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終於發動了報復性打擊。 但正如預期的那樣,美國軍方不敢攻擊伊朗領土,而是選擇了伊朗支援的敘利亞和伊拉克武裝團體。 拜登最終做出了讓步,川普沒有等到拜登雷霆萬鈞的勢頭打擊伊朗。 這與我們上週所做的是一致的。 拜登終於克制住了自己,沒有上鉤。 那麼今天就從這條線出發,未來中國、俄羅斯、伊朗、沙特將如何布局,如何發展新局面,美國又將如何面對?
據報道,五角大樓2月2日發布公告,打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什葉派激進組織,期間美國空軍動用了包括從美國本土起飛的戰略轟炸機在內的多種戰機,動用了超過125枚精確制導彈藥,共打擊了85個目標。 被襲擊的設施包括乙個作戰指揮中心、乙個情報中心、乙個火箭、飛彈和無人機倉庫,以及後勤和彈藥供應。 根據美國五角大樓的說法,美軍完成了其“預定”目標。 1 拜登是內向型的上週的文章“戰鬥機罷工! 美國要攻擊伊朗“,楊峰說:就像2019年那個時候,美國不敢出兵打伊朗,頂多對伊朗進行空襲,轟炸伊朗。 拜登的做法基本上是2019年6月伊朗擊落美國RQ-4全球鷹無人機的延續,美國戰機原本是派去轟炸伊朗的,但最終被川普阻止,在伊朗的轟炸行動被終止。 這次拜登也是一樣。 聽說拜登**曾通過第三國向伊朗發出資訊,稱美國將打擊伊朗境內的設施,但伊朗事後無法對美國進行任何軍事報復,但伊朗拒絕了。 作為民主黨建制派,拜登一直看不起川普時代的所作所為,認為川普做得不夠好,因此,他的“美國回來了”與川普時代的“美國優先”沒有什麼不同,兩者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根據川普的說法,他當時撤回了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因為我們將接受他的論點,因為這樣做會造成大量生命。 但拜登沒有打擊伊朗的土地,但他找不到更好的表達方式。
川普在這方面比拜登好。 因為川普表現出了他的同情心。 而拜登的壞處是,他的團隊一開始就太高調了。 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軍事基地和設施遭到了150多次襲擊。 美國總是說這一切都是由伊朗支援的激進組織實施的。 既然美國指責伊朗在幕後支援這些武裝團體,那麼在日前美國在約旦東北部的基地遭到襲擊,導致三名美軍士兵死亡、40多人受傷之後,美國本該對伊朗這個幕後支持者下手, 但拜登被慫恿,不敢打。拜登近年來一直無法改變自己過於高調的過錯,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拜登還高調攻擊了中國的流浪氣球,大鬧了一場。 要想在外界高調,就必須要有高調的資本。 如果最後不能結束,那將是乙個兇猛的內在。 這方面一直是拜登團隊的錯。 2 美軍停止:中東新的動態平衡重要: 此後,中東地區進入了新的動態平衡和新的局面。 既然美國這次不敢碰伊朗,就等於美國承認了伊朗在中東的大國地位。 再加上美軍可能從伊拉克撤軍,美軍的力量將撤退到以色列、約旦和海灣六國。 展開地圖,美國於 2021 年 8 月從阿富汗撤軍。 至於阿富汗以北的中亞五國,雖然美國近年來再次加強了與這些國家的聯絡,特別是從阿富汗撤軍後,但結果並不理想。
為什麼結果不盡如人意? 雖然俄羅斯在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對中亞五國的影響力略有減弱,但中國的影響力彌補了這一點,中吉烏鐵路即將開通。 地處南亞的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巴基斯坦的新型軍事裝備都是中國製造的,就像是中國新式的代言人。 整個局勢的發展對美國來說是乙個挫折。 想想2001年和2003年,當美國在喬治·W·布希時代襲擊阿富汗和伊拉克時,它是多麼美麗和無與倫比。 當時,美國正從東到西夾住伊朗,威懾俄羅斯和中國。 當時,中國和俄羅斯都必須配合美國的反恐政策。 中亞五國的一些國家也在竭盡全力配合美國在反恐期間對運輸渠道或軍事基地的要求。 巴基斯坦也在與美國一起打擊恐怖主義。 伊拉克和阿富汗被美國“軍事占領”,而西北部的土耳其和西部的埃及也是美國的盟友。 