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認為,衰老與機械人密切相關。 文章指出,儘管技術變革需要很長時間,但老齡化社會對機械人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 例如,日本在8%的養老院安裝了類似起重機的機械人,以幫助護理; 索尼**機器狗aibo售出1臺10,000個單位。 機械人專家吉爾·普拉特(Gill Pratt)估計,在六年內,三分之一的機械人公司將建造服務機械人。
麻省理工學院和波士頓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在1993年至2014年間,對機械人投資最多的國家是人口老齡化最快的國家。 德國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人口增長率下降1%,機械人的密度將增加2%。 文章說,老齡化正在以兩種方式創造對自動化的需求,缺乏市場勞動力和對護理和陪伴的需求。
近年來,我國生育水平持續低迷,人口老齡化加深,人口呈現青年群體萎縮、老年群體擴大的趨勢。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益突出,關於其對社會生產活動的負面影響的討論越來越多。 在新加坡、南韓等國家,人口老齡化與工業智慧型“共生增長”。 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壓力,這些國家紛紛採取製造業轉型公升級政策,提高人均產值水平,以保持製造業強國的地位。 如果人口老齡化對製造業轉型公升級有促進作用,那麼勞動力短缺導致的產能不足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
那麼老齡化能促進機械人的應用嗎? 筆者認為,一方面,老齡化會導致勞動力減少,迫使產業公升級。 人口老齡化改變了勞動力供求關係,提高了勞動力,未來企業員工費用的比重將進一步提高,因此會促使企業更多地使用自動化裝置生產線和工業機械人,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力市場出現“供弱強需”,使工人的工作崗位變得相對充裕,機器生產侵占和損害了工人的利益,如降低工人工資、擠出工人就業、工人就業環境越差、 人與機器之間的矛盾越激烈。
此外,家庭中子女數量的減少意味著教育投入集中,有利於人力資本的積累和掌握工業機械人研發、製造和運營專業技能的人才的培養,從而有助於促進工業機械人的使用。
那麼,老齡化能促進機械人的使用嗎? 你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