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曾對蘇羽給予很高的評價,稱他為“我軍最優秀的將領”。 蘇羽從未上過軍校,卻從一名普通軍人成長為一流將領,在軍事指揮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 有人總結了蘇羽用兵的三大特點:
其中乙個非常大膽; 二是他善於做出奇怪的動作; 三是善於計算。
對此,我想補充一點,蘇羽還有乙個特點,就是他不機械地執行上級的命令,而是敢於根據實際提出自己的觀點。
1946年,最高上司**結合當時的秩序和形勢,認為蘇羽應該率領主力部隊離開淮南,打到外線,把戰爭引向敵佔區。
不過,蘇羽堅持先在內線打幾場大仗比較有利,他多次向新四軍軍部和**軍委提出自己的建議,最後同意蘇羽先在內線打。 而蘇羽也不負眾望,在蘇聯和中國取得了七戰七勝。
哪怕是***提出的戰略部署,蘇羽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1948年初,決定讓蘇羽率領三縱隊南渡長江,蘇羽三次提出不同的建議。
最後,他召見了阜平縣城南庄的蘇羽等人,尖銳地提出:“如果你覺得真的困難或者不願意帶乙個兵團南下,我們可以考慮換個軍長.......””
這一次,蘇羽還會堅持自己的意見嗎?
蘇宇,攝於1941年夏天 1947年夏天,解放戰爭進入新階段,敵人對山東和陝北的重點攻勢被粉碎。 蘇羽率領的山西冀山豫野戰軍第一部分挺進大別山,蘇羽率領的華東野戰軍第一部分挺進豫皖蘇邊地區,陳庚、謝福之率領的山山豫豫野戰軍第一部分挺進鄂豫陝邊區。
人民解放軍已經發動了戰略**,但敵人在兵力和裝備上仍有優勢,中原戰場也形成了一段時間的僵局。 如何打破中原戰場的僵局,成為影響解放戰爭走向的關鍵。
對此,蘇羽總結了自己的戰略構想,大致思路是:
中原三大戰略區突然被分割合併,尋找戰士一路殲滅敵人,經過兩三次大殲滅戰,局面可以改變。
1948年1月22日,蘇煜向**軍委報告了這一戰略構想。 在資訊中,他用“看看他力所能及的東西,大膽而直截了當”這句話來表達他的嚴肅和謹慎。 **收到此訊息後會有什麼反應?
事實上,大局也在研究之中,並得出結論。 早在1947年12月,陝北密治縣就召開了部署會議,為此,**被專門召到陝北,說明作戰部署情況。 總體思路是:
蘇煜率領華業三縱隊南渡長江,執行大範圍機動作戰任務。
以蘇羽為統帥是**強烈推薦的結果,**還賦予了一首詩,其中“五年勝日今克布,穩渡長江送蘇浪”這句話可見他對蘇羽的理解和信任。
接到蘇羽的電話後,**商量了一下,但還是決定執行原來的計畫,那就是蘇羽率部渡長江南下。 在做出這一決定時,有一些現實的考慮:
首先,在外線作戰,將戰爭引向敵佔區,不僅可以消耗敵人的資源,還可以擾亂敵人的部署,打破中原戰場的僵局。
第二,劉鄧的軍隊在大別山脈被敵人重圍困,非常困難。 渡河南進,可以吸引一定數量的敵軍,緩解劉鄧軍隊的壓力,進而為中原戰場殲滅敵人創造機會。
綜上所述,這兩種選擇都沒有錯。 但蘇羽更相信他的計畫,一邊研究南渡江的計畫,一邊寫了一封兩千多字的電報,又報了一遍。 只是**還是決定實施南渡長江的計畫。
蘇羽知道,他必須堅決服從上級的命令,但絕不能機械地服從。 作為黨員和前線指揮員,他必須對歷史負責。 因此,他從未放棄自己的戰略眼光。
不過這個時候,蘇羽多了幾分顧慮,畢竟身處前線,看問題有限度嗎? 如果你堅持讀書,會影響你執行正確策略的決心嗎?