此時,對於美國來說,大中東地區只剩下伊朗,美國支援敘利亞的第一批軍事力量,中俄不敢動,中亞五國正在竭盡全力合作。 美國是目前中東地區唯一的霸權大國。 2015年9月,俄羅斯派兵前往敘利亞,協助阿薩德**軍隊共同打擊該國許多叛軍,擊敗“伊斯蘭國”。 俄羅斯軍隊突破了其領土的界限,進入了敘利亞。 這是中東局勢轉變的開始。 2021年3月,伊朗和中國簽署了一項為期25年的戰略協議,價值4000億美元。 中國的影響力進入伊朗。 同時,中國也與沙特等海灣國家建立了更加緊密的經貿金融聯絡。 此時,在中東地區,中俄伊三國面對美以的對抗已經形成。 只是。 為了集中資源和力量對付中國,美國於2021年8月完成了從阿富汗的最後撤軍。 此後,中東局勢的轉變加速。 巴以衝突爆發後,美國直到兩天前才敢攻擊伊朗,但又不敢攻擊伊朗本身,這進一步證實了中東的新局面。 中俄伊對抗美以的局面已經確立,但美軍進一步向南撤退。
這是給拜登的**。 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如果拜登堅持做乙個好人,就轟炸伊朗的設施。 伊朗將不可避免地進行反擊。 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將受到更廣泛的打擊。 如果衝突擴大和戰鬥公升級。 拜登將被捲入中東衝突的泥潭。
因此,拜登這次只打擊了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武裝團體,也算是止損了。 一方面,挽回一些面子,另一方面,避免捲入更大的衝突。 3 伊朗是贏家另一方面,伊朗已成為危機的贏家。 首先,在這場與美國發生潛在衝突的危機之後,伊朗將被確立為中東地區大國。 其次,更重要的是在各地建立伊朗和伊朗支援的民兵和武裝團體,在中東形成以伊朗為首的非國家聯盟。 在這個非國家聯盟中,儘管伊朗是唯一的國家,但分散的武裝團體將與伊朗一起組成乙個強大的非正式軍事聯盟。 此外,這種非正式的軍事聯盟是強大而好鬥的。 相比之下,美國支援的以色列,過去一直被稱為中東小霸王,幾乎和美國一樣,在中東可以轟炸和攻擊任何它想要的人。 然而,由於這場運動,以色列在中東的威懾力已經下降,伊朗及其支援的武裝部隊已經崛起,以色列不再有能力與任何它想要的人作戰。 如果以色列將來想攻擊敘利亞、伊拉克或伊朗,就必須三思而後行。因為以色列未來的任何襲擊都可能遭到反擊。
以色列雖然擁有美國隱形戰鬥機F-35,但以色列的領土很小,如果受到周邊武裝力量通過火箭炮、無人機和飛彈的攻擊,以色列的損失將是相當大的。 換句話說,如果以色列將來發動攻擊,它將不得不付出非常高的代價。
第三,美國未來很難“保護”以色列。 出於同樣的原因,如果美國想在中東衝突中保衛以色列,就必須付出代價。 以這場巴以衝突為例,拜登曾說過:無條件支援以色列。 但是,無條件支援以色列的結果是什麼? 美國連胡塞叛軍都難以對付,這次也不敢攻擊伊朗自己,那麼美國能保護以色列什麼呢? 儘管美國派出了兩個航母打擊群,但無法威懾伊朗的核力量和朗支援的武裝部隊。 我們在去年10月巴以衝突爆發之初就明確指出了這一點。 如果美國想依靠航空母艦,它將無法恐嚇伊朗陣營。 更重要的是,伊朗陣營在中東與美國和以色列形成了新的力量平衡。 而伊朗背後的中國和俄羅斯足以支援伊朗陣營,不會被美國和以色列擊退。 換言之,中俄伊合作不再是投機,而是既成事實。 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將在中東和中亞獲得更廣闊的空間,但美國現在處於劣勢,而不是過去美國佔主導地位的局面。 即使美以集團在中東仍然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那又怎樣? 一方面,美國無法推動伊朗,更不用說伊朗背後的中國和俄羅斯了。 其次,除了軍事支援,美國還能給中東國家帶來什麼? 是經濟合作還是**支援? 多年來,美國在經濟上一直吝嗇。 相反,美國不得不依靠這些中東產油國繼續用石油美元支援它們,這與中國對中東發展的貢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現在說美國已經失去了中東還為時過早,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在中東不再處於有利地位。
