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內外爆紅的“中國戰舞”再次驚豔了世界——龍年春節期間,普寧應歌抵達倫敦。
農曆新年第二天,在特拉法加廣場,亞洲以外最大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之一,“世界之春”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吸引了超過70萬人參加。
來自廣東省潮山市的普寧鶯歌表演了一場英勇壯觀的表演《舞在倫敦》,令全世界觀眾驚嘆不已。 英國國王和首相為慶祝活動發來賀信,查爾斯國王高度讚揚了新年慶祝活動,稱其為“最成功和最令人難忘的活動”。
隨著春節被正式定為聯合國假日,“中國年”公升級為“世界年”,英文歌曲的海外演出讓世界各地的人們看到了英國歌舞的魅力,領略了中華文化的磅礴風采。
根據羊城晚報集團與暨南大學聯合製作、嶺南文化傳播研究院(大灣區文化智庫)發布的研究報告《嶺南文化遺產的國際傳播影響力》,近年來,嶺南文化遺產頻頻“出圈”,其中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傳統節日和慶典相結合,成為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熱點。
嶺大的精神有目共睹。
應歌舞從田野跳到城市廣場,如今又出現在海外,不拘一格,挺拔創新,讓應歌舞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開放胸懷。 嶺大的正義精神正在被世界所見。
在英國演出前夕,《羊城晚報》“名片場”專程前往普寧,對普寧鶯歌全國代表性傳承人、南山鶯歌隊教練陳來發、南山鶯歌隊進行錄製拍攝,並推出專項微紀錄片。
陳來發與鶯歌交往半個世紀,他認為鶯歌蘊含著團結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 “無論雨有多大,有些球員都跳到崩潰的地步,他們無法離開球場,他們不會停止表演。 正因為如此,由他領銜的南山英歌隊這次在倫敦的演出中大放異彩。
普寧鶯歌興起於明末清初,流傳了300多年。
廣州市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廣東財經大學教授江冰介紹,英語歌舞的根源在中原,表演內容以《水滸傳》的故事情節為藍本,梁山英雄們化妝化妝,在名宅中搗亂,營救陸君義。 它是善與惡、吉祥與和平的象徵。 “這首英文歌曲體現了一種武德和英雄氣概,喚醒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記憶。 ”
過去一年,鶯歌作為當之無愧的國級“一流”,可以說是從年初到年底“火爆”,在社交平台上屢次“出圈”。 從兔年春節前夕未經編輯的原創生態夜訓,到兔年中國新歌短途巡遊,風靡一時......全網古老的傳統文化一再成為節日潮流的焦點。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逐漸揚帆出海、成為世界潮流的今天,如何向世界人民展示最真實的文化? 江兵認為,應該盡可能地呈現英語歌舞最原始、最本土的氛圍。 “在資訊時代,任何微小的差異都會降低溝通的力量。 英國歌舞至今仍有著豐富的歷史積澱,因此在對外展示和表演上,要注意保留其作為“中國戰舞”的原汁原味,保持戰鬥氣勢,不能演變成膚淺的舞蹈表演。 ”
邁向“中國式流行文化”。
這次在倫敦的演出,並不是潮汕鶯歌第一次出國。
去年6月,普寧富美青年歌唱團還前往泰國春武里府的帕納尼孔和烏隆他尼孔他尼省,與當地的泰國英語歌手和舞蹈家交流經驗,共同演出。
去年12月,來自泰國春武里府的鶯歌文化交流團來到揭陽普寧、汕頭朝陽開展文化交流。 英語歌舞已成為各國英國歌舞演員的“通用語言”。
廣東省民間文藝協會理事長李洪新認為,英國歌舞的線上線下關注度,離不開國家近年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視,以及對文化自信和自我完善的推動。
中國傳媒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楊紅在最近的研究中發現,實現文化輸出的關鍵點之一是增加文化的實用性,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這一特點,這也是英國歌舞能夠跨文化出圈的原因之一。
應歌舞是潮汕人與成長和熱愛的土地的互動,是一種可以跳舞、可以聚集、可以實踐的文化,是一種具有高度開放性和強烈分享性的藝術表現形式,背後是文化的生命力和超強的吸引力。 楊紅認為,以英歌載舞為代表的當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態實踐,正在將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拓展為“中國式流行文化”。
英式歌舞的流行,離不開短**“東風”。 廣東省文化中心原主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楊明靜認為,鶯歌的不斷爆發,說明當代非遺的傳承和傳播,更應該依靠新**的力量。 “因為有感性的進入,觀眾才會產生興趣,進而有衝動去現場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 新**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世界作用,讓世界各地的朋友更多地了解優秀的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和傳承將更有意義。 ”
英文歌舞的實用性,讓它走出潮汕,實現跨文化交際,背後是一代又一代英文歌謠傳承人的創新。 自從鶯歌出圈走紅以來,很多鶯歌團隊都在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從引入女性隊員,到鶯歌服裝、臉部化妝、編隊的創新,從頻繁出現在大型演出和比賽中,再到線上平台的普及。
採訪]陳平:民俗文化是文明互鑒、交流的重要載體。
暨南大學文化遺產與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委員)。
羊城晚報:這兩年,英國歌舞紛紛出圈,走向大海,秘訣是**?
陳平:秘訣在於英國歌舞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藝術形式、廣闊的群眾基礎和創新的發展模式。 同時,它們鏗鏘有力,很容易引起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的熱情和參與。
羊城晚報:從英歌舞女到舞獅,嶺南文化遺產展現出怎樣的中國文化形象?
陳平:英式歌舞和舞獅都是嶺南地區獨特的文化現象,不僅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和民俗氣息,更是嶺南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產物,是他們對生活、歷史和文化的獨特理解和表達。
比如鶯歌的表演內容,大多以《水滸傳》中的英雄事蹟為藍本,展現出一種英姿颯爽的英雄氣概; 舞獅象徵著勇敢、力量和獨立。 它們通過特定的形式和內容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同時,它們都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精神。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英式歌舞和舞獅不斷吸收和融合各種文化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表演形式和風格。 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也在不斷創新發展,以適應社會的變化和觀眾的需求。 這種傳承創新精神是中華文化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動力。
《羊城晚報》:這對當前文明互鑒交流有何啟示?
陳平:文明之間的交流和互鑒需要特定的載體,需要大量的互動和交流。 民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明互鑒互鑒的重要載體。 通過加強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全貌,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同時,也有助於激發國內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促進中華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文字記者:朱少傑、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