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轉移產業鏈,帶著富士康在印度投資,甚至準備將近一半的iPhone放在印度工廠生產,這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印度的製造業也成為熱門話題之一,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印度要成為下乙個世界製造業中心,並不是那麼容易。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製造業的發展似乎並不像想象的那麼順利,甚至有美國媒體近日表示,製造業製造商更傾向於留在中國,而不是在印度投資。 毫無疑問,雖然印度製造有很多優點,但它也有缺點。
例如,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力素質、產業鏈規模難以滿足大多數情況的需求,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廠商還是不願意選擇在印度建廠。
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隨著中國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中國製造正逐步向精密裝備、重型裝備等方向發展。 從公開資料來看,國產盾構機不僅在重型盾構機領域又取得了突破,更是拿下了全球65%以上的市場份額。 汽車和船舶製造領域的發展也非常迅速,2023年國內汽車製造量將超過日本和德國。
美國有**說,很多大企業已經放棄了在印度投資建廠。 從此前披露的訊息來看,包括蘋果核心代工廠緯創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廠商已經開始撤出印度,近三年來,已有數千家外資廠商離開印度市場。
事實上,有業內人士表示,印度市場雖然看似不錯,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印度之所以吸引國外廠商建廠,主要原因是印度勞動力成本低,但實際上印度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鏈發展領域還沒有做好準備。
無論是印度、越南還是墨西哥,雖然已經承接了一些外資廠商的產能,但由於當地相關產業鏈和基礎設施存在問題,建廠後要正常生產並不是那麼容易。 以越南製造為例,蘋果、三星、耐克等廠商選擇在越南建廠,但最終選擇撤離。
不過,印度製造業的表現稍好一些,現在一些電子代工廠選擇在印度投資,印度在手機和電腦製造領域也有不錯的發展表現。 但是,由於工藝和良品率的問題,印度工廠很難按時完成一些訂單。
此外,印度糟糕的商業信譽也讓外國廠商對在印度投資建廠充滿擔憂。 此前,小公尺被印度凍結,印度發布了PC電腦零部件禁令,還沒實施就被取消了。 此前還有一系列措施,引發了對印度市場國際商業聲譽的擔憂。
事實上,印度以前也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比如以各種理由凍結外資廠商的資金,訂單完成後以各種理由拒絕支付餘款。 可以說,與印度製造的優勢相比,印度製造的劣勢更有趣。
如今,中國製造業不僅在加速發展轉型,而且開始構建國內產業鏈,越來越多的本土代工廠開始“崛起”,如比亞迪、立訊精密等本土代工廠也開始進入國際市場。 可以預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將繼續保持世界製造中心的地位。
印度想發展自己的製造業,但除了勞動力少之外,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吸引外國製造商,而印度糟糕的商業信譽也幾乎增加了外國製造商在印度建廠的成本。
若同意,請點贊、歡迎**、留言分享。
**10,000粉絲獎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