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在土地革命期間的中國革命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那裡,一支被稱為陝北紅軍的工農武裝力量蓬勃發展。 陝北紅軍在兵力巔峰時期,有26軍和27軍兩軍。 然而,隨著紅軍主力的歷史性會合,陝北兩支紅軍的命運也迎來了重大轉折。 那麼,他們要去哪裡呢? 它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和發展? 接下來,我們將開始。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紅軍第26軍在陝北的歷程。 該軍成立於1932年12月,是陝北地區最早的重要革命武裝力量之一。 1935年9月,隨著鄂豫皖紅軍第25軍長征後抵達陝北,該部隊與陝北紅軍第26軍、第27軍合併,組成工農紅軍第15軍。 在這次重大改組中,陝北紅軍第26軍改編為第15軍團下屬的第78師。 兩年後,隨著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以適應新的戰局。 此時,第78師被拆分併入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具體為第687團和第688團。
然而,第78師的歷史並沒有就此結束。 1937年底,八路軍第344旅決定將原第78師的部隊重新編組,組建第689團。 隨後,該團跟隨第344旅南下支援新四軍作戰,並在戰鬥中不斷壯大,最終演變為新四軍第3師第10旅。 解放戰爭時期,新四軍第3師奉命前往東北,而第10旅則經歷了多次改編和擴充,先後成為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第5師、第四野戰軍第39軍第116師。 值得一提的是,第116師的番號至今仍保留下來,並已現代化為機械化步兵師,繼續肩負著保衛國家的重任。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紅軍第27軍在陝北的命運。 該軍始建於1935年1月,在工農紅軍第15軍團組建時也進行了重大改組,改編為第15軍團下屬的第81師。 僅僅一年後,即1937年1月,第81師與陝北、關中的一些地方團合併擴編,第27軍的番編又恢復了。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第27軍改編為八路軍第十二師直屬部隊,下轄炮兵營、輜重營、特勤營,主要負責保衛陝甘寧邊境地區的艱鉅任務。
在抗日戰爭的火熱歲月裡,第十二師直屬炮兵營、輜重營、特勤營經歷了多次改編和改組,同抗戰前線其他部隊並肩作戰。 最終,這些部隊的主體逐漸發展成為陝甘寧津三防聯防軍。 解放戰爭時期到來後,守備第3旅併入西北野戰軍第4縱隊,成為該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戰爭的勝利推進,1949年2月,西北野戰軍第4縱隊改編為第1野戰軍第4軍,第3守備旅也改編為第4軍第11師。 時至今日,第11師依舊熠熠生輝,已轉型為摩托化步兵師,繼續譜寫著新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