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摘下帽子,遵守禮儀
乙個勤奮、無私、熱情、不知疲倦的政治家。 他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有時長達16個小時。
即使在他奮鬥的最後時刻,他也沒有放棄工作,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 1976 年 1 月 8 日離開了我們,他的去世讓國家深感悲痛。
1月10日,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首都各界人士代表相繼前往北京醫院,為***的遺體送別。 **是第乙個走進告別大廳的領導,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朱先生在她閨蜜遺體的告別會上對她生氣。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在你最好的朋友的葬禮上,你做了什麼讓你生氣?
在臥室裡,有乙個**的**。 這是一部關於兩人深厚情誼的**,他們一起經歷了從相識到相交的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
臥室裡,家具簡陋,床鋪普通,沒有華麗的陳設,唯一吸引眼球的就是**,在**戴著老花鏡看檔案,前面有一條花巾。
這**充分體現了***對**的欽佩和喜愛。 **的女兒朱敏曾說:“幾十年來,周叔叔和父親同甘共苦,互相尊重,互相支援,互相關心。 ”
這是對兩位老革命家友誼的高度評價。 **和**之間的友誼始於上世紀20年代初,當時***正在尋找拯救歐洲國家和人民的方法,並成為巴黎集團的重要成員。
1922年11月的一天,在**房子前,兩個滿身灰塵的年輕人敲了敲門。 熱情地問:“你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
其中一位姓**的年輕人興奮地說:“我是四川宜隆人,我和朋友孫炳文專程去找共產黨。 “*知道**的名字,也了解他的經歷,他曾經參加過對袁世凱的戰爭,並擔任旅長保護**。
他很高興見到**本人,然後邀請兩人進屋。 談了一整夜後,**和孫秉文向***講述了他們放棄**玉露,決定叛逃共產黨卻被陳獨秀拒絕的不解之情,並說:“我們這次來這裡,是希望你能把我們介紹給黨,為救國救民做點什麼! ”
認真傾聽,不時詢問他們國內的情況和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看法,並在他們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 當時,他36歲,只有24歲,但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他已經是歐洲共產黨組織的重要負責人。
*和***從莫斯科到南昌,一起參加革命**對**的尊敬和欣賞源於他忠誠和誠實的性格,相信他是革命隊伍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同樣,***的才華和熱情好客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於是,在***和張申夫的努力下,**和孫秉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了為革命而戰。
但是,由於他以“特派黨員”身份入黨,他被要求去蘇聯莫斯科學習一段時間,然後返回中國。 ** 根據指示,在莫斯科學習和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回到中國,加入了南昌的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為我們黨培養了早期的軍事骨幹。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背叛了革命,瘋狂地逮捕了共產黨人和愛國者。 在這種情況下,**被***派去從武漢經九江秘密前往南昌領導南昌起義。
當時,他已經是政治局委員和南昌起義總司令。 而**是一名黨員,他在自己的住所設下了“鴻門宴”,成功拖拽了幾名敵軍團長,從而削弱了敵軍的實力。
從莫斯科到南昌,他們一起投身於革命,經歷了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們從未放棄。 他們的友誼與合作為我國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昌起義,歷史的曙光之星。 在葉挺、**等人的出色指揮下,起義軍挺身而出,用革命武器對抗反革命武裝,成功地打響了武裝抵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拉開了中國革命的序幕。
從秘密合作到公開合作,他們共同譜寫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篇章。 然而,面對國民黨的第四次“圍剿”,*擔任紅軍總政委,雖然希望***親自領導指揮,但王明、博古等人不同意。
