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員餘飛鴻26歲那年,在美國街頭穿越斑馬線,差點被一輛超速行駛的私家車撞倒。 嚇壞了,她徹底怒火中燒,踢對方的輪胎大喊大叫,用她學到的所有英語髒話和俚語輪流打招呼。 “這很有趣,這是我第一次直接表達我的憤怒,而且非常酷! ”
俞敏洪認為,那次暴行是他在美國的最後一課。 咆哮告訴她,她終於學會了使用憤怒的力量,這是她多年來一直缺少的。
而生活中的許多人缺乏表達憤怒和委屈的能力。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溫柔節儉”,不要生氣,因為生氣意味著乙個人“脾氣不好”,不容易惹。
當權益受到傷害,受到不公平對待時,他們也擔心別人會覺得自己有脾氣,於是壓抑自己的憤怒,有時甚至會質疑和責備自己:為什麼自己不能控制和消除這些情緒?
作家畢淑敏說:“不生氣的人,往往過著悲慘的生活,就像乙隻敏捷的果子狸,指甲被剪掉了! ”
在電視劇集《我是餘歡水》中,郭景飛飾演的餘歡水是乙個脾氣暴躁、體弱多病的中年男人。
工作表現達標,肆意諷刺諷刺,領導當眾罵他,卻不敢解釋;
生活也很委屈:老婆看不起他,哥哥借完錢就故意不還,姐夫對他指手畫腳,動不動就說兒子是個“小兔子崽子”。
俞歡水只有順從和忍耐,沒有怒氣。
但在他被誤診為胰腺癌後,這一切都完全改變了。 於歡水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他不再忍氣吞聲,不再被欺負。
他怒罵欠錢不還的哥哥:“要還錢,現在,利息要一併付5年,不可能少乙個長子”;
他怒罵姐夫:“我兒子不是兔崽子,他爸爸是俞歡水”......
現在,同事、朋友和姐夫對俞歡水的玩笑少了,對余歡水的嫉妒和尊敬多了。
學會表達憤怒,而不是表達憤怒,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能。
想起很流行的一段**:在南京開往長春的高鐵上,8個熊孩子一路吵吵嚷嚷,髒話嘹亮,零食散落一地。
幾個小時過去了,乘客的容忍度和耐心達到了極限。 一位熱心的乘客不忍心,發出了這個“表達憤怒”的最好例子:
從南京南到這裡已經快7個小時了。 這些孩子一路大驚小怪,售票員提醒了他們3次,沒有收斂。 這麼大的孩子,難道就沒有父母來管嗎? 滿嘴咒罵,你不在乎為人父母嗎? 亂扔垃圾,你不在乎嗎? 你現在不在乎,等你的孩子長大了,社會不會軟,社會會無情地教育你。 最後也沒關係,請大家總結一下,掂量一下。 如果你不滿意或不滿意,你可以單獨和我談談! ”
這個**收到了數十萬憤怒的讚美和**。 這位熱情的乘客確實有層次:冷靜地表達大家的憤怒和不滿,堪稱表達憤怒的教科書!
憤怒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一把刀,但不幸的是,許多人拿著它自殺。
在任何一段關係中,我們都要敢於,善於用憤怒來守住自己的界限,如果乙個人善於用憤怒,他就像戰場上的戰士,身上披著盔甲,手裡拿著一把劍,隨時可以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