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代人奮鬥,《大河》系列迎來了最後一章,今天我們和小編聊了聊。
溫楊洋 電視劇集《大江大河1》系列在2018年初出現在熒幕上,成為年代劇的熱播。 兩年後,《大河2》沒有落入“續集不如上一季”的魔咒,收視率和口碑都沒有下降,斬獲了不少獎項。 時隔三年,《大河3》迎來了。 作為本系列的壓軸大戲,劇中人物宋雲輝、雷東寶、楊迅、梁思深繼續為觀眾呈現一代勇於改變的年輕人的奮鬥史。 當劇迎來大結局時,我們採訪了編劇唐瑤和馬成義,聽他們聊了聊這四個角色生命力背後的真實故事,以及奮鬥者融入了多少次。
編劇:唐瑤(左)、馬成義(右)。 侯欣英 攝 風格感受時代 編劇唐瑤在回答如何把控年代劇的深度時說:“所有的歷史題材都是現代題材,每個時代都有從小人物成長起來的大人物。 《大江大河3》的故事主要發生在90年代,時間跨度很大,劇情涉及“下崗潮”、引進外資、外匯出口、國企技術公升級等時段資訊,很多觀眾會隨著劇情的推進重溫過去的時光。 “我們閱讀每一條評論,我們認真對待批評,當我們受到稱讚時,我們從心底裡感到高興。 今天的觀眾,無論是在審美上還是在專業上,對內容都有非常高的水平。 唐瑤說。
《大河》系列把握了“過渡”這個關鍵詞,在時代不斷轉型的語境下,形成了一首各人物命運的交響樂。 “劇中人物的一些經歷,都是我們去收款時聽到的故事”,唐瑤說,他採訪的一位企業家,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聽到廣交會開幕的訊息,獨自一人坐火車從浙江到廣州,才知道沒有入場證是進不去的。 他跟著展覽工作人員進去,但很快就被發現,並因寫作和閱讀......而受到懲罰在門口他的堅持終於讓他如願以償,在門口遇到了乙個外商,通過比對寫數字談了一筆生意,從而開啟了外貿銷售,一年後他籤了近1000萬美元的訂單。 這個故事變成了劇中雷東寶的劇情。 這是企業的遺產。 如今,從義烏小商品到大疆無人機,敢於拼搏的精神核心沒有改變。 感人細節背後的精神源泉 縱觀整個系列,宋允輝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他的人生經歷是時代濃縮的故事,從錦州化工廠到東海化工,再到鵬陽農藥廠,無論“根據地”大小,都大放異彩。 在採訪中,兩位編劇談到了他們參觀了浙江省德清市一家從90年代開始運營的農藥廠,這是一家遠離城市的農藥廠,唐瑤和馬成義第一次看到了上個世紀的生產裝置,“老小廠彷彿被世人遺忘了”, 也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企業、工廠和可能的故事。
兩位編劇聽老廠長講了自己想盡辦法把廠留在江蘇徐州一家農藥廠的經歷:他走遍了全省各地賣產品,直到路費用完,連六毛錢都沒錢買烤餅, 所以他只能餓著肚子從城裡走回家。於是劇中就有了宋雲輝這樣的情節:他剛坐上火車離開農藥廠,準備去北京加入新成立的化工龍頭企業,但此時得知工廠即將退市,於是宋雲輝在下乙個荒山站跳下火車,沿著鐵路一路走回工廠。 藏品中徐州老廠長的親身經歷,也激勵著他麾下的年輕人努力自強不息,從此,他的徒弟們也建立了自己的工廠,擁有了新的天地。 有時候人們會退縮和害怕,當我們累了,喘口氣時,我們可以再次出發。
專業與責任 在任何時代和環境中,“理想與實踐”都離不開。 《大河》系列的主角們心中都有自己的執著,通過不斷的個人奮鬥來成就它,正如宋雲輝所說:“舉國都在努力,而我只是其中之一。 “一部作品的價值在於,它能給觀眾帶來情感上的滿足,激發他們面對生活的複雜性的鬥志。 編劇馬成義說:“有些編劇在創作時會迴避專業問題,比如化學詞彙、農藥使用等。 為了不讓觀眾感到“智障”,我會諮詢化學工程領域的專家。 “有一位大型化工公司的退休女高管,每次遇到馬成義的問題,她都會第一時間回答,直到有一次,馬成義等了一天一夜才得到答覆。 第二天一大早,對方回來了,聲音嘶啞。 這位女高管解釋說,她退休前工作的工廠**有洩漏,她整夜都在現場協助。 她本來可以退休留在家中,但她第一時間趕到化工廠,卻發現工廠裡的年輕人也趕得第一時間來了,新老兩代都把工廠的事務當成了自己的使命。 年輕人看到了退休員工的使命感,這個故事也變成了宋雲輝沒有回到錦洲化工的情節,更沒有當領導,而是在聽說化工廠的事情後,趕到事故現場進行救援。 一代人奮鬥了一代人,《大河》系列迎來了最後一章,多年來一直被觀眾關注的人物也走向了自己的時代命運。 《大河》的故事已經落下帷幕,但對於創作來說,大河永不停歇,更多平凡人物的不平凡故事還在精彩無窮地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