為此,蘇羽找來了從**會議**回來的**商量。 兩人商量了好幾天,一時難以決定。 當時***要去濮陽上班,**決定和蘇羽一起去看望他,聽聽他的意見。
在了解了更多蘇羽的計畫後,**連連稱讚,並表示:“我完全支援這個建議,我相信**一定會支援的。 *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我同意再次以我個人的名義舉報你的建議**。
4月18日,蘇羽再次向**匯報了自己的建議。 連續三次提出不同的建議,讓**感受到了蘇羽的堅決,並回覆了指示**和蘇羽親自向**匯報。
1939年,蘇羽(左二)等人在新四軍軍部合影 4月30日,蘇羽趕到富平縣城南庄。 **知道蘇羽要來了,難得走到院門外迎接,見面後,他緊緊握住蘇羽的手說:“蘇羽同志,我們已經分開十七年了。 “說起來,蘇羽和***還是有著深厚的感情的。
1929年6月,**在紅四軍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失去了原黨委書記的職務,患上了嚴重的瘧疾,不得不到永定深山躲藏**,他經歷了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折磨。 時任連長的蘇羽負責護衛***,所以有很多機會學習***戰術思維。
午飯後,蘇羽向**“五書記”——任碧石等人匯報了自己的戰略思路:
首先敵人仍然擁有龐大的軍隊,為了解放整個國家,必須與敵軍進行幾次大規模的決戰。 決戰的地點應盡量在長江以北地區,因為江南是敵人統治的中心,人力、財力、技術都遠遠優於我軍。
其次在中原黃淮地區大規模殲滅敵人的條件已經成熟。 我軍在中原戰場有10個主力縱隊和一些地方部隊,兵力充足。 此外,中原解放區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又有山東、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和老解放區作為後盾,可以得到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
最後中原地勢平坦,有利於敵人的快速支援,也有利於我軍的機動作戰。 由於敵人要保衛交通線,必然會占用大量兵力,這是乙個很大的負擔。 我軍可以靈活行動,先動員敵人,再尋找機會殲滅敵人。
如果此時過河向南,會出現以下情況:
首先我軍三縱隊,連同必要的文職人員和地方幹部,共計十萬人左右,如果敵人的心臟地帶,難免會被重兵包圍。 估計損失6萬餘人,剩餘兵力幾乎無法對敵人構成嚴重威脅。
其次雖然南渡河可以引來一些敵人,但很難減輕劉鄧軍隊的壓力。 圍攻劉鄧軍隊的主力第五軍和第十八軍是機械化部隊,調往長江以南時行動困難。 第七軍和第四十八軍是桂軍,老江最後把他們調到前線,絕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最後即使達到了南渡河的目的,也吸引了敵人的四大軍南下,解放了中原。 但是,敵人的兵力更加集中,更難找到大規模殲滅的機會。 再加上南方經濟相對發達,人口稠密,這裡進行大規模的決戰,不利於未來的建設。
所以總結一下以上:渡河南下,打仗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在長江以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殲滅敵人的戰鬥。
此時的蘇羽更像是乙個在進行答辯的學生,領導同志們輪流向他提出疑惑,蘇羽總是能夠自信地一一回答。
最後,他提高了嗓門:“如果十萬主力從中原撤出,無疑會削弱突擊力量,這意味著我們將失去更多的時間,甚至可能推遲整個國家的解放。 ”
**接過話題說:“你下去江南,確實不會輕易贏,否則我們也不會把你送到那裡。 ”
**突然插嘴道:“當然,如果你覺得帶乙個軍團南下真的很難或者不願意,我們可以考慮換.......總司令””
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眾人都有些不解,紛紛將目光轉向***,然後又轉向蘇羽。 只見蘇羽也在緊張地大汗淋漓,下意識的解開了風戒鈕扣,卻突然像是意識到了不對勁,連忙扣上了扣子。
最著急的是**,他解釋道:“恐怕換統帥不合適,不管誰去,全軍全軍覆沒,只有蘇羽能救下三十五萬人,等待救援。 ”
*的話讓氣氛變得嚴肅起來,但***卻是哈哈大笑起來,他示意會議休會,然後領著“五書記”到另乙個小會議室開會。
當他從會議室出來時,他問蘇羽:“怎麼樣? 蘇羽同志,你還在堅持你的計畫嗎? ”
蘇羽堅定地回答:“不管**下達什麼命令,我都會盡力而為。 但我個人還是認為,應該在長江以北地區殲滅敵人。 ”
**連晟說得很不錯,其實他已經為蘇羽的戰略構想做好了打算。 會上突然的審問,只是為了考驗蘇羽的信心,看看他到底有多堅定。
該決定隨後由***宣布:華業1兵團暫時不南下四到八個月,而是先加入中原作戰,爭取實現殲滅長江以北敵主力的新戰略。
就像上一次蘇中戰役一樣,**再次選擇了蘇羽的策略,但這一次蘇羽能打出“蘇中七戰七勝”這樣的仙女大戰?