無奈之下,**和**率領紅軍主力到前線作戰。 他們判時算勢,勇敢面對困難,堅決執行正確的軍事戰略,最終取得了第四次“圍剿”勝利。
這場勝利,既是紅軍以強弱打敗強者的勝利,是以機動戰戰勝強敵的勝利,更是軍事智慧的體現,是戰術“完美結合”的體現。
** 總理生病了,他一再向周圍的人表達他為革命做更多事情的願望。 但在 1972 年,他患有心臟病和癌症,需要不斷關注。
儘管如此,他仍然堅持工作,為祖國建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輩子奉獻給人民,然後死去。 1974 年 3 月 11 日至 15 日,他住進 305 醫院進行全面檢查,並被診斷出患有癌症**。
同年6月1日至8月,癌症進一步轉移。 住院期間,從6月1日第一次大手術到次年1月5日最後一次手術,他經歷了十幾次手術,平均每40天進行一次手術。
面對病痛,他一直堅強樂觀,積極配合,希望了解自己身體的真實狀況,以便為未竟的事業做好準備。
他曾經對保健醫生張醫生說:“我必須告訴我真實情況,我可以下定決心! 他還對醫護人員說:“你們一定要說實話,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得交代。 ”
即使在醫院裡,他也關心其他生病的領導和同志。 他曾經說過:“他關心別人的病,比自己還關心自己,比自己還關心自己。 ”
因此,決定在治療和休養期間,***將擔任第一副總理,主持會議並代表***提交重要檔案。 **的一生,體現了他獻身於人民的崇高精神和死。
1975年初,總理在常務會議上說:“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但我還是要參加***的工作,希望每週都能見到大家。 ”
儘管他的身體極度虛弱,但總理仍然關心他的工作和他的同志。 即使在病床上,他也沒有完全休息,而是堅持工作。
據他的警衛高振普說,**沒有因為生病而增加休息時間,也沒有因為生病而減少工作。 高振普曾數過,從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去世,在他生命的最後587天裡,他與人交談220次,每次談話長達4小時20分鐘; 共接待了65位外國客人,每次會議時長約1小時; 他還參加了32......會議從高振普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他正在竭盡全力為黨工作,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熱愛和敬業精神。
1.*等人非常關心總理的病情,任何與**有關的問題和病情,醫務人員必須向主席報告。
為了解決心臟病問題,中南海門診部向診所提交了乙份報告,建議領導考慮給公司適當的休息,增加睡眠,減少工作時間。
** 向總理轉達了主席的指示。 2.*元帥在丞相生病期間一直關注他的病情,曾多次想去看望他,但擔心會影響***。
這三年來,**只在病房探望過***一次,誰知道這是兩人的告別。 3.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元帥主持開幕式。
總理趁病出席並作了報告,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巨集偉目標,確定了以第一和第一為核心的領導人人選。
這是***和**最後一次見面,永遠的告別。
在莊嚴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89歲高齡的**再次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他說:“我們必須刻苦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勤奮工作,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 ”
隨著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地位的不斷提高,一流工作也更加繁忙。 這時,**病情惡化了,**深深地感到,只有多承擔一些工作,才能減輕朋友的負擔。
因此,他承擔了大量的外交活動,經常會見其他國家元首和元首。 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參加了40多場接受全權證書的儀式。
然而,就在**準備去北戴河休養的時候,他接到了乙個通知,說***要見他。 原來,雖然**被送進了醫院,但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就會堅持做他堅持多年的“八段金”運動。
**身體已經康復,他主動邀請**前來探望。 他對警衛高振普說:“朱先生身體怎麼樣? 他現在有時間嗎? 前段時間他想來看我,但我身體不好,沒有邀請他來。
我今天身體很好,所以我要去看看老闆有沒有時間。 高振普正要問,卻又補充道:“如果朱先生能來,我們可以談半個小時,他可以五點半離開,六點鐘就可以回家吃飯了。
