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吳子胥幫助吳魯王發展吳國的時候,他的仇人楚平王死了,年僅九歲的楚昭王繼承了皇位。
據說,在楚昭王登基之前,也曾有過乙個小插曲,有人想扶持楚平王的其他兒子繼承皇位。
但很快有人跳出來阻止,以周天子的事件為例:
當初,周幽王準備廢掉太子的小兒子,但太子的爺爺卻非常生氣,勾結外敵,要屠殺周幽王。
現在的繼承人雖然只有九歲,但他的祖父是秦國的君主秦愛公,你得罪不了這種神。
最終,楚昭王還是毫無危險地繼承了皇位。
這件事雖然沒有成功,但至少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楚國內部的派系並不多,大家為了爭奪權權和利益,都不是很好看。
楚昭王只有九歲,沒有能力處理這種事情,所以楚昭王繼位的頭幾年,楚王的內訌就越來越嚴重了。
既然楚國是大國,當楚國內部的強勢派系吃虧卻在國內找不到立足之地時,自然會把目光轉向周邊的小國。
總而言之:我楚國,保護你的安全,所以你多付保護費也不算太過分吧?
這樣做一兩次也沒關係,一兩個人這樣做也沒關係,但是如果很多人這樣做很多次,乙個小國根本受不了。
所以在西元前506年,蔡、唐兩小國忍無可忍,四處找人告,希望大家能克制楚國的霸道行為。
晉國對削弱楚國很感興趣,但當時他們也遇到了一些麻煩,他們一直在和西北的異族交戰。
更何況,晉國的家族內鬥,不亞於楚國,他們當時的狀態可謂“無能為力”。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吳國雖然在逐漸壯大,但仍然無法與楚國相提並論,要想滅掉楚國,就必須要有晉國的配合,否則是不可能的。
正因為如此,當伍子胥極力建議趁機攻打楚國時,何璐很不高興,認為伍子胥是在為公私目的而利用,只想為自己報仇,卻想賭自己的國財。
但吳子胥並不是乙個人來向何璐提出建議的,他的想法得到了一頭公牛的認可,那就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
孫武認為,楚晉兩國都陷入了內訌,但仍會互相關注。
在這種時候,如果吳國率領一群小國結成聯盟,楚國不會被視為威脅,仍然會把主要防禦力量放在北方,以防止可能的金國入侵。
而如果金加入吳的聯軍,朱會立即派兵在聯軍形成之前想辦法打敗吳和其他小聯軍。
這樣一來,楚國就有機會正面抵擋住晉國的攻擊。
現在,如果晉國不能加入,楚國的主力就不會被調動起來,而我們吳國加上一批小國的實力就會得到加強,只要你小心一點,就可以用突然襲擊的手段,對楚國造成沉重的打擊!
孫武的話很有道理,但這顯然是軍事冒險,用優秀的戰術改變既定的戰略,是很不合理的。
但何璐不愧是英雄,他仔細想了想,發現這種冒險確實有成功的可能,於是擺了擺手,批准了吳子胥和孫武的建議。
從修改戰略的過程來看,這是一次危險的打擊,但從具體戰術的實施過程來看,吳軍的前進是極其容易的。
得知吳軍入侵後,楚國並沒有當回事,派出一支軍隊去抵抗,但後來發現擋不住,就又派了一支,然後又派了一支,又發現擋不住,於是第三軍出發......
如果打仗變成加油的戰術,楚國再強大,很快就抵擋不住了。
所以當吳國大軍到達楚國首都時,楚國的君主和大臣們都驚呆了:事情怎麼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後世史學家對此也頗為疑惑:楚國是晉國的老對手,雙方都有豐富的戰鬥經驗,為什麼對吳國的表現如此差?
主觀上來說,楚國不尊重對手,內部派系多,相互阻礙是有原因的。
客觀地說,當時的吳國確實有實力突襲楚國。
也就是說,如果晉國和楚國都是100公斤的選手,那麼吳國也至少有30公斤。 楚國要想在晉國和吳國的攻擊下取勝,就必須邁出打敗武國的第一步,否則根本抵擋不住。
當吳軍攻破楚國都城時,楚國趙王已經趁亂逃往附近的隋國,這場戰爭該如何解決? 吳國內部有不同的意見。
顯然,這突如其來的驚喜大大超出了吳國俊臣的預料,雖然伍子胥和孫武在戰前言辭滿滿,但是在一切真正實現之後,他們還是覺得天上掉下了一塊大餡餅。
現在的吳國真的嘗到了餡餅的滋味,如果繼續吃下去,說不定會得罪其他原本站在吳國一邊的小國。
原因很簡單,當時世界的大趨勢是晉楚分離,齊秦看戲,中原小國被晉國欺負的時候,可以向楚國求助; 當他被楚國欺負時,他可以找到晉國的支援。
左右很難,但你可以生存。
楚國若是淪陷,晉國做事還會有所顧忌嗎? 顯然不是。
如果楚國淪陷,吳國能否在短時間內消化占領區,成為第二個與晉國競爭的國家? 顯然這也是不可能的。
幾個小國的初衷,只是為了找人給楚國乙個教訓,不要太欺負人,但並不代表他們要打破平衡。
這個時候,幾個小國的想法是,吳國給楚國乙個教訓,然後撤退,等楚國恢復實力,再和晉國達成平衡,可是他們不敢再這樣欺負人了。
何祿曾寫信給綏國君主,希望他能交出楚昭王,綏國君主的回信很簡單:人不在我這裡,我不相信你能親眼看看。
這已經夠微妙的了,如果何祿不懂事,真的要帶著大軍去綏國,恐怕他所謂的盟友都會被人背後捅刀子。
這就是吳國攻打楚國都城的歷史背景,至於弟弟的叛逃和吳國軍隊的腐化墮落,這些因素其實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