指揮孟良谷戰役的蘇煜,以敵第五軍為目標,這是第一支機械化部隊,參加了遠征緬甸,被譽為五張王牌之一。 擔任第五軍司令員的杜玉明和邱慶泉都是抗戰的著名將領,尤其是1939年在崑崙關戰役中擔任師長的邱慶權,他親自開著坦克向日軍衝鋒。
吃這麼一支王牌軍,是不是胃口太大了? 其實,這恰恰是蘇羽勇氣的體現,他讓部隊按照殲滅第五軍的標準準備,有機會就殲滅第五軍,沒有機會就殲滅其他軍。 他有兩套操作部署:
一是殲滅魯西南第五軍; 二是先開封印,再殲滅敵人。
具體部署為:
第3縱隊、第8縱隊從許昌行軍至淮南,引誘第五軍南下。 蘇玉琴領銜。
第1、第4、第6縱隊南渡黃河,殲滅了山東南部的守敵,引誘第五軍折返。 如果條件成熟,第五軍將被南北側翼攻擊殲滅。 如果它不成熟,它會出其不意地攻擊開封。
第五軍果然落入了蘇羽的圈套,先是南下攔截華耶迪。
第3縱隊、第8縱隊在蘇羽率領主力南下後,緊急向北返回。 只不過山東西南部的敵軍比較密集,不利於分離。 蘇羽果斷下令實施“先開封,後滅敵”的計畫。
開封城防很強,但蘇羽已經做好了安排,華爺。
第3縱隊和第8縱隊是在魯南和西南礦工子女的基礎上建造的,他們特別擅長爆破。 開封戰役於1948年6月17日晚上9時開始,一直打到6月22日上午,敵人基本殲滅,4萬餘名敵人在這場戰役中被殲滅。
這只是戰爭的第一步,下一步是“殲滅援敵”。 解放軍攻克開封後,老江怒吼邱慶權軍團和歐守年軍團趕往開封。 蘇羽適時決定放棄開封,先動員敵人。
老江誤判了蘇羽的用意,以為他要跑了。 除了命令邱慶泉和歐守年的兩個軍團全力以赴圍堵外,還命令黃百濤的軍團南下,孫元良的軍團東進,胡連的軍團北上,企圖一舉消滅華業主力。
邱清泉囂張跋扈,得知華燁已經撤離開封後,立即占領並追了上去。 而歐守年則比較謹慎,在弄清楚青葉的意圖之前,並不急於行動。 就這樣原本並行前進的兩個軍團連夜開了40公里,為華業殲滅敵人創造了機會。
蘇羽決定先吃掉葉飛率領的相對弱小的歐壽年軍團。
中野第1、第4、第6縱隊、第10縱隊組成突擊群,從四面八方猛攻首年軍。 蘇煜按比例。
中野第3、第8、第10、第9縱隊阻擋了敵人的增援,其中正面阻擋邱清泉的是宋世倫第10縱隊。
戰鬥開始後,正在追擊華業第三縱隊和第八縱隊的邱清泉突然接到緊急命令:迅速返回援軍區的守年兵團。 然而,在他轉身之後,身後卻是一片狼藉。
三縱隊和八縱隊緊追不捨,前面有十縱隊,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邱瘋子這個名字還真不是白叫的,打起來就像瘋了一樣。 到7月1日夜幕降臨,戰鬥已經突破了宋世倫的兩條防線,距離被圍困的壽寧兵團只有5公里。
1948年,蘇煜在豫東戰役指揮所流傳了一句“炮兵不動,就得十縱”的諺語,黃埔五期畢業的宋世倫擅長戰鬥和阻擋。 其實,7月1日是黨的生日,宋世倫決定殲滅敵人作為禮物,故意放開第二道防線,帶敵人來打仗。
果不其然,邱清泉突破第二道防線後,正要向老江匯報好訊息,他的兩翼卻突然響起了密集的槍聲。 此時已是夜色,邱清泉知道夜戰不是解放軍的對手,只能撤退。 就這樣,邱清泉損失了不少兵力,**白白浪費了。
