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明交流互鑒,體現和諧合作之美

Mondo 文化 更新 2024-02-06

王婷.

歷史文化學者吳斌最新著作《中國經典中的西方》和《西方經典中的中國》緊緊圍繞“傳承和發展優秀中華傳統文化”這一主題,以堅定的文化自信組織出版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直接體現。

《中國古典中的西方》 吳斌的《西方經典中的中國》 **編印。

作者吳斌先生,曾任瀋陽故宮博物院館長,現為北京外語外語大學中國文化國際交流研究所特聘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在這兩本書中,吳斌先生對經典中東西方的記載和散落在歷史中的交流進行了深入的闡釋。

一方面是西漢張騫的馬隊遠赴西域,另一方面是義大利威尼斯的乙個17歲少年,跟著叔叔漫遊東方,把著名的遊記翻得很漂亮。

《中國經典中的西方》就像一幅水墨畫卷軸,在具有中華文明特色的經典中,一一列舉了對東方文明“四海”“五方”的探索與感知,講述著故事,非常迷人,文化、歷史、宗教、經濟等,內容深刻,包羅永珍,讀起來很有意思。 該書不僅勾勒和描述了中國人自古以來對外部世界的神奇想象和理解,有助於我們今天把握東方文明整體視野中的“西方面貌”和“人物品位”,而且具有晚清中國人“睜開眼睛看世界”的冷靜和理性, 以及個人在時代變遷中的深刻體驗。

從《山海經》的奇談起,踩著黃帝的“腳印”認“九州”,畫出“五方”,用漢唐帝國的心意一次次看世界,勾勒出“絲綢之路藍圖”,最後奏響了盛世的絕唱和四面八方的祝賀。絲綢之路從古至今,至今仍熠熠生輝,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開闢了道路,使東西方文化在這裡相遇、交流、對話、融合。

姊妹篇《西方經典中的中國》與《中國經典中的西方》相映成趣,同樣從西方文明的角度看待東方國家,在那裡他們擁有他們想知道的一切。 關於中國,他們有這些有趣的感知和想象——“生活在北風之外的人”、“世界經濟的中心在中國”、“把金蘋果交給中國人”等等。 從利瑪竇發現孔子開始,儒家思想逐漸成為西方傳教士的必修課,孔子與西方啟蒙思想家有有趣的“邂逅”,成為“真正的偉人”,並不斷被“發現”。 除了孔子,《老子》和《易經》也很有名。 有趣的是,老子的思想被深刻地引入西方文學和藝術。 同時,《易經》也成功地吸引了西方傳教士的注意,並痴迷於研究。 當然,禪宗與西方文化的“碰撞”也是理所當然的。 “四大發明”開啟了以東方DNA改變世界的旅程,具有東方建築魅力和文人情感文化內涵的園林也備受審美關注。 《西方經典中的中國》以詳細而豐富的史料和非常有趣的描述進行敘述,詮釋了西方對中國的看法。

在中華文明史上,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形成了“仁愛”、“以人為本”、“大和諧”、“和諧”等觀念,樹立了中國自信、包容、開放的正面形象。 西方經典對中國的書寫和記錄,也是中國形象在世界上逐步展開的過程,也是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過程。

長江**記者馬夢雅完稿)。

編輯:張靜]。

更多精彩資訊,請使用應用市場**“大武漢”客戶端,無需授權**,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並一次性付費通過。 24小時報告**:027-5922222222。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及時處理。 電子郵件位址: kin0207@126com

相關問題答案

    來自多國的青年漢學家暢談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聽他們暢所欲言

    超新聞 記者 季雨亞 張宇。與會青年漢學家在會上合影留念。超新聞記者姚穎康 姚慧敏攝 由文化和旅遊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 良渚論壇 將於月日在杭州舉行。日,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東側的研究中心,一場歷史與現實的對話 良渚論壇 青年漢學家分論壇在此舉行,主題為 新時代青年漢學家眼中...

    孔子學院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為中國國際化發展貢獻力量

    孔子學院的使命。孔子學院是一所由中外共同創辦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旨在滿足世界各地人民學習漢語的需求,增進他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理解。孔子學院作為中國國際發展的有效手段,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促進兩國關係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賽普勒斯科技大學成立於年,是一所與歐洲有著密切聯絡的公立大學。與杭州電子科...

    欣賞中華文化之美,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

    王寧.文化思想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思想文化工作宣傳工作 承擔新文化使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科學行動指南。國家大劇院作為國家文化平台和首都文化的金名片,深入學習貫徹一流的文化思想,以 國之偉人 為胸懷,主動參與新時代文化強國建設,爭創文化之都先行。精益求精,為人民服務文化,積極開展國際交流活動,更好地肩負起...

    “語言之花”如何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語言是石器時代的發明,但它在人類活動中佔據了中心位置,並與人類融為一體。如果語言依賴性言語不能脫離其生理特性,那麼它所依賴的心理社會機制就是修辭學。修辭智慧在促進語言發展 民族文化建設 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常用且總是新的 修辭使語言之樹常青。亞里斯多德說 人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動物。社...

    顧玉才:文明交流互鑒改變了古代,也必將改變未來

    文 羊城晚報記者 李煥坤 圖 羊城晚報記者蔡家紅。海報設計 Mak Yu Heng。月日,在年 讀懂中國 國際大會 廣州 第三場 全球文明倡議與文明交流互鑒 上,原黨組副書記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回顧了中外文明融合互鑒的影響,並談到了古代世界和古代生活的變化,也將改變未來的世界和未來的生活。顧玉才...