至於沙特人,沙特人現在不會單方面地倒向任何一方。 沙地阿拉伯將尋求中美之間的平衡。 首先,沙特不會放棄與中國的經濟合作。 其次,在財政方面,沙特將採取漸進的方式促進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包括石油元; 以及金磚國家合作等。 在這方面沒有必要著急,因為趨勢已經存在。 美國改變不了,也阻止不了。 雖然沙地阿拉伯將與美國保持微妙的軍事安全關係,但它將有更大的空間來推進與中國的關係,並與伊朗保持和諧與平衡。 4 美國不再是中東地區唯一的安全保障者有意思的是,過去美國利用以色列的軍事力量半脅迫沙特維持與美國的聯盟,而美國則確保了沙特的安全。 這也是上世紀1974美國和沙地阿拉伯之間石油美元協議的基礎。 今天,伊朗通過分散的民兵組織的軍事打擊力量,不僅與以色列建立了新的軍事平衡,而且威懾了美國,也是伊朗與沙特關係中的籌碼。 軍事力量的保證不再是美國和以色列可以單方面提供的東西,伊朗也可以。 這創造了一種新的平衡。 而其背後的中國和俄羅斯也扮演著微妙的角色。 俄羅斯和伊朗的軍事合作。 另一方面,中國可以向伊朗提供更廣泛的支援,包括軍售和交流、經濟合作、投資和金融合作。
美國能向以色列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中國能向伊朗提供何種合作關係,取決於雙方戰略協議的進展。 從以上觀點來看,中俄伊陣線在任何方面都不如美國和以色列,即使美國拉攏英國。 5 俄羅斯也受益在俄羅斯方面,雖然俄羅斯在這場巴以衝突中的作用並不明顯,但很明顯,俄羅斯是受益的一方。 在烏克蘭戰場上,俄羅斯甚至松了一口氣,及時對付烏克蘭。 儘管烏克蘭最近對俄羅斯發動了幾次反擊,但無法改變烏克蘭的衰落。 6 中國是戰略贏家那麼中國呢? 這是大家最感興趣的。 可以肯定的是,對中國的好處不是很清楚。 不過,從時間和空間上看,中國的好處“肯定是巨大的”。 中國在外交、經濟和安全等更廣泛的領域取得了戰略性進展。 就“一帶一路”倡議而言,它將得到地區國家更廣泛的支援。 過去,由於中東地區戰爭多起,戰爭持續多年,該地區各國難以有效發展經濟。 2023年3月,沙特和伊朗走向和解,給中東國家帶來了希望,也指明了發展道路。
但是,僅僅有發展方向是不夠的,還要有“實力”來保證發展方向。 否則,美國和西方國家可以用武力撲滅你們的希望。 那麼,這一次伊朗對美國的威懾力量,以及伊朗背後大老闆的力量,都是實力的保證,也是這種希望的安全保障。 因此,從戰略角度來看,從長期角度來看。 中國無疑是大贏家。 中國贏得了和平、發展、合作的路線。 最後,讓我們談談美國和拜登。 拜登這次真的輸了很多,不管拜登打不打,不管是小打還是大打(打伊朗本身),拜登都吃虧了,但小虧=還是大虧,還是吃了很久。 因此,拜登這次拒絕打擊伊朗,可以算是止損。 而且,在28日無人機襲擊美軍基地,造成3名士兵死亡、多人受傷後,拜登給了伊朗陣營幾天時間,相當於讓伊朗陣營撤出一些重要人員。 而美軍在5天內的報復性打擊將減少伊朗陣營**的人員,盡可能只對軍事設施和彈藥庫造成破壞。 拜登無異於和伊朗陣營玩“秀”,雙方事先言辭嚴厲,但彼此了解。 因此,拜登能夠在國內和國際上為自己負責。
上個月,我提到了乙個概念,即有時對手太弱了,沒有多大意義。 你看這個時候,拜登已經算了幾百次,幾千次算計,可是他數不清,總是算錯。 自10月7日巴以衝突爆發並立即向東地中海派遣兩艘航空母艦以來,拜登從未走正路。 是不是有點迷茫? 如果不能做出好的舉動,只能一步步落入陷阱。 7 結論2020年夏天,當伊朗和中國將簽署戰略協議的訊息傳出時,我們說中國的力量將轉移到中東,這是乙個重大轉變。 請參考本期內容:“美中新冷戰開啟,中伊簽署4000億協議”。 雖然當時有人擔心中東的恩怨太多,局勢太複雜,但中國不宜捲入中東的爭端。 然而,只要中國想繼續其“一帶一路”倡議,試圖連線歐亞大陸,擺脫美國對島鏈的封鎖,它就必須干預中東。 中國不能僅僅依靠俄羅斯的善意來推進其“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不能僅僅依靠投資來為“一帶一路”開放市場。 中國必須參與地區安全合作,提供地區安全保障,才能帶動“一帶一路”倡議,讓“一帶一路”倡議取得成功。 這是不可避免的。 從2020年7月到今天,已經過去了三年半,今天你可以見證最初的假設和推論。 中美博弈將進入新階段。 在這個新階段,中國將逐步擺脫美國的包圍,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