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系院士介紹(VI)》(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王晨,1962年8月出生於山東省德州市,呼吸內科和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士,黨組成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健康科普專家資料庫成員。國家醫學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席。
1985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學系,獲醫學學士學位。 1991年,他獲得首都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94年在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3年至今,歷任首都醫科大學北京朝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副院長、院長,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衛生部北京市醫院副院長、呼吸中心主任。 2013年2月任原衛生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國家衛生計生委副司長。 同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任中日友好醫院院長。 2018年6月,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王晨長期從事呼吸內科領域的醫療、教學和研究工作。
王廣基,1953年4月26日出生於江蘇揚州,藥代動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77年從中國藥科大學畢業後,王廣基繼續工作; 1993年,他在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留下來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5年至2013年,任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 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9年,他被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王廣基一直致力於新藥藥代動力學的研究與教學。
王紅陽,女,山東威海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少將,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醫學和腫瘤分子生物學專家。 國家肝癌科學中心創始主任,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國際生物訊號轉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她還是中國女科學家協會主席和中國醫師協會臨床精準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醫學部主任、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副總工程師、中國抗癌協會副會長、NPJ精準腫瘤學副主編。
王紅陽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系,留校在上海長征醫院擔任消化內科醫師。 1984年獲第二軍醫大學消化免疫學碩士學位。 1989年出國留學,獲德國烏爾姆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並在德國科學院馬克斯·蒲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和首席研究員。 1997年回滬創辦中德國際生物訊號轉導研究中心,任上海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2000年任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內科創始主任,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建成首家肝癌生物樣本庫,建成緊密結合前沿基礎研究與臨床診療的創新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軍事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抗癌協會一等獎。 曾獲全國創新大賽獎(獎章)、吳潔萍醫學獎、全國女性創新模範。
王紅陽長期從事惡性腫瘤的基礎、臨床和轉化應用研究,專注於解決我國肝膽腫瘤早期診斷和精細化治療的瓶頸問題,為提高腫瘤診療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軍,1963年11月15日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懷賓縣,胸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胸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協理事長,胸外科與胸微創中心主任, 北京市海淀醫院胸外科主任。
王軍,1985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 1989年獲北京醫科大學外科碩士學位。 2000年任北京大學教授。 2001年獲得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資格。 2018年獲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學技術獎; 2002年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 2017年任中醫師協會胸腔鏡醫師培訓學院院長; 201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年,他被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王軍一直從事臨床一線工作,從事微創胸外科和肺癌的研究**。
王俊志,1955年9月30日出生於甘肅蘭州市,生物製品及生物製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藥品檢驗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生物製品驗證首席專家。
王俊志於1985年獲得蘭州醫學院藥理學碩士學位。 1993年獲得日本三重大學醫學部分子藥理學博士學位。 1993年至1995年在日本三重大學醫學部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1年至2010年任中國醫藥生物製品檢驗研究所副所長; 2010年至2015年任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研究院副所長; 2016年任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201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軍志主要從事藥品和生物製品的檢驗檢測、科研管理、生物藥質量評價關鍵技術研究。
王銳,1963年5月25日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藥物化學和多肽藥物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中醫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常務所長。
王銳1978年考入蘭州大學,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1985年碩士畢業後,他留在蘭州大學任教,並在蘭州大學擔任助教和講師。 1995年任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7年至2006年任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200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6年至2008年任蘭州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 2008年任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 2011年擔任教育部“多肽藥物”創新團隊負責人; 2016年入選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 201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8年任蘭州大學副校長; 2019年,他被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2021年,他被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執行主任。
王銳主要研究方向為多肽藥物化學、多肽藥物和手性藥物,以及多肽和蛋白質、生物化學和疾病的分子基礎。
吳棠春,1965年7月25日出生於四川簡陽,職業健康與環境健康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院長,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理事長
吳棠春1988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 1993年獲得同濟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95年至1996年在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分子遺傳學與發育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0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1年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2003年還擔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農藥毒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200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6年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2009年入選“新世紀百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候選人; 202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棠春長期從事空氣汙染與健康研究。
吳亦嶺,1949年10月24日出生於河北省衡水市古城縣,中醫藥心血管疾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北醫科大學學術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中醫藥大學終身名譽校長,夷陵醫藥行業終身名譽董事長。
吳亦齡從小就跟著父親行醫。 1977年,吳亦玲進入河北醫科大學中醫藥系攻讀學士學位。 1979年9月,吳亦玲進入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中醫藥臨床基礎專業碩士學位。 1982年畢業於南京中醫學院第一碩士學位,被分配到河北省中醫院心血管內科工作。 1992年,石家莊開發區醫學研究所正式成立; 2006年註冊成立北京一嶺藥業有限公司,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2年被評為河北省“巨人計畫”首批創新創業團隊領軍人才; 2019年當選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院士,並因“情境理論的構建及其對微血管病變防治的指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吳亦玲一直從事中醫網路病理論研究,擅長中醫網路病理論及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腦卒中等各類心腦血管疾病的診療。 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何良和力獎。 吳亦玲專著《網路病》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一等獎,在國內發表研究論文6000餘篇,SCI論文300餘篇。
未完待續)優質作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