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區地理上相互聯絡,文化上相互聯絡,鼓樂藝術是三地人民非常喜歡的一種音樂形式。 2月15日晚,“保利院線京津冀地區新年演出季戲劇聚會”“龍騰鼓韻——京津冀鼓歌新年”在中山公園**廳上演。
歡快的快板書《吳松奔赴》拉開了《新年鼓樂》的帷幕,隨後,描寫北京等地風情的西河鼓《百單八國》、以張生和崔盈盈的愛情故事為題材的樂亭鼓《大喜室》、講述焦玉露故事的京東鼓《雪與紅心》相繼上演。演出匯集了不同流派的鼓樂經典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觀眾在一場演出中聆聽了不同演員的歌聲和口音,有的活潑俏皮,有的韻律悠長,“走遍”了京津冀。
本次演出陣容強大,匯集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不同鼓樂流派的傳承人和著名藝術家。 其中,演員張爽是郝牌西和鼓的傳承人,演員李銳是金牌樂亭鼓的傳承人,演員張金平是韓牌樂亭鼓的第七代傳承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天津市津南區東排京東鼓傳承人劉炳山、董向坤, 著名的京東鼓大師。帶來壓軸演出的北京琴書演員王樹才對北京觀眾來說非常熟悉,他不僅是北京琴師關學增先生的關門,更是北京市級非遺專案北京秦書的傳承人。
台前,藝人們帶來了經典作品,在幕後相約時,傳承人們抱拳相呼“新年快樂”。 “我們平時經常見面,今天見面感覺更親切了。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樂亭鼓)代表傳承人張金平表示,鼓樂屬於姊妹藝術,你有我,我有你,有很多內容值得相互借鑑,“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十年裡,我們舉辦交流演出的機會越來越多, 這對我們每種流派的發展都很有幫助。 張金平表示,如今正值春節,所有傳承人都帶來了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作品,也希望能為觀眾帶來充滿文化魅力的年祝福。
說“京津冀”三個字,就體現在帶來《活捉三郎》的天津曲藝團副團長、靜雲鼓演員夏彥身上。 他的祖籍在河北,他出生在天津,他唱北京韻鼓。 演出當天,他從河北老家驅車到北京演出,演出結束後的第二天,他打算在北京轉一圈,感受一下北京熱鬧的新年氣息,然後回家。
原來,曲藝界有很多表演藝人,從小在河北長大,在天津成名,再到在北京度過晚年,這條道路構成了很多人演藝的人生。 夏彥說,現在三地交通比較方便,很多天津演員都去北京發展,在他工作的天津麴義劇團裡,也有北京的演員上台。 “京津冀的文化交流在麴義方面尤為明顯,這三個地方的觀眾對曲義特別了解,我們常說會唱鼓樂的人,要經過三地才能唱好,這對演員來說也是非常大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