運輸工具,直到南北兩朝仍是常用的船隻, 它可以說是現代雙體船客貨船的遠祖。[2]隨著船舶的出現,水上運輸文化誕生了。 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就開鑿了漢溝渠; 秦朝時期,開鑿靈渠連線湘江和珠江水系; 隋朝時期,橫跨南北的大運河工程建成,是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最長的運河。 唐代以後,海逐漸開始。 到了宋代,指南針在船上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航海技術,船隻將各種物資從廣州、泉州等地運往東南亞、印度洋甚至波斯灣。 漢朝與西方開闢了“絲綢之路”。 隋唐時期,完成了貫穿南北的大運河[3]。 元朝除了繼續開鑿京杭大運河通航外,還開闢了一條以航運為主的航運路線。 明朝是造船業的巔峰時期,明朝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進行了七次航行,傳達了中國與亞非許多國家的物質和文化交流。
2.古代陸路交通
在古代,祖先把它們扛在肩上,用牲畜馱著,動物車是隨著人類馴化野獸而出現的。 它也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周奕部辭”曰:“服牛乘馬,引重遠,利天下,覆蓋一切追隨者。 隨著水運的發展,有必要開始發展陸路運輸。 “服牛乘馬”,就是把野牛投降,變成家牛拉車,騎馬就是騎馬,服牛能牽重,騎馬能走遠,用動物來運輸,使交通發展進入文明時期。 車軸的發明和車輛的出現,為陸路交通的發展拉開了序幕。 黃帝是中國五皇之首,根據太平玉蘭[4]的說法,黃帝是車輛的發明者,因此得名“軒轅”。 《史記夏本記》記載,大禹控水“開九州,通九路”。 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古代交通工具已經發展起來。 根據甲骨文和金刻,周王朝以戰車士兵為軍隊主力,要求全國各地要有平坦寬闊的交通通道,不僅使用“戰車和馬匹”,“戰車”和“船”等交通工具,而且開始建立“戰車通過”系統(據說是向汽車傳遞, 據說馬就是人。 後人被稱為“驛站”,首先指向官方檔案的遞送、運送公務物資和機構休息)。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修建了許多戰車道路。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道路進行了大修,頒布了“車同軌”的法令,規定車上兩個車輪之間的距離應改為六英呎,使車輪之間的距離相同。 這樣,便於車輛在全國範圍內行駛。 對過去混亂的交通路線進行了翻新和連線,並建造了一條全國性的道路,使車輛可以自由行駛。 筆記:〔1〕俞易子著:明代《天下遊記》,兩卷分類“史部”地理版清抄本。
[2]金秋鵬:《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年,第110-111頁。
[3]大運河始建於西元前486年,包括隋塘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全長2700公里。
[4]《太平玉蘭》是宋代名著,由北宋李芳、李牧、徐玄等學者編纂。
end
作者簡介:王萬順,1950年生於河南省安陽縣,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安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退休幹部,周奕資深文化學者; 鄭州大學“周易”與古代文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安陽周易研究會名譽會長,伊犁市發展顧問,安陽市第三位最美(博學)老人; 潛心研究《周一》近30年,撰寫了100多萬字關於易學研究和宣傳的各種著作,其中在報刊上發表文章200餘篇(收錄國內外上千個網際網絡平台**),出版著作《走進周一》, 《易學與中華文明》,與袁建國合編《周義言》,鄭州大學出版社2022年出版。先後就“周易”文化知識在中國各行各業的推廣進行了100多場講座和專業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