朱先生必須按時吃飯,他患有糖尿病,年紀大了,所以不能影響他吃飯的時間。 如果你沒有時間,在去北戴河之前先走一趟。 ”
前幾天,由於身體不好,我沒有被邀請**參觀,**也考慮到***正在進行中**,我沒有參觀。 這一次,**主動邀請,充分體現了他對**的關心和尊重。
當***得知**要去北戴河休養,需要兩個多月才能回來時,他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可能不如**,所以在去北戴河之前,他邀請了**見面。
高振普將此事匯報給鄧應超,鄧應超指示高振普直接去找康克慶。 康克清告訴高振普,**身體狀況良好,今天沒有其他事情可做,在去北戴河之前,他一直在等著和***見面。
高振普向***匯報了情況,轉達了康克慶的問候。 **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想了一會兒,他說:“我要換衣服去客廳看看**,我不能讓他看到我穿著病號服。 ”
5點50分,**來到***病房,**起身微笑著迎接,兩人同時伸出雙手,緊緊抱在一起。 用顫抖的聲音問:“你好嗎? ”
**笑著回答:“沒事,沒事,我們坐下來談談吧。 *他當時已經89歲了,動作有點慢,當警衛過來扶他坐在沙發上時,他關切地問道:“你需要換一把高一點的椅子嗎? ”
*搖了搖頭,說:“這個就可以了。 ”
*和***在客廳開了個簡短的會,為了不耽誤**的吃飯時間,談話在6點15分結束。 這次會面只持續了20多分鐘,但這是兩人之間的最後一次談話。
**深情地看著**的車離開,直到警衛扶**上車。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最後一次會面是如此短暫。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與鄧英超最重要的談話是如何處理他死後發生的事情。 早在1956年,**就做出了實行火葬的決定,**與鄧英超商量,互相承諾將骨灰撒在祖國的大江大山中,灑入水土中。
1976年1月8日,為人民解放事業奮鬥了60多年的人民好總理***同志永遠離開了我們。 **同志因病去世後,出於對**同志身體狀況的考慮,組織沒有立即將這一訊息告知他。
當天下午,**同志還接見了外賓,並接受了新任比利時駐華特命全權大使的國書。 直到晚上8點,**同志才在收音機裡聽到了***同志的訃告,終於接受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雖然**同志已經知道了***同志病情的惡化,但他仍然不敢相信,他再也見不到這位為人民服務了一輩子的好丞相。
收音機裡不斷傳來哀悼聲,家人淚流滿面,這一切都讓**難以置信。 淚水順著他飽經風霜的臉滑落,順著衣襟滴落,他靜靜地坐在沙發上。
工作人員告訴他:“總理的遺言是將他的骨灰撒在祖國的土地和河流中。 聽到這話,**說:“總理為國家和人民盡了最大的努力,在他死後,他是乙個真正的、徹底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
他一邊說著,一邊哭著問大家:“你們知道總理的革命史嗎? 眾人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看到了別人的一些記憶。 **強調:“你應該深入到總理的革命歷史中去! ”
說完,他開始講述***革命的生平。 雖然家人擔心他太傷心,但他仍然沉浸在深沉的回憶中,不停地問自己:“你知道總理的革命史嗎? ”
1976年1月10日,黨和國家領導人、首都各界人士和醫務人員參加了在北京醫院舉行的告別儀式。
上午,醫療隊的醫務人員率先向總理告別。 隨後,他去世前的親友,包括人民大會堂和北京飯店,也前來弔唁。
下午,領導同志輪流前來告別,身體兩側的四位部長都值守著。 政治局委員們戴著黑色面紗,老人年老體弱,拄著拐杖,站在殯床前痛哭流涕,低聲呼喚:“恩來!
恩來! “在***遺骸告別儀式上最後的軍禮,不僅表達了他們50多年的戰鬥友誼,也體現了他深深的敬意。 然後,他緊緊握住鄧英超的手,用無聲的話語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跟在後面**,也有同感。 但是,**提醒**:同志,請脫下帽子,這是基本禮儀。 他沒有摘下帽子,而是說:“我感冒了。 ”
* 他們中的一些人不高興,說:“如果你感冒了,就不要來! “在車裡,**不停地流淚,正要摘下帽子。 當他回來時,他悲痛欲絕,以至於他沒有想到茶和晚餐。
1月15日是***的追悼會,秘書見**虛弱,擔心自己撐不下去,就徵求他的意見:“老闆,你想參加總理的追悼會嗎? ”
唉,我走不了,我怎麼能配得上恩典呢? 突然,他想到了乙個辦法,立即讓工作人員開啟電視,說即使他在家也會參加追悼會。
追悼會結束後,鄧英超親自開啟***的骨灰盒,雙手顫抖地將骨灰裝進四個檔案袋中,準備撒在飛機上。 骨灰撒在北京上空、密雲水庫、海河和黃河口四個地方。
在***的支援下,鄧英超成功實現了***的遺願。 1976年7月6日,**也去世了。 雖然這兩位開國元勳已經去世,但他們的革命友誼將載入史冊,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