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即將打滿兩年,在經歷了2023年的慘烈程度後,烏克蘭似乎不願意繼續被動挨打,選擇尋找機會反擊; 烏克蘭國防部主要情報局局長布達諾夫日前告訴**,俄軍目前的攻勢將在今年早春耗盡,屆時烏軍將發動“新一輪**”。
現在聽說烏軍“**會讓人想起去年的”春夏秋冬“,很多人也懷疑烏克蘭現在是否有足夠的人員和裝備來發射**。 從去年到現在,烏克蘭消耗了太多北約標準的坦克和步兵戰車,甚至“豹-2A4”出現在現場的概率也越來越小。
但目前北約還是有好訊息的,就在布達諾夫宣布要**訊息的兩天後,歐盟似乎也玩起了雞血,強行掐住了匈牙利的手,然後通過了向烏克蘭提供500億歐元的承諾協議,讓基輔當局短期內不會擔心資金問題。
當然,歐盟不是一次性支付全部費用,而是在四年內分期支付,以彌補烏克蘭未來四年的財政赤字; 在歐盟拿出這500億美元後,烏克蘭也呼籲美國,希望美國國會盡快通過對烏克蘭的600億美元援助,包括美國高階將領在內的許多軍政要人也在勸說國會盡快通過對烏克蘭的援助; 如果烏克蘭最終能拿到這600億美元,那將比基輔當局的“反抗決心”還要強大。
毫無疑問,這個利劍計畫對俄羅斯來說不是好訊息。 這場衝突拖得越久,不確定性的風險就越大。 就在兩天前,不幸的黑海艦隊被烏克蘭用自殺式無人艇轟炸成“毒蜘蛛”級飛彈艇; 雖然損失1500噸級飛彈艇對俄烏戰場局勢幾乎沒有影響,但黑海艦隊繼續這樣輸下去並不是辦法。 但當我們比較俄羅斯和烏克蘭時,有一件事是必須考慮的,那就是俄羅斯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而烏克蘭只能依靠外界的輸血,這是俄羅斯最大的優勢。
在戰場上,俄羅斯裝備的損失不小,坦克和裝甲車經常被烏軍摧毀,但俄羅斯目前每月可以生產150輛坦克,裝甲車數量充足,可以應對前方的損失; 但烏克蘭軍隊不能,隨著主要軍工體系的破壞,烏克蘭軍隊的技術裝備高度依賴北約。
經濟上也是如此,烏克蘭經濟事實上已經破產,如果沒有西方的輸血,基輔的財政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崩潰; 相比之下,俄羅斯已經轉向東方,遠未在經濟上疲憊不堪,甚至還在增長。
究其原因,其實大家都知道,背靠乙個東方大國享受涼爽的天氣真的很好,不僅國內生產和商品沒有嚴重短缺,而且還要繼續大力發展**; 近日,俄羅斯央行行長埃爾維拉·納比烏利娜(Elvira Nabiullina)表示,人民幣已成為俄羅斯海外經濟活動的主要貨幣,不久前在瀋陽與中國達成了55個合作專案,金額為136億元人民幣。
因此,西方的援助可以暫時穩定烏克蘭的經濟和財政,但這種輸血,與可以造血的俄羅斯相比,主動權的平衡實際上更有利於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