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稱:東四胡同博物館歷史建築改造與文化運營。
案例型別:社會參與。
參與單位:北京市東城區人**、北京首創集團、北京首創東恆投資***、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赤兔公共藝術中心。
實施期: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
東四胡同博物館位於東四條77號,主樓建於1940年左右,是典型的三入式四合院,占地面積1023平方公尺,建築群整體基本保留了傳統四合院的完整結構。 在這裡,您不僅可以看到原有的四合院建築,還可以從充滿胡同生活的展品中了解胡同文化。
東城區,北京。
2015年10月,東城區人民與北京首創集團共同簽署東四山-8號歷史文化街區綜合環境治理專案戰略合作協議。 旨在緩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保護古都風采,傳承歷史脈絡,改善民生條件,加速產業更新,成為文化強區。 同時,在東部43至8個歷史文化保護區建設“京胡同與新生態”綜合環境治理示範區。
東四條77號曾是東四派出所的辦公室,2017年初,東四派出所應疏散撤退的號召搬出。 東四合院77號作為東四三至八條環境綜合治理的第一起點,定位為東四胡同博物館,主要承載東四區歷史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兩大核心功能,是東四區文化探索之路上文化傳承與社群服務相結合的代表性專案。
小院子裡隱藏著很多東西。
東四胡同博物館整體建築為磚木結構,共有28間,這裡提到的28間不是28間,而是以屋內各柱間距為計量單位形成的“一”名。 博物館歷時150多天的修繕,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的建築形態,遵循以往修舊為原則,以高標準的原始工藝修繕院落,按照序號、對位號、古法對每乙個拆解的構件進行修復。
東四國風靜巷。
東四胡同博物館三金院分為東四印象展區、印模清洗機展區、文化參觀展區、文化交流客廳、歷史文物展區五個展區。
第乙個進入院子的人。
東四胡同博物館從裡到外特別講究,一開啟門,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陰影牆。 五隻蝙蝠圍繞著“福”字雕刻,意為“五福好運”。 左轉,穿過月亮門,進入第乙個庭院。 第乙個院,又稱外院,過去是僕人和外人居住和使用的地方。
二是進院。
穿過懸花門後,您將進入第二個庭院。 紅色迴廊兩旁種滿了石榴樹,幾條金魚在水中游來游去,讓人聯想到老北京四合院的和諧別緻夏日景象。 第二個院子曾經是一家之主或家裡最年長的人居住的地方。 如今,第二院的主廳和兩側的翼樓被布置為展覽室。
第三個進入院子。
東四胡同博物館的第三院,即後院的主屋和廂房,一般是家裡女性眷屬居住的地方,現用作多功能廳。
展覽空間點綴著各式各樣的房間,全方位展現了老北京的情懷。 東四印象展區通過多**還原東四市場生活動態,同時展現胡同四季交替。 印象瓷磚畫廊展區圍繞北京四合院建築的核心元素“瓷磚”設定,通過虛擬和現實的設計展示文化時空的發展。 文化探索展區主要展示胡同中的老字型大小、特色小吃、北京之聲和孩子們的回憶。 文化交流展區以東四胡同博物館改造紀錄片為主,讓參觀者直觀體驗庭院改造更新的美麗畫面。 歷史文化展區以老物件的形式展現東四區悠久的歷史文化,真實再現老北京的生活。
博物館內還有兩件藝術品,“月影”和“星空”。 “月影”的造型根據渾天儀的元素進行細化,渾天儀是跨越時空的紐帶,連線著第一院和第二院,造型曲線璀璨如月亮,使整個院落空間充滿活力。 鐫刻在“行天”球體上的28個星座與渾天儀上雕刻的28個星座相呼應,與“月影”相連,形成一條時空主線,其寓意是“在國家歷史文化區的院子裡架起一座跨越時空、民族、文化的橋梁”。
東四國風靜巷。
追尋老北京精神。
作為中國既有建築城市更新改造的典範,東四胡同博物館按照修舊為老的原則,對院落格局和建築風格進行了還原。 在保留原有格局和外觀的基礎上,對內部進行現代化改造,對裝置進行公升級改造,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融合發展。 自投入運營以來,東四胡同博物館已成為東四歷史文化傳承和交流的文化地標。
近年來,東四胡同博物館舉辦了“胡同展覽”、“胡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坊”、“胡同藝術市場”、“胡同沙龍”等活動,還邀請了眾多非遺傳承人和工匠入駐其中,讓人們通過多種感官體驗胡同生活,沉浸在北京文化中。 去年,與“紫禁城東”合作的品牌專案“胡同新玩”在東四胡同博物館啟動,孩子們走進院落,體驗吹糖果人、搖空竹、畫風箏、乾花扇、畫兔子、畫磚雕等老北京傳統文化。 未來,東四胡同博物館還將安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建築、生活美學、節氣等豐富活動。
東四國風靜巷。
天花板魚缸裡的石榴樹,老頭肥狗和胖姑娘”。
這是北京人對四合院的記憶。
當你有時間的時候。
何不去老北京的四合院看看呢?
看看那些歷史悠久的人。
和集體記憶的舊物件。
尋找屬於北京胡同的記憶。
內容**: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優秀案例集(2013-2022)、北京市文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