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拒絕留在台灣,國民黨想彌補年薪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擁有眾多英勇好戰的“精銳部隊”,其中第十二兵團是代表之一,素有“中原之虎”之稱; 在蔣介石的追隨者中,也有不少忠心耿耿的將領,第十二兵團司令員黃偉就是其中之一。
黃偉是黃埔一期的優秀畢業生,曾兩次跟隨蔣介石東伐打敗陳炯明,並參加了第四次抗擊**紅軍的戰鬥"包圍和鎮壓",在淞湖羅店之戰中,他以智慧和勇敢,一戰成名。
深受國民黨“正統思想”影響,聽從蔣介石的話,備受尊敬,30歲成為師長,34歲晉公升為“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軍司令員。
1948年,解放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國民黨軍隊在人民解放軍的猛烈攻勢下戰敗撤退。 原本留在武漢建軍校的黃偉奉命擔任國民黨第十二兵團司令員,前往淮海戰場。
臨走前,他懇切地問蔣介石:“校長,這場戰鬥結束後,我還能繼續回軍校教學生嗎? 黃偉並不是乙個戰爭狂熱者,相反,他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對戰爭非常厭惡。
抗戰結束後,他的重心逐漸轉向軍事教育和軍校建設,希望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高階軍官。
可惜,黃偉沒能從淮海戰場勝利歸來。 1948年12月15日,第12兵團被人民解放軍包圍,全軍全軍殲滅,黃偉被俘。
之後,他和被俘的杜玉明、宋溪蓮等國民黨高階軍官被關押在公德林戰犯管理中心。 當時,黃偉是公德林有名的“眼中釘”,他不接受任何紀律處分,拒不認罪,拒絕勸說其他國民黨官員投降。
對於以前的同事,如果他們改過自新,認同共產黨,黃偉會罵人。 結果,他被監禁了27年,直到1975年才被釋放,當時他還在想著他的“蔣總統”。
1989年,台灣開放兩岸探親,黃偉希望到台灣拜見蔣介石。 得知此事後,台方表現出極大的重視,紛紛向黃偉發出了多封邀請函,並承諾只要他願意留在台灣,就願意償還他被監禁27年的全部工資,並保證他和家人的生命。
出乎黃威意料的是,他拒絕了台灣的邀請,選擇留在大陸。 這個一直忠於國民黨的人,為什麼會選擇留下來呢? 在他 27 年的轉型生涯中,他經歷了什麼?
黃偉早年在家鄉的一所小學任教,他和共產黨員方志敏是同鄉,兩人經常一起討論理想,他也深受方志敏救國思想的影響,立志要做乙個對國家有益的人。
起初,黃偉的思想偏向共產主義,1924年,他因宣傳共產主義思想激怒當地精英而被學校開除。 後來,在中國共產黨江西地下黨黨總書記的推薦下,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是黃埔軍校的學生,陳庚、左權等多位黨內高階將領都是同學。
黃偉從黃埔軍校畢業後,經過軍校的磨練,成為國民黨第十八軍司令員陳誠的親信,在多次紅軍“圍剿”戰役中脫穎而出。
蔣介石非常看重他,34歲時晉公升為第18軍司令員。 1937年8月,淞滬戰役爆發,羅甸地區成為連線寶山、松山、上海等地區的交通樞紐。
蔣介石對參加羅甸之戰的將領下達了死亡命令:“進不退,沒有我就有敵人,不得逞就仁慈。 ”
在9月下旬的一次戰鬥中,第67師師長負傷,正在德國留學的黃偉被緊急召回,接任新任師長一職。 他率領士兵不顧敵人的猛烈攻擊,繼續爭奪羅甸的控制權。
面對坦克等敵人的襲擊,黃偉勉勵官兵說:“就算有子彈,也要盡力而為; 如果沒有子彈,你就得用白刃戰。
坦克並不可怕,如果打不掉,就會被綁在炸藥上,被摧毀! 這場戰鬥慘烈到被稱為“血肉磨坊”,戰鬥結束後,整個城鎮到處都是屍體和鮮血,第67師團幾乎全軍覆沒。
然而,黃偉在這場戰役中聲名鵲起,國民黨開始大力宣傳他的英雄主義。 然而,他的戰鬥風格和策略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評,他被稱為“僵化、書的師長”。
黃偉憑著正直和堅韌,在國民黨內贏得了“鐵面官”的稱號。 他在遠征緬甸時接手了杜禹明軍隊的檢閱工作,杜煜明擔心失敗會讓他丟臉,所以希望通過設宴來獲得黃偉的理解。
然而,黃偉並沒有被收買,他堅持自己的職責是為國家和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了個人利益。 最後,黃偉也拒絕了杜玉明贈送的金條,他公開批評那些只關心個人利益的人對國家的傷害。
黃偉的堅定和正直為他贏得了國民黨內部的尊重和欽佩。