7月2日,天還沒亮,歐守年就對著收音機哭著向邱清泉求救,但聲音卻突然停止了。 此時,人民解放軍已經突破了軍團司令部在歐壽年的位置,他正準備乘坦克逃跑。 然而,幾輛坦克相互碰撞,剛剛衝出包圍圈。
勇敢的解放軍戰士已經爬上坦克,掀開蓋子大喊:“投降與否? 如果你不投降,我就炸死你。 ”
乙個顫抖的聲音喊道:“投降.......”然後他伸出兩隻手,手裡拿著一塊白手帕。 幾名身穿敵方將軍制服的男子從坦克中爬了出來,其中一人說:“.我是歐守年,是你們司令蘇羽的朋友,你不想殺我嗎? ”
敵軍司令官為什麼說他是蘇羽的朋友? 歐守年是廣東人,南昌起義時任第11軍第24師第70團團長。 當時蘇羽是總部的警衛隊隊長,歐守年經常去總部,所以和蘇羽有關係。
叛軍南下時,歐守年和舅舅蔡廷凱脫離了軍隊,兩人走上了分道揚鑣的道路。 朋友肯定不算,但解放軍一向有優待俘虜的傳統,蘇羽親自會見了歐守年,並設宴款待他們。
吃完歐守年兵團後,華業的主力面臨乙個問題:由於連戰,他們已經很疲憊了,但此時已經與邱清泉的兵團和黃柏濤的兵團南下密切接觸,想要退出戰鬥並不容易。
蘇羽又想出了乙個聰明的舉動:他下令克服一切困難,從各個方面對黃白濤的軍團發起反擊。 黃百濤一下子被兩個團吃掉了,只好縮兵減,急忙向邱清泉求助。
邱清泉剛才被騙了,以為蘇羽擅長圍剿點,派出援軍,這個時候圍攻黃百濤的真正目標不就是自己嗎? 通過象徵性的運動,他縮小了部隊,建造了防禦工事,並準備戰鬥。
黃百濤遭到華業的猛烈攻擊,他已經寫了一封遺書,準備與人民解放軍進行殊死搏鬥。 但突然參謀進來報告說,解放軍的進攻突然停止了。 黃百濤心想,這肯定是他們的總攻,立刻命令各部門組織敢死隊,等待救援。
直到第二天天亮,黃白濤才發現前線的華業部隊已經不見了。 原來,在攻打黃百濤的同時,蘇羽下令不准穿插,整線於傍晚0:00撤離戰場。 黃白濤發現華燁不見了之後,就已經進入了魯南省的舊解放區。
豫東戰役的勝利證明,解放軍有能力在中原戰場上大規模殲滅敵人,此時解放軍完全接受了在長江以北地區殲滅敵人主力的戰略構想。 回想起來,這個決定使解放軍減少了大量人員,也使江南地區的人民減少了戰爭的痛苦。 **原計畫是用5年時間解放全國,但最終用3年時間實現了。
從這一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區別:
解放軍將領對大局和責任感非常強,從不機械地執行上級的命令,敢於提出不同意見。 領導也從建議出發,能認真對待下屬提出的不同意見,及時糾正政策。
另一方面,在內部,你經常因為利益而戰鬥到死。 在孟良谷之戰中,同為一等軍後人的李天霞,在見死時能夠救下張靈甫。 作為最高統帥,老江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經常堅持我行我素,甚至干涉前線指揮。
在這樣的氛圍下,下屬自然不敢提出不同意見。 在後來的濟南戰役中,王耀武建議放棄孤立的濟南城,撤退到長江以南休養生息,或者撤退到徐州與解放軍決戰。 可是被老江罵得不敢再提放棄,最後被打敗俘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