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市值觀察泰勒。龍年春節已成為“史上最熱的春節假期”。由Koichi Mei編輯。
據攜程發布的《2024年春節龍年遊報告》顯示,2024年春節假期期間,國內、出境、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均大幅增長,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國內景區門票訂單同比增長6%以上,境外景區門票訂單較2019年增長130%以上。
除了航空業加速復甦外,中國機場也迎來了重要的行業拐點,更重要的是,短期業績逆轉的潛力和高質量機場長期可持續增長的價值。
機場作為航空服務業,明顯受益於中國航空業持續繁榮的大趨勢,尤其是客運量增長帶來的非航空收入增長。
張坤曾評價上海機場優質機場的流量價值:本質上是乙個微信,在所有的基礎設施和跑道建成之後,它是乙個基礎平台,這個平台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實現,實現的形式可以是商業的,也可以是廣告的。
首先,它的流量是排他性的,沒有人與之競爭。 其次,它的流量是零成本的,甚至是負成本的。 第三,它的流量是經過篩選的,而且是封閉的空間,乘客不能去,流量實現的單一客戶價值非常大。 這種流量價值對任何貨幣化者都極具吸引力。
張坤表示,不僅適用於上海機場,也適用於其他優質機場。
如果說中國上市的航空公司是國航、東航和南航,那麼上榜的機場呈現出一超多強的格局。
上海機場之所以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客流結構。
相較於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的相互改道,白雲機場與深圳機場乃至香港機場的相互改道,上海機場位於中國最富饒的長三角地區,幾乎壟斷了該地區的優質客流。
從2015年到2019年,上海機場的國際旅客數量已接近50%,而首都機場和白雲機場的國際旅客數量不到30%,深圳機場的旅客數量不到10%。
更重要的是,上海機場的國際航班主要面向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高階商務旅客較多,而深圳、白雲機場的國際航班主要面向東南亞等國家,國際旅客消費能力與上海機場存在較大差距。
作為A**領域的一匹大白馬,上海機場的盈利能力明顯強於其他幾個機場。 較多的優質客流,以及市場定價的非航空營收,成為上海機場業績的重要保障。
但上海機場並非沒有壓力,因為其他機場的國際旅客數量也在增長,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個一線城市的競爭無處不在。
2017年至2019年,疫情前,深圳機場國際旅客增速連續三年超過30%,遠高於7的平均水平24%的增長水平。
根據深圳規劃,到2025年,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將超過7000萬人次,比2019年增長近40%,其中國際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比2019年增長近1倍。
2016-2019年,白雲機場國際客運量從1352萬人次增長至1871萬人次,年均增長率為115%,也高於上海機場。
在四大機場中,變數最大的可能是首都機場。
客運量最高的中國機場,近年來在資本市場上一直冷門無比,市值一直很低。 除了大興機場對旅客分流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首都機場集團會從上市公司轉移部分利潤,最典型的就是免稅扣分份額,嚴重拉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從長遠來看,大興分流部分旅客後,未來國際旅客的佔比可能會憑藉更靠近市中心的地理優勢大幅增加。 交通結構的變化可能會對首都機場的未來表現產生重大影響。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上海機場並沒有停滯不前。 目前,公司已併購上海虹橋機場,成為國內首家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上市公司。 兩地機場合併後,上市公司的業績規模無疑將憑藉交通互補和資源共享繼續增長。
從短期復甦韌性和長期增長確定性來看,上海機場無疑仍是中國最具優勢的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