杜玉明對蔣介石心存疑慮,但他還是自信滿滿地將重要的軍事交給了黃偉,因為他很了解黃偉的性情。 因為正直,黃偉一度讓蔣介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用拐杖毆打他。
1944年,日本人入侵中國西南,國民黨陪同首都重慶直接威脅。 於是,國民黨開始招募一大批有志青年入伍,並成立了知識分子青年青年軍司令部,培養新兵。
黃偉被任命為副主任。 黃偉早已厭倦了戰場,但他似乎在訓練新兵的過程中找到了新的方向。 他開始努力培養人才,在任期間,他為國民黨培養了五六千名年輕官兵。
之後,黃偉擔任將在武漢建立的新軍事學院的校長。 在擔任校長期間,黃仁勳以西點軍校為藍本制定了一系列建校戰略,並發誓要為國家培養一大批優秀的高階軍官。
黨國在用人的時候,你現在辭職和背叛董事長有什麼區別? 黃偉最終還是勉強接受了命令。
在陳誠出兵之前,黃偉還問蔣介石:“校長,我從前線回來後能回軍校嗎? 蔣介石的回答是肯定的。 然而,事與願違,黃維此行被國民黨列為“烈將”。
淮海戰役爆發後,黃偉雖然率部血戰,但最終被解放軍的攻勢打敗,被蘇縣附近包圍。 這時,軍中軍員廖云舟又進行了一次“背叛”,偷偷調走了精品**,徹底破壞了突破計畫。
許多人已經死亡,求救電報也丟失了。 在這種困境中,解放軍司令員***和**分別給黃偉發了勸說信,勸他看清形勢,不要繼續為“蔣朝”服務。
然而,黃偉卻撕毀了勸說信,怒道:“校長有認識我的風度,我怎麼可能背叛他? 而朝臣只有乙個主子,我寧願死在戰場上,也不願投降! ”
我知道陳庚的本事,打敗我也不冤枉他! 它充分體現了他的“書”品質。 當他在戰犯管理中心接受平反時,他堅稱自己只是輸掉了這場戰鬥,沒有做任何對國家有害的事情,所以他不應該認罪並得到平反。
黃煒一直忠於黨國,直到去世,甚至願意為國獻出生命。 然而,他沒有意識到國民黨已經將他列入了死將名單,並為此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
國民黨撤退到台灣時,黃偉的妻子和孩子也隨他去了。 不過,黃偉的妻子一直認為丈夫沒有犧牲,很快就偷偷回到了大陸,經過一番艱難的歷程,終於確認黃偉只是被抓獲了。
當時,除黃維外,王耀武、杜玉明、楊伯濤、董一三等國民黨高階將領也被關押在戰犯管理中心。 為了早日獲釋,其他人都積極接受改革,但只有黃偉動輒反對懲教人員,不僅拒絕任何改革教育,還經常諷刺那些積極性極高的改革前同事。
黃偉是一位嚴厲的戰犯改造者。 他曾經仔細讀過杜玉明的《論持久戰》,寫了一萬字的讀書筆記,但當他得知杜玉明的思想變了,就罵杜玉明:“沒有原則,我絕對不會寫這樣的東西。
再比如,董一三在一次學習中指責江、宋、孔、陳四家剝削百姓,黃偉對此很不滿,認為他在胡說八道,甚至氣得董一三召集了一批改造戰犯,毆打黃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偉與其他戰犯一起獲得了七次特赦,但他不肯悔改,成為戰犯管理中心的“釘子戶”,在那裡被監禁了27年。
在抗美援朝期間,黃偉被志願軍的無畏精神深深震撼,對共產黨有了新的認識。 在他被長期拘留期間,醫務人員對他給予了很好的照顧,不僅有特殊藥物和最好的醫院**,還有他自己的口糧和營養補充劑。
雖然他曾對解放軍使用毒氣彈,使許多戰士致殘,但在被俘後,共產黨並沒有對他進行報復,而是給予了他優待,這觸動了他的心。
這促使他反思自己的過去,重新審視共產黨的價值觀。
黃偉曾被關在監獄裡,但大赦後,他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他開始了解共產黨,閱讀《共產黨宣言》,參觀和研究新中國的建設。
他於1975年12月被大赦釋放,享年71歲。 為了彌補早年的錯誤,他接受了**的聘用,成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化史專員,致力於推動兩岸和平統一。
“如果我在我仍然需要搬家的時候不做點什麼,我會後悔一輩子,”他說。 “黃偉一直有乙個願望,他想去台灣掃蔣介石的墳墓。
在他心中,蔣介石曾經有過知事的風度,雖然在監獄裡呆了多年,卻從來沒說過蔣介石不是。 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促進兩岸和平,為國家和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1989年,台灣開放兩岸探親時,黃偉表示希望探望台灣的老朋友,向總統致敬,但拒絕了台灣當局提供的豐厚福利。
他堅持自己的立場,說他只是想去台灣實現他的願望,為促進兩岸和平做出貢獻。 “我很內疚,想彌補。 ”
年邁的國民黨將領終於放下了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