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片古土地上,帶有原始龍形象的文物已有約8000年的歷史。 在7000至55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龍的形象開始與馬、蛇、鱷魚等不同動物的形象相結合出現。
早期的龍的形象簡單而抽象,不同地區的龍的形象有很大的差異。 例如,在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中,龍的形象具有馬頭的特徵; 位於河南省濮陽市黃河流域的西水坡遺址的龍形圖案與鱷魚非常接近。
央視記者周佩佩:中華文明早期發展後,各地之間的交流開始頻繁,龍的形象也呈現出明顯的融合特徵。
5000-4000年前黃河中下游的龍山文化是中華文明形成的關鍵階段。 在大約4300年前的山西省香汾道寺遺址中,出土的彩繪龍紋陶盤上,龍的外表更加豐富和神奇,雙身,盤繞如蛇,長下巴方嘴,兩排牙齒像鱷魚,耳朵上有圓角像熊, 和魚一樣的鱗片。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陶斯考古隊隊長高江濤:當龍的形象發展到陶氏文化中時,它有了新的飛躍。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呈現出這樣一種特徵,即各種動物的形象集合,或者說是精神動物的集合,形成並創造了乙個現實中不存在的新形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陶寺龍很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龍的原型。
在這些相隔100年出土的陶盤上,龍頭也露出了寬闊的額頭,這是後來龍的共同特徵。
從古國多國時代,到王朝形成的夏、商、周王朝,龍的形象在不斷的創新和融合中從多元走向統一,逐漸由簡單變為複雜,更具藝術性。 商代陰墟出土的玉龍,方臉上有兩隻角,大量青銅器上描繪的龍形或龍紋也更加豐富精緻,逐漸成為等級和權力的象徵。
在秦漢時期,隨著中國大陸走向統一,龍的形象顯得相對規範和刻板。 漢代的龍具有明顯的四足特徵和更健美的身體。
隋唐時期,龍的形象發展趨於成熟,龍的姿態奔放而有活力。 這一時期的鍍金鐵芯銅龍,脖子長,腦袋巨大,兩隻爪子向上,兩隻爪子在地上,S形的身體彎曲起飛,再現了繁榮時代的昂揚自信。 宋元時期,龍形更加自由自在,龍形幾乎已經形成了今天。
在明清時期,龍的形象被廣泛應用於建築、陶瓷、裝飾、刺繡等各個領域。 在各種神話傳說和文學作品中,龍的精神意義也更加豐富,它遊歷天地海,具有非凡的力量,帶來好天氣,帶來好天氣,成為國家和平與繁榮的精神希望和文化象徵。
中央電視台記者周佩佩、董良豔、姚潔陽)。
責任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